医科大学学报优秀作者群的培育策略研究

2022-01-19 07:56孙昌朋陈望忠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发文科技期刊

孙昌朋,郎 朗,林 萍,陈望忠

(南方医科大学 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515)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 2019 年,《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要“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2].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目的是大力发展国内科技期刊.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科技期刊的建设主要是论文学术质量的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培育一批优秀的作者群,才能为期刊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坚守内容为王是提升学术质量的基石[3],由于国内期刊受到SCI 期刊的影响,在办好优秀学术期刊方面遇到的困难较大,主要表现在优秀稿源的外流等方面[4-5],导致优秀核心作者群流失严重.医科大学学报作为综合性医药卫生刊物,相比专科性学术期刊,劣势在于很难集中精力维护一批固定学科的优秀作者,这也给其发展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目前在我国医药大学学报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通过分析该刊2006—2019 年的作者数据,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将在医科大学学报培育优秀作者群的相关做法进行总结,抛砖引玉,供相关期刊参考.

1 研究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于1981 年创刊,曾用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于2006 年更改为现刊名.因此本研究主要对2006—2019 年的核心作者群进行统计并分析.通过中国知网和该刊官网,选取2006—2019 年《学报》已发表所有论文的作者、机构、地区及被引频次等信息,对通知、稿约、卷首语等非学术论著进行剔除.根据文献计量学专家普赖斯关于计算核心作者数量的计算公式计算核心作者数:

其中,M为纳入核心作者群的作者所发表论文篇数的下限,Nmax为所统计年限内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作者的总发文数.

将所得统计数据汇总纳入Excel,并采用统计描述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2 调查结果

2.1 《学报》核心作者群的基本情况

由统计结果可知,《学报》的Nmax=55,代入上式,得出M≈5.55.因此将2006—2019 年在《学报》上发表6 篇及以上的作者纳入核心作者群.最终共纳入核心作者687 人,以此为《学报》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在该刊的平均发文量为9.84 篇,平均总被引频次为88.96 次,平均篇均被引频次为8.87 次.

其中,在《学报》发表论文30 篇及以上的有16人(2.32%),发表20 篇及以上的有46 人(6.70%),发表10 篇及以上的有219 人(31.88%).核心作者中,发文的总被引频次为500 次以上的有4 人(0.58%),400 次及以上的有9 人(1.31%),300 次及以上的有18 人(2.62%),200 次及以上的53 人(7.71%),100次及以上的187 人(27.22%).另外,从发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可以看出,篇均被引频次在5 次及以上的作者有553 人(80.49%).详见表1.

表1 《学报》2006—2019 年核心作者群的基本情况

通过统计《学报》2006—2019 年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作者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的罗荣城,共发表55 篇论文.前10 位的作者在该刊的平均发文量为38.4 篇;全部作者均来自广东省,且均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及其直属附属医院;平均总被引频次354.3 次,平均篇均被引频次8.98 次,详见表2.

表2 《学报》2006—2019 年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作者

2.2 《学报》2006—2019 年核心作者群的机构分布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019 年的核心作者中,有297 人(43.23%)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40 人(20.38%)来自南方医科大学,74 人(10.77%)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核心作者群中,共有521 人(75.84%)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及其直属附属医院(见表3).

表3 《学报》2006—2019 年核心作者群的机构分布

通过核心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019 年的核心作者的总体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来自华南地区(87.48%),其他作者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3.93%)、华东地区(3.06%)及华北地区(2.91%)等(见表4).

表4 《学报》2006—2019 年核心作者群的地区分布

3 讨论

3.1 核心作者群所发表论著的学术影响力较强,需重视核心作者群的维护

拥有优质、固定的作者群是科技期刊的宝贵资源,也是优化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障[6].统计发现,《学报》2006—2019 年核心作者群的平均发文量为9.84 篇,平均总被引频次为88.96 次,平均篇均被引频次为8.87次;篇均被引频次在5 次及以上的作者有553 人,占比80.49%.可以看出,《学报》的核心作者群整体发文质量较高,发表后均能够获得较高的被引.这也充分说明了《学报》对于稿件的遴选是非常严格的.《学报》始终以“质量为王”作为第一原则,综合考量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杜绝一切“关系稿”,并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流程,实现优中选优.《学报》的总体退稿率达90%以上,保障了所刊登论文的学术品质,也为期刊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学报》在维护核心作者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在优化审稿流程方面,对于优秀作者的稿件全部开辟绿色通道,保障文章的首发权;也会定期举办编辑走进科室与实验室的活动,密切关注优秀作者的科研动向,在对作者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强约稿的频率,即使有时存在约稿不成功的情况,但也能保证自己的刊物能够不断出现在优质作者的视野里面,为其日后投稿奠定基础.

3.2 医科大学学报的综合影响力相对局部,需要加大期刊宣传力度

科技期刊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不仅需要提高论文的质量,还需要加强宣传[7].分析《学报》近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优质作者群大多集中在广东地区,其他省份的比例相对较少.虽然地区局限不代表学术水平低,但可以反应出期刊在宣传工作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学报》目前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连续8 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称号,目前已被PubMed、PubMed Central(PMC)等重要数据库收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明拥有一批优质核心作者.但今后发展的方向还是要加大面向全国的宣传力度,争取到更多省份的优质作者,这就要求期刊要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战略.编辑人员不能闷头只顾编辑工作,要多参加学术会议,尤其医学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宣传刊物的同时挖掘一批新作者.编辑部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广邀全国优秀学者到期刊单位进行参观指导,促进期刊的进一步发展.

3.3 优质核心作者群的单位相对集中,需重视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

作者群如果多为医学高等院校、较高层次医院或研究所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组约优秀的学术论文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主要措施[8].《学报》2006—2019 年的核心作者中有80%以上作者来自国内重要的科研院所、高校或大型三甲医院.可以看出,优质科研成果的产出离不开重要科研平台的支持.期刊学术定位是影响作者投稿的首要因素[9-12].作为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报,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学术定位,也就是面向的科研群体必须固定.优秀的科研机构和大型的医院的稿件并不一定是优质稿件,但起码是优质稿源的重要来源地.所以期刊必须要多走访科研单位,不断扩大优质作者群,吸引优质稿源.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科大学学报的发展要具有独特的路径,要坚持面广的原则,同时注重发现自己本身的特色,形成具有一定的特色栏目.优质的核心作者群是保证期刊发展的重要基石,要深入发掘和维护优质作者,并形成有效的作者管理机制,这对于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发文科技期刊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