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钧
西门豹
投巫入河治邺城
标签 勤勇敬业
题记治邺西门豹,笑观洪水滔。投河弄巫者,筑堰立功劳。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初期魏国人,魏文侯三十一年(公元前415 年),经相国翟璜推荐,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令,因政绩卓著而又擅长水利事业,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政治家、水利家。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流传很广,当时邺境内的漳河常泛滥成灾,当地人民很畏惧。地方巫婆乘机勾结三老、县衙吏,借口为河伯“娶妇”,赋敛百姓钱财。西门豹了解到这一情况,亲自前往主持“河伯娶妇”的仪式。西门豹率众人来到漳河之上,呼左右将已选定的“河伯妇”带上来。西门豹假意审视了一番,然后对左右及众人说:“此女不美,烦请巫婆往告河伯,将改日更送好女前来。”于是令左右抱起巫婆投入河中。过了许久,不见动静,西门豹又说:“巫婆久不回报,烦请弟子们下去催促。”于是将巫婆弟子一人投入水中;过了一会儿,又投入第二个弟子,一共投下了3 个弟子。随后,西门豹又对众人说:“大约巫婆等人皆女流之辈,未能说清楚事情,烦请三老再入告河伯。”于是将三老投入河中。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又准备让原来支持“河伯娶妇”的县衙吏等人依次入水催促,众人吓得一齐跪下叩头求饶。从此,再没有敢倡言为河伯娶妇的人了。
漳河横贯邺县全境,年年洪水泛滥,百姓岁岁遭灾。西门豹制订了一整套根治水患的“治漳”计划,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在漳河上筑建12 道溢流石堰,每堰上方留水口并设闸门,开凿12 条水渠,旱可灌溉,涝可排水,使水害变为水利,10 万亩农田由原来的盐碱滩变为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邺渠长期发挥了水利灌溉的功用。
水利使邺县逐渐富裕兴盛起来,西门豹又开始推行“寓兵于农、寓财于民”的政策。所谓“寓兵于农”,即武装民众,组织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寓财于民”,就是不重敛,不苛赋,尽量不增加百姓负担。这一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西门豹“藏粮于民、寓兵于农、重视耕战”的政策,对此后吴起在楚国的改革、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诚信于民”的思想和行动,对后世乃至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