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2022-01-19 00:47:22江苏省扬州市机关门诊所22500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回阳九针后遗症

邓 蕾 江苏省扬州市机关门诊所 225009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部分患者发病后会遗留偏瘫、口鼻歪斜、语言表达障碍等症状,被称作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2]。既往多采用西医治疗,但患者经过长期用药后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手段,主要通过指导患者展开患肢关节运动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但单纯采用康复训练疗法疗效欠佳。中医历史悠久,近年来中药、针刺等手段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大进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情[3-4]。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进行了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72例。纳入标准:(1)满足中风的诊断标准[5],患者中风后遗留四肢麻木、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2)患者意识清晰,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功能不全;(2)精神病;(3)颅脑外伤;(4)认知功能障碍;(5)内分泌系统疾病;(6)血液系统疾病;(7)患者无法接受针刺治疗,如皮肤质量不佳、皮肤炎症等;(8)药物过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4.51±10.63)岁;病程5~21个月,平均病程(13.09±2.17)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4.72±10.59)岁;病程6~20个月,平均病程(13.29±2.4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1)早期:协助患者展开患侧肢体被动训练、健侧主动训练,使患者腕、手指、肘、肩关节、腿部肌肉得到有效训练。(2)恢复期:指导患者展开坐位、站位训练,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可逐步展开步行锻炼、日常生活锻炼,如更衣、洗漱、梳头等,训练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1)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方组分包括黄芪30g,当归、川芎各20g,桃仁15g,红花8g。随症加减:便秘者添加火麻仁12g;体内湿寒者添加熟附子15g;痰液较多者添加半夏20g,天竺12g。药方以水煎煮至4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2)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取穴中脘、合谷、劳宫、太溪、哑门、环跳、三阴交、足三里、涌泉,使用0.32mm×25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酒精消毒后使用平补平泻手法快速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通过提、插、捻、转方式行针,1次/d,治疗6d后休息1d。每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参照脑卒中量表(NIHSS)[6]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内容包含了最佳视野、最佳语言、意识水平等,总计15条,总分42分,评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情况评价疗效:①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②显著进步:评分减少51%~89%;③进步: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评分减少<18%;⑤恶化:评分增加>18%,总有效率=(①+②+③)/36×100%[7]。(2)治疗前后采用丹麦Innovision A/S Innocor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3)按照Fugl-Meyer(FMA)[8]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总计7项,使用3级评分法评价,满分14分,得分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P=0.021<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n(%)]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对比

2.3 两组FMA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FMA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规康复训练疗法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张力,缓解患者病情,但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加高效的治疗路径。中医学领域中,中风属于“卒中”范畴,患者发病与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忧思恼怒、饮食失调、外邪侵袭关联密切[9]。中风后遗症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患者患病在于气血运行阻滞,致使筋脉、肌肤失养,引发运动、语言、感觉障碍,故临床治疗应以回阳益气、活血通络为指导原则。本文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疗效更加卓越。分析后可知,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可补气止汗、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当归可补血调经、活血化瘀;川芎可行气开郁、活血祛瘀、祛风止痛;桃仁可养血柔肝、敛阴止汗、活血祛瘀;红花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诸药联用共奏益气固表、活血祛瘀、行气通经的良好功效。结合患者病情辨证加减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患者,取穴中脘,为胃经募穴,可益气、补虚、补血;哑门为阳维、督脉之会,其中阳维具有维系、联络周身阳经的效用,针刺阳维具有回阳功效,督脉可协调全身之阴阳,针之可回阳固脱;足三里乃足阳明经之合穴,合谷乃手阳明经原穴,针刺穴位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气;涌泉乃肾经井穴,劳宫乃心包经荥穴,可泻热启闭、调节阴阳;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具有回阳温煦、补阴液亡脱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三经交会穴,针刺三阴交可益肝藏血,发挥止血、生血作用;环跳乃足少阳胆经穴,可振奋阳气、疏通经脉,诸穴合用具有活血通络、回阳固脱、协调阴阳的积极功效,有助于改善脑血流低灌状态,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中风后遗症患者受病情影响,机体气血运行受阻,致使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改变[10]。因此改善血液流变学对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本文中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得到明显提升,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减轻血管痉挛,促使脑灌注恢复,降低血液黏度,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促使患者躯体运动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给予中风后遗症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回阳九针后遗症
回阳九针术对母猫绝育术后苏醒监测指标的影响
回阳固本汤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然杀伤细胞重建的机制研究Δ
新九针特色技术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证经验
春天的“后遗症”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回阳救逆说参附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2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48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9
张景岳 奥妙六味回阳饮
饮食保健(2017年6期)2017-03-29 0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