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尹泽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沉默在鲁迅看来是最高的轻蔑。朱自清曾言,沉默是处世哲学,是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纵观历史,也不乏有范仲淹高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坚守沉默的原则底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我看来,把握好沉默的度需要捍卫原则底线,更需要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心系家国。
沉默是一门艺术,恰到好处的沉默往往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无论是艺术作品中的“大音希声”,还是生活中面对烈士墓时所陷入的长久寂静,沉默总是以它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表达难以言说的情感。
然而沉默并不是纵容与妥协,诚然,如果发声是危险的就保持沉默,但绝不能为自己的苟且而自鸣得意。三缄其口是一种态度,需要用原则去规范,以底线为之护航。在面对社会不公之时,有多少人选择闭口不言,冷漠视之?又有多少人如好好先生亦步亦趋,落得“乡愿”一般的名头?沉默是有道德底线的,而我们应当去守住正义的红线,在不公之论甚嚣尘上时果断发声,于“无脑”评论沸反盈天时选择沉默。这样的沉默才有价值,而这样的闭口不言更是一种发声。
回望历史长河,百年前,中国遭受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难看到,不少仁人志士不再沉默,奋起呐喊,发出时代的强音,以复兴中华为己任,前赴后继。就如尼采所说“有一天有许多话要说出的人常默然无声,于心中思索”,我们的先烈们何尝不是这样“沉默的智者”?聞一多先生虽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却在多年缄默后迸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于危难时坚决不退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揆诸当下,中华民族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后浪”发光发热。而如今社会却出现躁动的身影,网络上多的是“键盘侠”,各种“人设”不乏拥趸,“随大流”与“从众”被奉为圭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一个人能幸免于难。我们应该少一点“键盘侠”,多一分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争做“键盘侠”,一哄而上,人云亦云。
吾辈青年,当有拏云之志,绝不可随波于舆论洪流之中,亦不可高居九霄之上,缄口不言,我们更应当弘扬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让沉默不再是金。
要始终坚信:沉默是坚守底线原则,沉默是为了更好地发声。
沉默是有底线的,该发声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无脑”声音甚嚣尘上之时,不盲从,保持清醒,沉默以对。文章以此立论,通过援引名人名言,结合网络热点,摆事实,讲道理,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条理清晰,逻辑鲜明,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