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 鑫 淮阴师范学院
在当代,平面设计作品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而书法篆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设计师们的不断探索和挖掘,使得书法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语言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在很多方面找到了互相融合的契合点,并且通过这些相互关联性,使得书法篆刻艺术表现手法与平面设计之间的融合意义不断深化,促进了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进而使作品内容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并且备受设计者们和大众所喜爱。
书法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门类,在今天的现代信息化发展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如何更好地在继承和发展中宣传书法篆刻艺术,利用好相关专业和媒介的穿插,以达到传统意义上书法篆刻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新生和蜕变,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
书法篆刻艺术的本体依附于汉字,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几千年的历史底蕴,具备特有的审美标准和人格精神。中国的汉字能够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具有深厚内涵文化的书法艺术,是因为毛笔和书写工具的特殊性,汉字不同书体点画形态和笔墨结体空间无声而有音乐的节奏,无色而有图画的意境美。书法篆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从最原始的符号和图形开始的,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也涉及很多设计因素,比如形式美问题,笔画的长短胖瘦、结构的匀称规整、章法的大小布局等,这些形式因素本身就带有着很强的设计原理。
无论是书法中的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还是篆刻中古玺印、秦印、汉魏晋南北朝印风、唐宋官印、明清流派印,这些书法字体和篆刻风格的本体还是文字。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从早期的象形古文字逐渐向今天的文字体系变化,最终演变成为我们现在汉字楷书的方块基调。虽然在文字的字体和字形的变化发展中,汉字的演变由繁到简,但是书法篆刻所保留的文字风格的笔墨自觉意识是愈加丰富的,艺术性的觉醒在文人书法篆刻中渊源发展并且有序传承[1]。
平面设计可以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用途上平面设计主要包括标识、出版物、海报、平面广告、产品包装、网站图形元素等。大多数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是文字内容的穿插,比如标志设计、平面广告、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在文字风格的选择上人们已经开始向着视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平面设计中需要很多的字体风格,传统美术字的刻板生硬渐渐地无法满足大众审美,书法篆刻艺术恰巧满足了设计师们在平面设计中对于文字风格的需求。
而书法篆刻艺术对各种字体的要求可以说具有很高的匹配度,无论根据形式需要还是题材要求,基本可以满足所有风格题材所需要的文字素材需求,为文字设计带来了无穷的新动力,很多电脑字库的字体设计灵感,可以说就是受到了书法篆刻艺术文字风格的启发。
书法篆刻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与平面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点、线、面等各种空间结构构成有着相互的关联性,书法篆刻艺术本身就非常注重各种形式美,讲究线条的质感力量,分朱布白章法的虚实映衬,结构空间的开合虚实,书写速度的运笔快慢和书写节奏,风格用笔的丰富变化、和谐统一,原理都是与平面设计中重复、渐变、肌理有关,其中线条美、笔墨美、结构美尤为关键,这些形式美对当代平面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同时还可以带来很多设计创作中的灵感。
书法篆刻艺术有着独特的线条魅力,其不同风格背后所表达的线条味道是不同的,不同的线条所承载的风格审美具有差异性,同样,各种不同书法篆刻的文字风格审美能够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美术字所不能够达到的视觉效果。书法的线条美来自不同书体的用笔笔法,毛笔的提按、点画的映带、笔锋的使转,都会产生各种线条的体积感、质感、力量感,或飘逸、或遒劲、或苍健。因此,不同笔法的线条形成了丰富的审美味道,如秦小篆书写的静穆婉转,汉代隶书书写的正大气象[2],唐代大草书写的飘逸狂野,古玺印的奇崛,汉印的质朴方正。
笔墨是中国书法艺术所独有的,尤其是在宣纸上,墨汁和水的不同比例搭配,通过用笔技巧在纸张上留下不同风格的点画味道,这种笔墨味道在国画中的表现更加酣畅淋漓。笔墨元素是传统书法篆刻中核心的用笔风格特色,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延申,书法的笔墨不像音乐以时间为限而展现,也不像国画可以反复的皴擦点染,书法的笔墨是一气呵成的,并且依附于文字内容,还要受到笔顺、字体的限制,书法的时空性是书写时间通过文字空间的展现所产生的视觉形象,给人们的审美心理带来笔墨情愫味道。笔墨在篆刻中是以刀代笔,刀法能够表现书法的笔墨情趣。书法篆刻的笔墨美表现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具有很强的风格标志,能够在一些平面设计的运用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反响,增强作品风格的标新立异性[3]。
文字本身的结构美和书法篆刻艺术是互为表里的,文字是靠书写记录而传承下来的,从甲骨文、金文这种古文字系统书写中,已经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结构的造型、章法构成的匠心独运以及结构的丰富变化。书法篆刻的文字具有空间结构美,古人在汉字的初始阶段,对结构造型的关注就已经开始出现装饰性的笔画结构修饰。
早期的汉字是具有象形性的,它的笔画有的甚至富有装饰性的味道,书写上象形性本身就具有图画的造型性,结构充满古拙神秘的气息。而由大篆到小篆,再到隶书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隶变出现了中国文字楷书,文字结构从这时开始定型,不再有书体的变迁,有的只是不同书家风格书写的变化。不同书体和不同书家的风格对我们的书写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可以对当今平面设计用字提供很多风格结构的原始素材[4]。
书法篆刻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2008年由张武、郭春宁、毛诚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如图1)。设计师将书法和篆刻的元素完美地应用到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当中,这就是对书法篆刻艺术的巧妙应用。北京奥运会会徽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上部分利用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设计出一个形状近似椭圆形的传统印章,上面刻着类似图案和文字的符号,它像以为充满了活力,不断向前奔跑的运动员,也像“京”和“文”字的古体。下部分是由带有毛笔书写用笔线条质感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5]。
图1 北京奥运会会徽
从整体上来看,会徽将书法篆刻完美地融入到了标志设计中,尤其是“京”字抽象为舞动的人体,以篆刻艺术形式加以表现,边栏残破的行气自然,遵循篆刻艺术的精气神,既有金石气的古朴厚重,又不失标志设计的空灵、清新与庄重特点。其中,篆刻线条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与表现出的抽象意象相得益彰,凸显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与品味。
借鉴中国书法篆刻之灵感,通过中国书法篆刻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既展示出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与众不同特点,也凸显了对人文奥运精神的关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以说在奥运会会徽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外,篆刻元素在高校校徽的设计和书籍的装帧设计中经常被普遍。在高校校徽设计中,篆刻印章的形式章法安排得到一个图案设计的借鉴,而书籍的装帧设计有时会直接用篆刻作品来当作封面印,这种艺术形式类似书画作品上的鉴赏印,充满了书卷气。
在标志设计中各大高校的校名设计基本都是以传统书法为基调,很少采用美术字,这不仅体现了高校对于文化传承底蕴内涵的关注,也体现出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在某些领域的字体应用上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我们去看各大高校的题名,基本都是以德高望重的领导、学者、书法家等传统书法手迹为首选。
例如“山东大学”的校牌之一,就是从毛主席在写给高亨先生的信封上提取出来的(如图2),在用作校名的题字时又进行了一些大小和细节的处理,有的是横式,有的竖式,都是由此信笺上的题字为母本进行的微调。山东省博物馆的馆名标志用的是郭沫若先生的题字,也是从一段题字中选取出来的,并不是郭沫若先生特意题写的馆名,是后来进行字的微调排版设计过的[6]。
图2 致高亨先生信笺(毛体书法)
在一些书籍封面、茶叶包装、酒水包装、手工艺文创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的用字上,书法元素的运用相比电脑美术字具有更为独特的视觉表现力和文化魅力,奔放洒脱的书法文字带给人们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加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有些是经过笔墨技法加工的艺术字,有些甚至直接采用书法字体。
例如我国现当代青年设计师黄海在其海报《我不是药神》《千与千寻》《少年的你》等作品的设计当中(如图3-5),主要题字都加入了书法的元素。其中,《我不是药神》的海报中加入了隶书的用笔形态,显得古朴且可爱,《千与千寻》错落排版中拉伸了字的竖向空间感,用笔加入了楷书的用笔,显得庄重静穆,《少年的你》则加入了书法运笔中线条的非白笔触,起收笔加入了一些顿挫,类似仿宋体的三角用笔,形状极具趣味性,字形结构之间的穿插和变形使得整个海报富有视觉冲击和吸引力[7]。
图3 《我不是药神》海报
图4 《千与千寻》海报
图5 《少年的你》海报
书法篆刻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在实用的应用基础上,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文化属性,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深化了设计在人们心中的印象[8],从而提升作品在受众当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显示出书法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应用中的可行性。
书法篆刻艺术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借鉴,它是将书法篆刻艺术的形式美进行重新转化和吸收,从而融入到平面设计的现代设计理念中去,并且将这种形式元素的美,合理应用融入到生活各个角落的过程,充分显示出书法篆刻艺术功能与日常实用功能的统一性。通过将书法篆刻的精神文化功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功能结合转化,进一步体现出当代平面设计在社会文化、政治、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设计者在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创作时,将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所汲取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更好地拓展到作品中。
设计师通过敏锐的感知和把握,使作品的内涵底蕴更加丰富,从而将设计出的作品在辨识度和实用性上相统一,创新与继承相统一,传统文化应用与文化传播相统一,从而促进平面设计无论在理念创新还是实践路径上,都能够更好地掌握与书法篆刻元素之间的相互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