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雨
电视剧是我国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独有的感知功能、渗透功能和镜鉴作用,其通过对年代故事的典型化书写,为当前的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引、经验借鉴和思维径向。电视剧类型多样,其中主旋律电视剧是传播时代精神、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简要来说,主旋律电视剧是具有主旋律色彩的、能够反映特定时代、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民美好风貌的电视剧作品。[1]从1987年“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在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被明确提出,至今主旋律电视剧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道路。虽有《亮剑》、《人民的名义》等几部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受到观众喜爱,但未从本质上改变人们对主旋律电视剧说教意味重的刻板印象,主旋律电视剧影响力不足。
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电视剧传播格局改变,各种思潮盛行,主旋律电视剧想要更好地反映时代,吸引受众需要改变固有模式,创造新的表达方式。2021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完成的第一年,也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国家广电总局推出了多部题材类型丰富的主旋律电视剧。如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花繁叶茂》,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功勋》,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我们的新时代》等。这些优秀剧作播出后不仅多部收视率破1,在微博、豆瓣等新媒体平台上也获得了诸多好评,一改以往主旋律电视剧“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本文就这些电视剧作品的内容及传播方式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主旋律电视剧之所以能够在传统电视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形势下获得成功,在于其创作者在保留作品思想底蕴的同时尊重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对电视内容需求的改变,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并借鉴互联网营销模式将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属性融合,帮助观众完成了价值指认。这些创新表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视剧的制作及播出要以观众为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90年代”后出生的青年群体成为电视剧的主要观众也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中坚力量。这一代年轻人出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催生了他们多元的价值观,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助其完成了从低参与度的观众到高互动性的用户的身份转变,他们需要主旋律电视剧的精神熏陶,但过往“填鸭式”的传播方式已然不能奏效。他们不再是马尔库塞笔下 “单向度的人”,在观看电视剧时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与批判性,会习惯性地去颠覆“权威”的正面形象。因此许多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创作者在电视剧叙事模式上做出了创新改变。?
叙事模式从“高大上”,变成了“小大正”,是主旋律电视剧叙事模式创新的第一大特点。“小正大”即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主旋律电视剧在叙事时不再一味拔高历史角色,空洞说教,而是把叙事主体设定为“小人物”。剧中角色或有现实原型,或是历史发展中一群人奋斗的缩影,他们渺小却又丰富具体。通过描述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普通小人物角色,电视剧作品把主流精神文化以故事化呈现给观众,同时把评判和思考交给观众。例如电视剧《装台》中对市井人物的细致刻画,《大江大河2》里对于不同角色的多角度描写。对小人物的描述让主旋律电视剧中的人物少了脸谱化,多了人情味和趣味。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也更容易让人有代入感。当然,“高大上”转为“小大正”,转变的是风格, 不是内涵,“正能量”的精神实质并未改变,只是转换了一种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单元剧是电视剧叙事模式的一种,它以单元结构展开叙述,用一集或几集去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单元,多个故事构成了一个剧集。多组主创团队同步协作共同完成一部作品,是单元剧的主要特质。[2]以单元剧形式制作电视剧其实并不新颖,诸多早期的中国长篇电视剧都采用了单元剧的形式。像《家有儿女》、《编辑部的故事》就属于典型的系列剧或单元剧。新媒体传播碎片化的特征,培养了新媒体用户短平快的速食主义接受方式。传统电视剧动辄几十集的平铺叙事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视剧类型不断丰富也使受众审美水平明显提升。以单元剧的形式制作主旋律电视剧可以由多支拍摄团队同时参与拍摄,用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同一个主题,让剧集制作更有效率、更全面、更高质量,能够在回避长剧拖沓注水问题的同时也提升剧作质量,增加剧作对互联网受众的吸引力。
2020年《在一起》《石头开花》《理想照耀中国》等时代报告剧都采用单元剧的创作模式,以全民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的抗疫电视剧《在一起》,由《生命的拐点》、《摆渡人》、《同行》等10个内核相同又各有侧重的故事组成,以单元剧的模式再现了疫情期间社会各行各业小人物共同抗疫的感人景象,获得了豆瓣评分8.7的高分。历史主题的主旋律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一共40集,每集只有30分钟,每集一个单元一个独立的人物故事,以共产党人的历史线串联起来,使剧情既独立成篇又有精神内核相连,40个不同的故事单元集齐了十多位优秀的电视制作人,每一个单元都制作精良,视觉呈现真实而不失美感。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得到审美与精神的双重享受。这些主旋律电视剧制作精良,作品又符合现在新媒体受众接受习惯,自然能取得良好的收视与口碑。
所谓“轻喜剧”,是指介于正剧和喜剧之间的一种体裁形式。它常常以生动、幽默的台词,演员略带夸张的动作表情,轻松愉快的配乐作为弱化悲剧情绪的手段,达到轻松的效果。与传统喜剧大尺度的夸张、变形相比,轻喜剧具有更接地气、更生活化的特点。[3]轻喜剧的风格并非现在才有,早在几年前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和青春剧中就有所体现。互联网时代随着视频网站,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电视剧受众结构呈现出青年观众增加的趋势,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这些青年人生存压力骤增,使其内容接受方式呈现出“全民娱乐”的特征。以往主旋律电视剧宣讲式说教不被观众所认同,过于戏虐夸张的喜剧风格不适合应用于主旋律剧作中,而轻喜剧这种让人“微微一笑”引人深思的电视剧风格则能与主旋律电视剧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一些导演和编剧敏锐把握住年轻人的这种风格转型和审美变化,在主旋律电视剧中运用了轻喜剧的叙事策略,通过喜剧人物、喜剧台词、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差异等营造轻喜剧氛围。如《觉醒年代》里陈独秀学北京人力车夫大口吃饭的诙谐幽默,《山海情》里福建方言遇到宁夏方言的啼笑皆非。这些轻喜剧元素的加入让严肃风格的主旋律电视剧更有趣有吸引力,满足了青年观众对电视剧应带来轻松愉悦心理感受的需求。
我国媒体的主流文化,是以国家发展与满足社会各阶层利益尤其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目的,进行大众传播活动时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因此,主流文化是建立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公民道德等之上的文化形态。[4]主旋律电视剧是呈现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方式,需要吸引广泛的受众群体,面向各个阶层,以扩大传播影响辐射面。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网络新媒体海量内容,即时传播的特点,使其渐渐成为人们接收内容主要的途径。根据2021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手机网民为9.86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占整体网民的93.7%,其中20-29岁段的网民对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97%。因此采用台网联动的播出形式已经成为主旋律电视剧扩大传播效果的首要方式,并要不断纵深发展。
从播出平台层面看,以往主旋律电视剧的播出集中于传统电视平台,而近两年的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多采取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优质传统电视平台开启首播,随后在央视网、“爱优腾”等大型网络视频平台播出的方式。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获得电视观众后又在网络视频平台播放形成热门话题,完成主旋律电视剧的跨媒介传播,共同促进电视剧的热播。例如,在2020年5月中旬,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欧阳黔森报告文学、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主旋律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后,不仅引发了传统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好评,也在以年轻人居多的网络视频平台“B站”引起热议。网友在观看电视剧的同时在弹幕平台上发言来表明身份、寻找归属感并积极地呼唤着“盟友”加入到这一仪式化的签到中来,从而将热度又反馈到电视播出平台,引发再次的收视热潮。
从内容扩充方面看,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不断丰富,主旋律电视剧在播出的同时不再单打独斗,而是积极与微博、微信以及各大新闻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联动,实现同步的内容补充,不断提升剧作的讨论热度,扩大传播的效果。以热播的扶贫剧《山海情》为例,在电视剧播出之前宣发人员就已经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宣发预热,正式播出之后剧作的官方微博账号随着剧情发展不断发表信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剧情,同时反向捕捉网友关于剧作的热门讨论及时回应,解决网友的各种疑惑。此外在百度搜索电视剧《山海情》背后的故事共可得到811000条内容,各大新闻网与自媒体多角度、多形式地呈现了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使人们对主旋律作品的创作、精神内涵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谓的共情(empathy,也有人译作 “同理心” 、“移情”或 “神入”)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5]最早揭示共情现象的是心理学家们,后来神经科学家研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产生共情,是因为人的大脑中具有镜像神经元,替我们重新创造了影视剧中生离死别的场景,让我们可以镜像地体会剧中人物经历的故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影视作品时,常常会被剧中情节所打动,心情也会随着剧中人物的经历而跌宕起伏。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只有加强信息自身的共情因子,才能让其从信息洪流中凸显出来。主旋律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在具有审美意义的同时,其创新化表达的关键就在于能够让受众在电视剧所创造的文本空间中产生一种深刻而普遍的情感共鸣。
剧中角色设定的日常、真实、贴近是电视剧引起观众共情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时代青年人成为电视剧的主要受众,他们不喜虚假,信奉真诚与个性。主旋律电视剧在角色设置上也一改以往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角色人设,出现了越来越多真实接地气的青年人的角色。如《最美的青春》里的冯程、《花繁叶茂》里面的年轻学生干部欧阳采薇,这些角色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他们有个性、更真实、会犯错,但他们也一直坚持心中理想。这样的人设满足了青年观众的自我想象,也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念,能够让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产生共情,与剧中角色一同成长。其次是人物性格设置的真实。以往的主旋律电视剧常将主角设定为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近乎完美的英雄人设,但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读者的观赏感受与期待视野一致,读者便会觉得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力而索然寡味。反之,作品呈现出乎意料,超过期待视野,便感到振奋。”电视剧《山海情》主演黄轩饰演的乡村干部马德福在面对总不配合移民吊装的村民面前,难以控制情绪骂村民是“刁民”,遭到其父亲的严厉指责,让他理解那些乡亲都是看着他从小长大的亲人,作为干部绝不能有官场的架子对乡亲。这样的人物冲突,加深了观众对角色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对角色产生共鸣。
《觉醒年代》剧照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观众对电视剧剧情进行反馈的渠道受限。主流媒体能通过限制电视剧制作内容、控制播出权等进行议程设置,媒体舆论影响力较强。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甚至矛盾化的后现代特征,对社会大众响应主流意识形态同一性形成了一定阻碍。一般而言,社会的异质性程度越高,主流文化就越容易遭遇冲击,其本质在于统一的国家主流文化与多样化的网络文化之间存在契合困境。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为网民带来了更具开放性、自由性的沟通渠道。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够通过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新媒体,对剧情、演员等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爱优腾B站”等视频网站实现观评同步。主旋律电视剧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扩大舆论影响力,不能仅靠灌输而需要提升引发观众共情的能力,利用情绪感染激发网友自发的转发评论参与交流,使其参与到主旋律传播之中,促进网络舆论场与主流舆论场相互融合,最终达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效果。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次子陈乔年英勇就义的片段引起了诸多网友的共情,他们不仅在线上通过评论和转发相关剧情片段、台词等方式进行纪念,也衍生出到“延乔路”送花的线下活动,形成了陈乔年系列网络舆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也适时做出了相关报道。主旋律电视剧通过营造共情,扩大舆论影响力,形成了民众特有的社会记忆。
在互联网+时代讲好主旋律故事,重点在于顺应新媒介和新话语发展的潮流,用主流人群青睐的方式在主旋律故事传播的广度上赢得更大份额。明星参演是主旋律电视剧吸引受众的一个捷径。不同于以往主旋律电视剧以老戏骨为主,当下的许多热播主旋律电视剧都大胆采用了有一定知名度和粉丝号召力的青年演员作为主演,如在《理想照耀中国》中,主演阵容有上百位,大多数为年轻演员,不乏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这些明星自带的话题热度与大量粉丝基础为主旋律电视剧传播增加了大量的“传播资本”,增加了剧作的传播力。
法国的媒介学家德布雷认为媒介会规定和创造一种相应的社会关系,而一段时间内固定媒介的使用则形成了以这个媒介为中心的媒介域,从而建构了这段时间内的社会关系。媒介域即一个信息和人的传递和输运的环境,包括与其相对应的知识加工方法和扩散方法。中国电视剧的营销起步较晚,早期艺术作品较为匮乏,电视剧几乎不需要宣传也能实现较大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盛行,信息传播扩散的媒介域发生转变,想要提升作品的影响力,口碑及话题营销非常重要。明星艺人本身就自带“流量”,他们出现在主旋律电视剧中成为了除剧情外电视剧在社交媒体上引爆话题的关键因素。例如电视剧《江山如此多骄》由演员罗晋、袁姗姗、沈梦辰等主演,在播出期间,与剧情、角色等相关的话题如“袁姗姗要替小猪仔报仇”、“罗晋都当网红谁种地”等,屡屡引发网友在社交平台大面积讨论,相关的表情包也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在抖音平台,该剧同样人气高涨,相关话题如“江山如此多娇版自我介绍”、“袁姗姗上班和回村的差别等”激发了网友的二次创作,在他们的围观和关注下,该剧不仅收获众多的流量更是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下沉,打破了固有的传播圈层。
I P 为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故事、一种潮流文化、一件艺术品。这里指向的是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作品。[6]“互联网+”为文化跨媒介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契机,IP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往的电视剧宣传发布多集中在前期,随着剧集的结束而终止。但在互联网+时代,电视剧作品“你方未罢,我方登场”的环境中,需要通过打造影视IP进行粉丝营销扩大主旋律电视剧的传播影响力。明星自带的粉丝量是打造影视IP的重要因素,粉丝作为参与式消费者,不仅参与影视剧IP的创作,而且是IP文化产品的重要消费者。打造影视IP也能够将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属性相结合。例如由黄轩、热依扎等明星主演的扶贫剧《山海情》的拍摄地永宁县,将开建影视文化旅游基地。大火的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不仅带火北京鲁迅博物馆,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也推出了《觉醒年代》系列零食等影视文创产品。影视作品的热度峰值虽然有时限,但通过打造影视IP利用粉丝的二次创作与购买,其衍生内容就可以不断推陈出新,让主流文化可持续发展。
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主流文化重要传播方式的主旋律电视剧在题材呈现上越来越多元化,内容创作上越来越丰富,以满足人民对于优质文化产品的审美需求。其在叙事模式和播排方式上不断创新,将历史情境放在时代语境之中,打破传播圈层引发青年共鸣,为主流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但主旋律电视剧在创新表达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掌握分寸感,不要舍本逐末。如在融入轻喜剧风格时应重视对现实生活及人物的深度挖掘,不能刻意搞笑、无厘头,利用共情传播时要动真情而不是煽情,在打造明星话题营销中要以传播主流文化为本。如此才能让主旋律电视剧在创新中回归,创新的是模式,回归的是人民的心。
注释:
[1] 张智华,孙汶. 论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和变化[ J ] . 现代视听,2021,(02):27-30.
[2] 李盛楠. 重大主题创作的单元剧类型创新[J]. 中国广播影视,2020,(15):36-39.
[3] 涂彦. 浅析当前国产电视剧的“轻喜剧化”问题[J]. 中国电视,2017,(04):42-46.
[4]俞虹,吕帆. 新时期主旋律电视剧叙事策略变革与“中国梦”的探求[J]. 中国电视,2014,(07):18-21.
[5] 吴飞. 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 J ] .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5):59-76+127.
[6]项雯. 新时期影视IP剧热播成因及发展趋势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0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