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瑜
(临县农业产业服务中心,山西 吕梁 033200)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农村农业经济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产业化特征,从地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着手,主动树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助力地方农业经济快速稳健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在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高质量发展意识。现以临县为例,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探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之路,助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地方农业经济可持续稳步发展,是国家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农业生产活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农民收入增长,因此,农业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推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发展地方农业经济,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可以激活地方农业生产活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更加多元化农业产业链条的形成,进而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可以将更多优质农产品引入市场,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使其享受到更多品质优良的农产品。三是可以在竞争中突出农业经济的特色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类农产品之间会产生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农产品生产者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有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临县为例,加快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挖掘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是当前临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所在。唯有探究科学的发展模式,制定更加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确保地方农业经济活动的持续稳健开展[1]。当前,临县要紧紧抓住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新机遇,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吸取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做好临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走出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农业发展之路,进而促进本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推广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要想实现临县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需要农业管理者、技术推广者、农业从业者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助力智慧农业建设。比如,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拓宽临县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就是一种便捷高效的现代营销手段。通过不断创新销售模式,带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激发其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基层农业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引领农户转变传统农产品营销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将临县特色农产品推介到互联网,吸引国内外消费者,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营销影响力。充分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借助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加大农产品在线营销力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推进临县农业产业与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产业有机融合,是有效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路径。既要依托现代科技支撑,又要突出地方特色,把优势产业做强,把特色产业搞活,实现不同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临县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把绿色大豆、绿色水稻推向市场。主动参加各类农博会,宣传本地特色农产品,树立响当当的自有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地方风俗人情,将特色农产品与乡土文化结合起来,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宣传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到农村旅游、观光、消费,借此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实现以乡村旅游拉动农产品销售、以市场消费带动农产品生产,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农业产业链。注重发挥农事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没有人才支撑,农业经济就难以做大做强。当前,农村老龄化严重,中青年劳动力很少留在农村务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短缺,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提高当地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引领广大农民走产业发展之路。发挥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让农民学习掌握更多现代农业生产知识,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改变传统种植习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参观交流等方式让农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并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另一方面,注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农业工作队伍,引入更多优秀专业人才,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使其扎根农村、贡献农业、服务农民,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可通过广播、网络、短信等方式做好新农村建设宣传,让越来越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建设家乡[2]。
推进临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仅要更新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还应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这就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当地农户种植具备深加工增值潜力的水果、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二是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深加工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进而制定合理的产加销一体化路线;三是优化农产品深加工方式,如有的水果可通过脱水处理制成果干进入市场销售,有的水果可制成果汁进行销售,如此种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挖掘农产品潜在价值,提升临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当前,临县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并未完全转变,农业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基层农业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方面发展,助力农民群众从规模上要效益、要效率。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在注重农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引入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如现代灌溉技术、三废处理技术等[3],推动当地生态农业发展。三是促进智慧农业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打造“互联网+农业”信息管理平台,为农户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咨询,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建立农业数据库,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大数据,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引。此外,依托信息管理平台,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予以有效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遵循市场规律,加大畜牧养殖业比重,扩大生态林草面积,盘活水产养殖区域,扶持饲料产业发展,扩大优势产业规模。
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着新农村建设任务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农民经济收入是否增加。以临县为例,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提升。要坚持科学性与合理性,制定出符合临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为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