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排球开展的独特价值与提升路径

2022-01-16 05:05林志龙
运动精品 2022年12期
关键词:排球儿童运动

林志龙

新课标背景下小排球开展的独特价值与提升路径

林志龙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小排球运动是面向6-12岁儿童少年所开展的,因其球体小、速度慢、场地小等特点,更加符合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了推动小排球运动更好地发展,文章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小排球开展的独特价值、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小排球开展的独特价值:符合儿童发展,提升儿童身体素质;助力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扩大排球人口,提高竞技后备人才;落实核心素养,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现实困境:传统排球门槛较高;政策法律支持力度不足;小排球教育资源短缺;小排球教学安排缺失。提升路径: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建立多方的联动机制;完善小排球场地器材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小排球校园课程,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建立多层级的小排球联赛,拓宽传播途径。

新课标;小排球;独特价值;现实困境;提升路径

2001-2021年,20年的新课改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带来深远的意义[1]。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新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在“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并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于义务阶段体育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未来10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排球运动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三大球”项目之一,是我国义务教育体育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明了在小学阶段正式将排球列入了专项运动技能范畴,排球课程内容将纳入了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三个水平段[2],打破了以往排球运动在小学阶段为选学的尴尬境地,这是排球项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的突破,为低年龄小学生学习排球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理论依据。为了更加贴合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部推出了小排球运动。在国家体育总局10月印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也提出积极推动小排球进入幼儿园、小学[3]。

小排球又称“迷你排球”,是小号排球或小学生排球的代称,是面向6-12岁儿童的排球运动。与传统的标准排球相比,小排球的球体小、速度慢、球网低、场地小,更加符合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降低了排球门槛,使得排球运动更易于被小学生群体接受。但是,现今我国小排球运动普及程度较低,对于小排球发展的研究少之又少,相对于“三大球”其他两项的小篮球和校园足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对中国知网、独秀和百度学术等等中文期刊网站搜索关于“小排球”的研究内容,未找到一篇相关的文献;相对于国内,小排球运动是国外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在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等外文网站以“mini volleyball”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其内容主要涉及:迷你排球可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知识、决策、技能和比赛表现[4];改善儿童运动发育[5]。因此,本文旨在结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探析如何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推动小排球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并深入探索小排球运动开展的独特价值,分析小排球推广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切实的提升路径,为小排球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小排球开展的独特价值

1.1 符合儿童发展,提升儿童身体素质

《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将促进学生健康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过程[6]。近年来国家一直力推“三大球”进校园,但在普及和实施方面却有所差距,为了确保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及心理特点,教育部推出了“三小球”的策略。“小”不只是单纯的重量变小、速度减慢、场地变小和网高变低,更多的是让刚接触排球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能都接受这项运动,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让更多学生喜欢上排球。在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小排球作为排球的一个小分支,是面向6-12岁儿童少年开展的,将小排球融入到小学的课程教学中,让更大群体的儿童青少年直接参与这项运动,达到学会技能、参与集体运动、锤炼意志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1.2 助力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小排球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体教融合中的基础性作用。小排球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就是要从根本上降低排球的门槛,丰富了学生课余训练,学生在接触小排球的过程中达到享受乐趣、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目标。并通过学校体育带动竞技人才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全面协调发展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使教育与体育各自发挥各自的长处,培养儿童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同时小排球在义务阶段开展符合我国“女排精神”的大背景。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发扬女排精神,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优秀范本,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力量[7]。“女排精神”同时也为我国推动小排球发展注入了“精神力量”。学生接触小排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排球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校园排球的可持续化发展,活跃排球氛围,吸引低年龄段排球运动人口。

1.3 扩大排球人口,提高竞技后备人才

小排球在小学阶段普及和推广,不仅提高儿童少年的排球参与度,而且提高了家长对排球运动的认知。学生在接触小排球过程中不只是学会了排球技能与方法,更能延续从事排球的年限,在延续排球寿命的同时,能够有效并长期影响和带动一批身边的人参与,让社会关注到小排球运动,帮助更多身边的人去享受排球运动。排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需要从小排球和儿童排球入手。新课标背景下小排球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排球运动,再加之排球运动被列为义务教育阶段专项运动技能,通过学校体育的培养输出更多优秀的排球后备人才,有助于排球项目建立大、中、小衔接的竞技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扩大排球竞技人才的选拨基数,完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拥有了高质量和多数量的后备人才,才能使国家队的厚度增加和战斗力增加,才能使国家队和国民更加自信。

1.4 落实核心素养,推动体育课程改革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其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8]。首先,学生接触小排球课程的过程中,不仅他们的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多了一项选择,发展了学生的体能的同时也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外部适应能力。其次,将女排精神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当中,充分挖掘女排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等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精神、团队协作等优良品质的培养。最后,小排球运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可以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将小排球融入进校园排球课程,更加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2 小排球开展的现实困境

2.1 传统排球门槛较高

排球运动是一项在短暂甚至是一瞬间完成击球、攻防转换快速、身体接触不大、讲究配合的隔网类集体项目[9]。排球因其空中飞行的特性,决定其在“三大球”中上手难度上所处的尴尬地位。传统室内排球的年龄区分严格,技术性过强,排球运动成为了青年壮年的专属运动,排球的难度将一大部分人档在门外。传统排球存在球体硬,球速快,场地大,网高等问题,不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在低年龄段的初学者学习排球时,传统排球也充满了相当大的挑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对,会使学习者产生挫败感,学生失去了内驱力,体验不到排球运动的乐趣,放弃了对排球运动的尝试,阻碍了学生对于排球比赛的参与。

2.2 政策规划支持不足

“三大球”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标志性项目,与之对应的“三小球”是国家项目人口数量、质量以及后备人才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从娃娃抓起”的重要途径。小排球运动的高质量发展与实施离不开政策法律的支持保障,健全的政策法律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保障小排球的推广与发展工作有序进行。当前,小排球运动相关领域的政策法律发展相对滞后,具体的政策法律文件还未正式制定和颁布,国家层面、省级层面的导向性政策法律,校园层面的具体实施细节都未发布。对比于小篮球和校园足球,小排球竞赛体系和竞赛规则尚未成型,人才培养工作也尚未开展,各部门未形成联动。尽管教育部推出了《小排球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规范》,但是在实施方面却还没有正式普及。

2.3 小排球教育资源短缺

学校是小排球运动普及和推广的主阵地。场地器材和师资队伍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一是场地器材。在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中,全国排球场地9.68万个,室外场地9.32万个,室内场地0.36万个[10]。从数据来看排球场地有绝大部分是属于室外场地且基本都是排球的标准场,而且室内场地仅占总数的3.7%,其中适用于儿童少年的场地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室外场地容易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排球体育传统校的遴选来看,2020年9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排球传统特色学校的认定结果,其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425所[11]。排球作为三大球的其中一项,对比于足球和篮球传统色学校的发展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从公布的学校名单发现,排球体育特色学校主要开展于中学,在小学设立排球传统校的比例约占总比例的1/3,出现了学段分布布局不均的问题。二是师资队伍。教师师资对于完整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非常重要[12]。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中提到:至少要有一名排球专项的体育教师,每周不少于一节排球课[13]。然而当前我国体育教师严重缺编,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缺额15万人,在岗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14]。由此可见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缺额人数较多,专职的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不高。而且小排球所面向的是6-12岁的儿童少年,教师在进行小排球教学时不仅要掌握专业小排球知识,还要了解这个阶段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而我国小学课程里开设的排球课程绝大部分是标准排球,教师缺乏小排球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2.4 小排球教学安排缺失

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课程是小排球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的落脚点。目前小排球开展存在课程内容和评价方面的缺失。第一,课程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提出了: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15]。现在许多学校的体育课形式是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什么项目,体育课就上什么内容,变成了让孩子活动活动,最后达到标准,根本不教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教[16]。课程内容的单一和竞赛的缺乏,学生体会不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参与其中的学生减少,阻碍了小排球运动的发展。第二,教学评价。新课标背景下的学习评价,要通过综合性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目标。排球项目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具备具体和团体的特点,有望在中小学校园蓬勃发展。在低年龄的学生学习排球时,学习排球的效果与评价方式的深入及改革存在着必要的联系,应该重点考虑学习者的体验和感受,而在多数的体育课堂是为了教学任务,没有切身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感受,再加上传统排球上手难,会挫败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3 小排球开展的提升路径

3.1 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建立多方的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的政策对小排球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具有制度保障作用,有助于小排球运动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顺应顶层设计,加快政策落实。从国家层面进行部署,小排球的发展与推进应该明确总体发展思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相关的配套政策以及促进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措施。建设相关的职能部门,可以融合体、教部门的资源优势,吸纳体、教方面的人才;各地区和学校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政策方针,因地制宜对小排球运动的发展提出明确规划与要求。其次,借鉴其他项目的发展模式,如小篮球、气排球等,探索出适合小排球发展的路径,制定出进小学校园的具体政策方针。最后,多方联动,协同促进。推进小排球进入小学校园,不仅需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排球协会牵头部署,还需要其他部门、社会企业组织、家庭社区等协同配合。

3.2 完善小排球场地器材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场地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国家和地方的各级政府在制定小排球场地器材发展政策时,要重视区域发展的差异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展小排球场地器材的建设。其次,加大对小排球方面的投入。由各个地区的政府牵头,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共同合作,设立小排球项目的专项基金,按照《小排球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规范》内规定的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等要求进行配置,将小排球器材纳入学校器材标准目标当中。再次,增加量的同时要保证质的提升。可利用学校现有的排球场地资源,改良现有的场地,可以在原来标准场地的基础上规划出小排球场地,配置小排球的器材。

推动小排球运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学校可以通过教育系统购买服务,聘用体育系统专门的小排球教练员参与到学校小排球的教学和竞赛当中;同时实行“双岗制”聘任,增设教练员职称评审系列,允许体育教师、教练岗位双向交流[17]。第二,完善小排球教练员的考核制度。体育教师是通过学校师资聘用制度,考核合格后才能到学校任教,其教练员亦是如此,并建立相应的教练员考核体系。第三,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及教学能力。培训内容要贴合6-12岁儿童少年的体能特点和身心发展特征。第四,加强交流学习。通过参考借鉴或实地考察小排球发展较好的地区,通过教学观摩、实训参赛等形式,学习先进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3.3 开发小排球校园课程,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排球运动在校园普及的基础,也是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起点。排球课程是实施排球普及的主要途径。第一,小排球课程的开发。课程的设置要符合6-12岁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这个阶段处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避免出现技术性过强或枯燥单一的练习内容,多采用游戏和竞赛的练习形式,保护儿童少年自信心的同时激发儿童少年对排球的兴趣,不仅发展儿童少年的排球技术,同时可以增强儿童少年的身体机能。第二,建立小排球课程先行区。依据《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继续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排球特色校的建设,增加在小学设立校园排球特色学校数量,并鼓励在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推行小排球课程,发挥试点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效应,带动周围各地区校园小排球课程的发展。第三,形成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制定在国家层面的小排球教学指南、课程体系、运动技能指南等;各个地方根据地方的现实情况,研究出适合的教材及课程。第四,评价体系。一是课堂上的随堂评价。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注重学生的排球体验,以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或者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如学生进步的曲线和成长历程的电子档案等,促进学生参与到小排球的学习当中;二是通过比赛进行评价。学生在参加校内或校际的比赛中将所学的技术运用于排球比赛,使教学效果落实到实处。

3.4 建立多层级的小排球联赛,拓宽传播途径

竞赛是对排球运动在校园内普及效果的检验和评价,是学生兴趣和爱好形成的助推器。以学校教育系统为基础,定期举办校园小排球联赛,建立“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的校内与校际竞赛体系;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负责举办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小排球联赛,建立县区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四级小排球联赛制度,构建多层级组别和多样化赛制安排的竞赛体系,如建立U7、U8、U9等按照年龄划分的小排球比赛。并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小排球竞赛规则。

扩宽小排球的宣传途径,增加大众对于小排球的认知。首先,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共享平台,运用小程序、微博等贴合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宣传小排球,直播和转播小排球的重要赛事,运用多渠道的传播途径普及小排球知识。其次,我国的排球咨询基本由中国排球协会官网发布,但是从官网所发布的关于小排球的信息少之又少,所以可以在中国排球协会官网建立有关小排球的专栏,将国家所发布的政策和小排球开展较好的地区学校的政策、经验方法等纳入之中,以供借鉴与参考。最后,可以借助国内优秀的排球运动员的“明星效应”,在举办小排球赛事时邀请国内著名的排球运动员,并与小排球运动员进行互动,利用“明星效应”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了解小排球。

[1]季浏.使命与光荣: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20年回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6):581-587.

[2]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3/t20220301_603262.html,2022-03-01.

[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EB/OL].https://www.sport.gov.cn/zfs/n4977/c23655706/content.html,2021-10-25.

[4]Mahedero P, Calderón A, Arias-Estero J L, el at. Effects of student skill level on knowledge, decision making, skill execution and game performance in a mini-volleyball sport education season[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5,34(4):626-641.

[5]Ripka W L, Mascarenhas L P G, Hreczuck D V, el at.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who practice and children who do not practice mini-volleyball[J].Fitness & performance journal,2009,8(6):412.

[6]潘绍伟.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阐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3):234-240.

[7]张明,袁芳,梁志军.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排球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女排精神融入排球普修课程的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156-165.

[8]尹志华,孟涵,孙铭珠,等.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维原则与实践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3):253-262.

[9]张庆新.基于项目特性创设真实情境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7(11):30-32.

[10]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EB/OL].https://www.sport.gov.cn/jjs/n5043/c24251191/content.html,2022-04-29.

[11]教育部.关于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认定结果的公示[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5/A17/202009/t20200925_490760.html,2020-09-25.

[12]新华社.体、教“复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解读《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9/21/content_5545410.html,2020-09-21.

[13]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特色学校遴选等工作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2002/t20200214_421044.html,(2020-09-25)[2022-05-05].

[14]中国体育报.让体育成为真正的主科[EB/OL].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67626/n20067808/c24272098/content.html,2022-05-10.

[15]新华网.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2018-09-10.

[16]王登峰.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J]. 体育科学,2017,37(12):3-6.

[17]教育部.体教融合新思路带来探索[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05/t20210507_530076.html,2021-05-07.

The Unique Value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Small Volleybal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LIN Zhilo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117, China)

林志龙(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排球训练与教学。

猜你喜欢
排球儿童运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不正经运动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