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目前的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描述并加以分析,从理论方面结合前人实践經验,进一步论述了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首先,通过搜集和分析山东省最新经济数据,对本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行阐述。其次,分析山东省进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山东省应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能力、建立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发,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山东省;对外贸易;产业升级
本文索引:吕亭亭.山东省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相关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2(01):-082.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1(a)--03
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话题做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产业发展政策在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之间徘徊。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主动力由原来的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其中,工业成为第一产业中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对外经济贸易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善,对山东省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有利影响。由于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有相互关联性,产业结构决定国际贸易性质并指导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从理论角度而言,揭示了对外贸易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产业结构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奠定了基础。
1 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身对于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理解。有些学者认为两者成反向关系,有些学者认为两者成正向关系,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技术的进步、促进人才的提高及本国资金的增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反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易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国外,索洛作为新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认为决定长期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两方面。第一,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不但有利于他国进出口贸易,而且能够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第二,对外贸易可以通过节约重复劳动力来节省研发费用,能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日本赤松要所提出的“雁行理论”指出,工业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经验技能,与本国丰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美国经济学家佛农(Vercon) 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指出在产品发育成长过程中能够影响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因素。
在国内,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结构转型路径研究》一文中,卢强、付华(2017)认为,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必须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并将该理念运用到经济发展中,继续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本着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使资本与劳动力的有效配置,激发经济增长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2016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一文中,杨全发(1999)采用回归方程Chenery一般模型,认为在1978年之前,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与工业比重呈现正相关,与第一产业比重呈现负相关,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关性不显著。在1978年之后,第一产业比重与原料出口额仍呈正相关,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及初级产品出口额与第三产业比重分别呈现正相关和负相关。
2 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现状与产业升级现状的描述
2.1 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现状描述
2020年,据山东省商务厅获悉,山东省外贸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约为22009.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13054.8亿元,增长17.3%;进口8954.6亿元,下降4.1%。2016年,山东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5466.5亿元,增长3.5%,比全国高出4.4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外贸前10省市中位居第一。同年,日本取消了我国的“特惠关税”,对双边贸易造成一定的冲击,也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描述
2020年,山东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在发展中呈现进一步优化的趋势,产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202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73129亿元,同比增长3.6%,三次产业构成比为7.3∶39.1∶53.6,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53.54%,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约为7.33%和39.1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和3.1个百分点。
3 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相关性分析
本文主要结合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的相关关系,根据目前山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一系列相关分析,根据现状描述和理论数据,推导出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目前,山东省与欧美、日韩、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由过去外商在山东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金融投资业等领域。2021年,山东省三次产业比为7.3∶45.4∶47.3,第三产业比重首次高于第二产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服务贸易增长18%,旅游消费总额突破8000亿元,教育、研发、文化、信息、金融、健康养老等产业也飞速发展。
山东省第一产业的产品出口额比较小,对外贸易与第一产业的关系密切度较小,两者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与第三产业的联系最为密切,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长期来看,对外贸易的增加可以在较低程度上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这是由于第二产业中出口产品的质量不高、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同时意味着第二产业中工业出口的产品结构和质量与出口要求不符合。由于山东省在发展过程中具备社会、经济、交通、自然资源等充分的外部条件,因此可以制定较为完善的进出口发展贸易战略。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判断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原因,山东省第三产业经济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状态,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和调整,对整个山东省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现存问题
4.1 对外投资产业结构不平衡
当前,山东省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产业,以初级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代表,以单一劳动力输出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放眼全国,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省份对外投资的项目早已集中于科技开发、服务产业及智能化产品。广东省在21世纪初,就已开发“走出去”产业,转变投资方式,加大对外投资,不断提高对外投资竞争力。
4.2 对外贸易服务质量低下
对外贸易服务质量的高度往往与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正比,国外消费者非常重视所购买产品的服务意识。但是,当前仍然存在产品服务意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冠疫情之下的海产品质量问题。美日韩非常重视海产品的质量服务问题,构建较为完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海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全方位实时监测海产品的生产全过程。
4.3 品牌化意识不足
山东省对外出口的产品品牌化缺乏,有的品牌以多、杂、乱、小为特点。不同品牌之间缺乏合作意识,仍以争取利益为主,核心区域竞争力较弱,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地域优势增强自身品牌竞争力的作用。当地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地方特色产品进行宣传营销,国内外多数消费者对特色产品熟悉程度不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在国际上的进一步扩展。
4.4 优秀技术人才缺少
山东省作为海洋强省,经济高速发展,在自身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对外竞争力也随之加大。从根本上而言,对外经济的竞争就是省内优秀人才整体实力的竞争,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薄弱之处。山东省大部分对外投资企业中,非常缺乏专业知识丰富、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好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国际生产经营业务的人才非常缺少。
5 政策建议
5.1 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山东省要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进出口,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力。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理念,优化开放结构,优化开放环境,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贸易政策改善商品出口结构,提高山东省出口商品比重。进一步优化山东省进口商品结构,加大高新技术商品的进口量,以多种方式增加山东省稀缺商品的进口量,有效构建发展以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
5.2 进一步促进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山东省要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在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管理方面,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侧重于对质量的认证,一般分为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个等级。依据国际上通用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对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颁发合格证书,便于消费者识别。
5.3 进一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品牌战略的核心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借助本地特有的人文、地域等优势,打造品牌化海产品,通过产品的品牌化效应,幫助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质量。山东省应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把握产品发展主动权,实施品牌战略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及地区了解产品,从而使山东省的高科技产品更好更快地融入全世界。
5.4 进一步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人才,重视人才培养
山东省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积极主动地加大人才培养投资力度,加大各地区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对高科技研究成果给予丰厚的奖励,吸引更多的外贸人才加入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兆海.山东省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4-5.
[2]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172(2):1.
[4]卢强,付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结构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物价,2017(1).
[5]杨全发.在2016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J].期刊网,2016(6):20.
[6]高越.“我国进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影响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3(4).
[7]宋迪.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2020(11):78-81.
[8]傅阳.山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吕亭亭(199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handong Province
Management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LV Tingting
Abstract: The adjustment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Through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of the current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the theoretical aspect and the experience of previous practice.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test economic data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ndong foreign trade.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handong Province sh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by vigorously cultivating the technical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establish the service system for entrepreneurship, encourage 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Shandong Province; foreign trade; industrial upgr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