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蔡 静,张 维
(1.兰州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与新文科建设,要求重塑教育形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践育人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1]。
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双创”教育日益重要,实现新文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1.1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提高教学针对性
单纯的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例如,线下教学中由于时间、课时等制约大部分学生的互动、实践参与度欠缺、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收效有限;部分高校“双创”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目标学生的需求。如何优化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如何使在校生都能接受优质的“双创”教育,如何为具有“双创”意向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有效发挥课程价值,是当前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聚焦部分高校“双创”教育理念滞后、优质课程师资、专业教师匮乏、企业导师缺位、实践硬件短缺等问题,课题组多措并举致力培养具有 “双创”精神、勇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探索独具特色的线上以教学平台为支撑进行理论学习、线下以实践为依托的混合教育优化模式。
1.1.2 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效果更好
混合教育汲取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混合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也可大大提升教学效果[2]。
1.1.3 优化教育手段,培养高质量人才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时代与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高校、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效果。混合教育模式综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资源、多种教学方法等,对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价值不言而喻[3]。
线上、线下教育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纵观各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现状,目前依然面临诸多问题。课题组对甘肃省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00位本科生进行随机访谈,询问他们对“双创”线上线下教育的满意度,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双创”教育提出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
1.2.1 引导深度学习缺乏
教师进行线下教育能按教材与教学大纲讲授理论,但由于课时有限,拓展性的内容和实践内容教师引入较少(或没有),没有采用角色项目、日新月异的成功“双创”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等灵活应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
1.2.2 课后“双创”应用较弱
课堂结束后,教师很少(或者没有)要求各小组或团队应用课堂理论知识协作完成真实 “双创”成功的案例分析、实践和“双创”项目计划书、商业模式的设计与论证。
1.2.3 考核方式不太科学
甘肃省大部分高校的成绩考核指标是课堂回答问题、理论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等。课堂教学缺乏挑战性,在日常教学中很少(或者没有)穿插创新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否被激发,实践能力是否提高,无从检验和得知。
1.2.4 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纯线下“双创”类课程的知识讲授与检测体系比较单薄。教师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辅以幻灯片演示,教学资源以文本、图片、微课为主,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单薄的,仅通过课堂吸收,期末一次性考试检验一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的学习成果,这种教育模式明显不能够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实践,更无法变成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体系。
1.2.5 专业教师配备不足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纯理论讲课,既无创新创业经验,也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即使有工作经验,也与“双创”领域关系不大,不适合作为“双创”类课程的老师。更有高校聘请年轻的辅导员作为“双创”课程的指导教师,显然也并不合适。
1.2.6 “双创”导师资源缺乏
部分学生或团队想参加“双创”相关竞赛(或比赛)时,学校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全程、有效地帮扶和指导,这样也会大大影响参赛成绩。
结合“双创”教育亟须解决的难题,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优势整合,相辅相成地加以应用,构建一种知识体系多元化教法、实践性强的混合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教育效果。
教学工作模式优化设计见表1。
表1 教学工作模式优化设计
混合教学模式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混合教学模式流程设计
具体安排与实施如下:
(1)课前:线上推送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MOOC)、学习强国平台、智慧树、百度文库高校版等平台,精心选择《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方法研究》(单林波著)、《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李新宇著)、《创新创业十二讲》(王滨著)、《大数据应用与创新创业》(孙小华著)、《创新创业管理案例汇编》(张哲彰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分析》(谭新华著)、《创新创业实训教程微课版》(李军凯主编)等节选内容或超星学术视频中的部分节选案例,例如叶念先主讲的《谈创业与创新》、胡军主讲的《时势创新趋势创业—知识时代成功创业铁律》、梁剑主讲的《如何践行项目申报获得创业补贴,拿到创业路上第一桶金》、周鸿祎主讲的《拒绝平庸,创业就要与众不同》等进行每章节的任务点推送。实施过程。①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推送,学习通平台的后台统计会显示学习记录(学习时间、完成比例、获取的学习分数等)。②MOOC 学习20min。③自主学习后线上留言反馈、在超星学习通的讨论板块进行发言反馈。
(2)课中: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腾讯QQ”屏幕分享线上授课或者线下授课。实施方法:①学习效果检验,方式:完成和探讨每章节的简答题、论述题、思维导图或测验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项目分析、项目设计等)。②“双创”热点问题、案例、项目或章节相关问题及其导入问题讨论,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课堂发言或在超星学习通平台提交发言提纲与内容。③试题测验,要求:及时测验、反馈、分析、互动、巩固。
(3)实践:线下在实训室、实践平台或赴“双创”导师所在的企业参观访谈授课,分组进行,学习板块:“双创”法律法规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思维与方法、“双创”的制约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企业“双创”导师讲座与项目指导、学生项目设计、项目论证、可行性分析与指导等。
(4)课后:教师线上布置作业、拓展阅读。主要任务:①推送拓展学习资料,要求:教师事先准备(阅读的书籍、时间、方法、读书笔记的问题及要求),及时发布。②学生反馈,方式: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填写调查问卷、讨论板块留言、完成读书笔记、制作思维导图、提交设计项目,要求:关注反馈、互动。③教学反思:教师总结后,与学生、“双创”导师分享、探讨。
从实践看,“双创”教育在学科专业、项目方向、“双创”实践(训)基地、校园孵化(园)等方面成绩斐然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随着“互联网+”教育、新文科建设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的发展与实施,对“双创”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针对“双创”教育混合教学模式,课题组提出以下措施,希冀对“双创”教育改革与优化提供借鉴[4]。
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优化为依托”的原则,提出教学优化理路,如图2 所示。
图2 教学优化理路
3.2.1 适当扩大“双创”教学团队规模,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目前社会与高校对“双创”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教学团队的数量和规模适当扩大,完善管理和评价机制,以教学组织与运行机制为保障,将教师职业发展与“双创”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聘请专家学者、成功“双创”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人、“双创”培训师、导师等组成教学团队,培养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性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对学生“双创”活动进行全程、持续、有效的帮扶和指导,为大学生指点迷津。
3.2.2 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由于“双创”教育在知识面、教法、专业性等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将一些专业基础扎实、乐于奉献、有事业心的教师吸引到“双创”教育师资队伍中非常有必要。与此同时,应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到企业学习或者挂职锻炼,到国内外进行进修访学,以此推动“双创”教育质量的提高[5]。
3.2.3 进一步建立健全导师制度
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政府牵头,企业、行业、高校联合制定专门的“双创”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导师的聘任条件、工作内容、绩效评价、报酬形式、动态调整、工作地点、时间、程序等事宜,全方位有效发挥“双创”导师的作用。
3.2.4 利用多元化平台,引导师生参与“双创”活动
例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导师举办有关前沿知识、“双创”技巧、经验等学术报告;开展、鼓励、支持或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设计(比赛)、实践等活动,比如,国家、地方、学校举办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设计类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企业网页设计比赛、电子商务系统操作、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基本操作技能大比武、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等,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