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云(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畜牧业获得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鸭养殖也逐渐趋于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已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在养殖生产中,一些养殖户为了在短时间内追求经济效益,盲目饲养,在饲料中大量添加蛋白质,导致鸭群体内尿酸含量超标,过多使用磺胺类药物对鸭群的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进而诱发鸭痛风病,产蛋鸭和肉仔鸭是主要患病群体。养殖户要认识到鸭痛风病的危害性,科学诊断、及时防治,进而保证鸭群健康生长,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鸭肉产品。
鸭痛风病是由于体内尿酸含量较高,产生的尿酸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出,在血液中不断积累形成尿酸盐,其沉淀在脏器表面、胸腹腔、关节周围、关节软骨以及关节囊而诱发的疾病。根据发病部位鸭痛风病可分为关节型通风和内脏型通风,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第一,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和专业知识,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核蛋白和蛋白质,导致鸭群体内尿酸含量快速升高,过多的尿酸无法排出体外而形成尿酸盐,沉淀在内脏关节中诱发病变,同时,饲料营养比例不合理,磷元素、钙元素以及维生素缺失,也容易诱发鸭痛风病;第二,在开展鸭病治疗中,过多使用磺胺类药物,对鸭只的肾功能带来巨大影响,从而导致尿酸不能顺利排出,也是导致痛风病的主要原因。
鸭痛风病发病没有任何规律,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呈现群体发病的特点,是一种养殖常见慢性型,急性病例较少。在鸭群患病后会出现无法站立,行动迟缓,关节肿胀、腿部关节较为明显。产蛋鸭患病,其产蛋率会明显下降,产蛋质量不高;心跳加速、体温快速升高,粪便呈现稀稠状,呈现白色,其中含有尿酸盐;营养障碍、贫血、精神沉郁、体重减少、体型消瘦以及食欲不振;进入到患病后期,病鸭开始出现呼吸急促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病鸭死亡。
对病死鸭进行实验室剖检可发现其病理变化:肾颜色变淡、肿大明显,表面沉积大量的尿酸盐,呈现白色斑点状;肠系膜、脾、心脏以及肝表面沉积大量尿酸盐,呈现石灰状,如果病情严重其会完全覆盖在脏器表面,形成白色薄膜;关节周围组织和关节表面沉积大量尿酸盐,部分关节还会出现表面糜烂的情况,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尿酸钠结晶呈针状。
诊断该病有效的方法是实验室诊断,利用革兰氏染色、肾脏涂片、脾脏涂片、肝脏涂片以及细菌学检测等方式,将病料置于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没有明显菌体,在常规培养皿中进行病料培养,也没有菌落生长。提取病鸭的法氏囊进行琼脂扩散实验和抗原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将病鸭输尿管中提取的白色物进行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尿酸盐晶体。对养殖饲料进行检测,其中核蛋白或者蛋白质含量较高,磷元素和钙元素含量较低,即可判断鸭群患有鸭痛风病。
1.及时治疗。鸭痛风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急性病例较少,在养殖户确定鸭群患病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目前在治疗鸭痛风病时,中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可使用利尿消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具体药方为:干草300克、丹参600克、陈皮600克、车前草700克、金银花800克、板蓝根1000克,将上述药物磨成粉末后冲泡,将药物残渣和药水搅拌到饲料中,每天两次,坚持使用七天,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使用中药治疗期间,还可以配合使用鱼肝油和禽速补,起辅助治疗的效果。
2.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不到位,饲料中的核蛋白和蛋白质含量过高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养殖户要高度重视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营养搭配合理。首先,养殖户要从正规渠道采购饲料,可与当地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设稳定合作关系,保证饲料质量以及供应及时,尽量使用全价饲料,满足鸭群生长的营养需求,还能够避免发生鸭痛风病,霉变以及质变饲料禁止使用。其次,如果养殖户自己配制饲料,要结合季节特点、鸭群的生长周期以及饲养品种,保证饲料的合理性,不要过量添加蛋白成分,尤其在低温环境下,容易诱发鸭痛风病,还要适当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A。最后,在饲料中适当加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可以起到预防鸭痛风病的作用,而且要注意控制钙含量,如果钙含量过高也会导致出现内脏痛风和肾病。
3.注重鸭群运动。运动是预防鸭痛风病的重要措施,通过适当的运动能够提升鸭群的内脏功能。首先,在建设养殖场中,设置面积足够的运动场,保证运动场可以满足鸭群运动,养殖场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可为鸭群提供运动使用,通过运动提升体质。其次,肉仔鸭是鸭痛风病的主要患病群体,在雏鸭10日龄后,即可到室外放养和运动,如果养殖条件允许,可搭建挡雨遮阳大棚,为雏鸭运动使用。最后,根据外界温度调节运动量,如果外界温度较低,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
4.规范药物使用。疾病是危害鸭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治疗鸭病中,如果大量使用磺胺类药物,会对鸭群的肾功能造成损伤,例如碳酸氢钠、氯化钾、氯化钠以及乌洛托品等药物,长期使用容易诱发鸭痛风病。因此,在开展鸭养殖中,需要规范药物使用。首先,当鸭群患病后,需要及时确诊疾病,做好病鸭的隔离工作,在确诊后针对性使用药物,用药量要科学控制,严禁为了追求药效而随意增加药量。其次,在平时要注重鸭群保健,在饲料种加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以提升鸭群抵抗力,同时,养殖户还可以在饲料中适当加入钙和磷,具有预防鸭痛风病效果。最后,在饲料中加入食用碱,可以帮助鸭群将体内的尿酸顺利排出,或者加入大黄素片,也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5.改善养殖环境。创造优质且洁净的养殖环境可以降低鸭群患病概率,养殖户要对养殖环境进行适当的改善和优化。首先,尽量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养殖无关人员严禁随意进出养殖场,避免鸭群出现应激反应,提升其体质以及抗病能力。其次,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扩大饲养规模,如果养殖密度较大,会影响鸭群的光照和运动,进而提升鸭痛风病的发生概率。最后,保证养殖环境整洁、卫生、安静,尤其在夜间要保证环境安静,对鸭群进行密切观察,保证其饮水正常、采食正常,三五成群是鸭群的健康表现。
6.控制温度湿度。鸭舍温度湿度与鸭痛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养殖户要加强鸭舍温度和湿度控制。首先,大型养殖基地可安装通风设备和控温设备,确保鸭舍温度维持在33℃左右,避免温度变化而影响鸭群健康。其次,加强每天通风,将鸭舍中的污浊空气及时排放到室外。最后,对鸭舍中的湿度进行科学控制,定期使用清水冲洗鸭舍,地面不能长期存在积水,可在地面上喷洒一层生石灰起到吸潮和防潮作用,在潮湿季节要做好防潮处理。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市场对鸭产品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带动了鸭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鸭痛风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以及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鸭肾功能受到损伤,多发生于产蛋鸭和肉仔鸭。养殖户要认识到鸭痛风病的危害性,采取科学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保证鸭群健康生长,推动鸭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