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忠秋
刺绣,古称绣针或“黹”“针黹”。通俗地讲,就是把构思、设计好的图案描摹在织物上,用绣针牵引丝、绒等制成的彩线,在纺织品上绣成花纹的工艺。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又属于“女红”的一个重要部分。
明清时期,民间刺绣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此外,还有享誉中外的京绣、陇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刺绣。
满绣是满族刺绣的简称,也称“针绣”“扎花”“绣花”。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借鉴、吸收,创造出了满绣特有的平针、倒针、长针、错针、乱针、锁丝、盘金、铺绒、刮绒、挑花等几十种刺绣针法和工艺。独特鲜明的民族风韵,集中体现了满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禀赋,不仅凝聚了满族人的审美情趣,也积淀并传承着满族人的勤劳智慧、宗教观念和民族意识。满绣绣品含有平安吉祥或信仰崇拜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满族妇女根据自身审美实践、宗教传统等对生活的提炼与概括。
300 多年前,满族人被称为女真人。1616 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称汗建国,国号“大金”。1635 年,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沈阳)改族名“女真”为“满洲”。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围场,其实就是大清皇帝围猎的地方。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为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的尾部与燕山山脉的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商周时属燕地,称为“鬼方”。辽时,县境北部属上京道,为辽帝避暑狩猎之所;金时,属北京路大定府;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 年)四月,正式设置“木兰围场”,直属朝廷理藩院。
早期的女真人出于质朴的审美追求,用原始的工具和材料在皮制的衣衫上“绣”上古朴简单的图形,就是早期的“皮革绣”,俗称“扎花”。女真人那时还没有金属针具,他们把柳条等质地较硬的树枝削尖,或用兽骨打磨成“锥子”。“绣线”也比较粗,跟过去女孩子“扎小辫”的头绳差不多。皮革绣的工艺简单粗糙,先在皮质的衣服、鞋面上画好图案,然后用锥子刺上小孔洞,再把“绣线”从一个个小孔中穿过去,这就形成了纹样。
满族很重视嫁妆,姑娘陪送的嫁妆除了父母给的和亲戚朋友赠送的,多数是自己绣的各种绣品。女孩子一般在出嫁前几年,就开始为自己绣嫁妆了。满族女孩过了十岁,早的七八岁就要学“绣花”,所以出嫁时用的绣花衣裤、花手绢、大坎肩、小肚兜、花幔帐、绣花鞋、枕头顶子、烟荷包等,都要自己绣。尤其是荷包,那是男女青年之间爱情的信物,姑娘们都会很用心地绣制。除了绣嫁妆荷包之外,姑娘还要请媒人去婆家,量来公公婆婆和未来丈夫的“鞋样子”,给他们各做上一双绣上各种吉祥纹样的鞋。
满族人的枕头大都是用蓝布或青布缝制,为长方形六面体,所以称之为“方枕”。方枕的顶子上多绣有鹿、鹰、马、喜鹊、老虎等动物,或山、树、太阳、月亮等自然崇拜的内容,以及福寿、鸿禧、吉顺、纳祥等文字,或云形、水形、回纹、万字等吉祥图案。谁家姑娘刺绣手艺好,衣衫绣得精致,就代表谁家姑娘“女红”好,必能嫁一户好人家,在婆家的地位就高。
“钉线补绣”是一种简单、原始的缝补方法。布料上的图案是从另一个载体上裁剪下来,再用针线缝补上去的,因而叫做“缝缀”更恰当一些。这种手法与汉族地区很早就形成的刺绣针法有很大区别,但也初步蕴含了“绣”的要素。
清代,满绣出现了“宫廷绣”和“民间绣”成功嫁接的局面,其工艺风格既保留了女真人“皮革绣”“钉线补绣”的稚拙、纯朴,又吸收了中原地区鲁绣、江南地区苏绣的技艺,创造出平绣、补绣、纳绣、布贴、圈金等多种样式和针法,从而在刺绣大家庭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清代皇帝的“龙袍”,以香黄色绸缎为基础,间饰五彩祥云和海水江崖。金龙图样用圆金线织成,每两根为一组,突出了龙纹的立体感。皇后的吉服则在领、袖边饰以蓝色彩云和金龙纹。为了区别官级,文官服装饰飞禽,武官服装饰走兽,主纹都置于底纹之上,底纹大多为如意云纹。比如清代四品文官,用满绣工艺装饰有连续云纹,针绣一轮红日,平金绣银燕飞翔穿云向日,既象征“忠于君主”,又寓意“指日高升”。
相传,康熙下江南时,就住在苏州织造李煦的私宅。雍正即位后下旨核查李煦,李煦被流放到黑龙江。李煦的孙女李秋娘随爷爷一起被流放。途中路过承德府,一个姓卢的师爷是李煦的旧交,他把李秋娘保了下来,偷偷地送到了木兰围场。秋娘落脚后,认识了凤桐,俩人结为夫妻。他们生了九个女儿,都起名叫“凤”,从大凤一直排到九凤。闺女们长大后,秋娘把刺绣手艺传授给了她们。这九姐妹聪明伶俐,个个都成了神针妙手。
十几年后,为了彰示威德,皇上想用十丈长的白绢绣一幅乾坤形胜图。要求白云红霞、飞龙翔凤、日月星辰、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江湖河海、山川花木、楼亭殿阁、耕读渔樵、飞禽走兽……天上人间的妙景,都要绣全。这项任务一开始交给了南京知府,知府挑选了五十名绣艺高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工,皇上御览后却不满意。又让苏州知府重新组织八十名技艺精湛的绣娘来刺绣,绣好之后呈送皇上,还是不合口味。恼怒之下,皇上下旨承德知府,以一年为限,再绣此图。
承德知府接旨,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心想江宁是刺绣之乡,秀女们个个技压群芳,尚不能令皇上满意,承德又如何完成如此重任?便把师爷叫来,交代后事。卢师爷却说道:“大人,我认识一人,若请她出山,保准马到成功。”原来,这位卢师爷正是救下李秋娘的人。他马上置办了长绢以及各色绣线,送到了秋娘家中。秋娘见是恩人相托,便答应了下来。九个女儿一起动手,不到半年的光景,便将这乾坤形胜图绣成了。只见此图,绣针套接不露针迹,色相深浅相得益彰,针脚齐整,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变化自然。图上绣有“万寿无疆”“长乐光明”等字样,构图均衡沉稳,喜庆祥和。知府命人用黄缎将绣图仔细包好,领上卢师爷,亲自进京复命。皇上展开御览,只见祥光耀眼,瑞气盈门,龙颜大悦,足足欣赏了大半日,方才收起。立即宣旨,命速将李秋娘和九个女儿接来宫中,为他刺绣织品。秋娘深知伴君如伴虎,便向卢师爷表示,宁愿在荒山野岭终老此生,也不愿踏进皇家半步。卢师爷深知秋娘苦衷,便向皇上谎称秋娘和她的女儿们遭遇洪水,下落不明。皇上只好作罢。
秋娘是江南女子,来到寒冷荒凉的承德生活,难处可想而知。秋娘和九凤为了报答乡亲父老的帮助,把刺绣手艺传给了当地的几个民女。秋娘的小女儿九凤手艺最好,也愿意带徒弟。后来,人们为了表达对秋娘和九凤姐妹的感激和思念,把她们居住过的那座山起名为“九凤山”。张小燕是秋娘教过的民女中,唯一坚持下来的,而且有自己独创的绣艺。后来,张小燕把手艺传授给了自己的女儿王秀娥,而王秀娥的女儿张玉茹就是李想的姥姥。姥姥把“宫廷绣”的技法与“民间绣”结合起来,形成了“苏绣”“宫廷绣”“民间绣”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的满族刺绣风格。李想的妈妈王月英心灵手巧,完整继承了姥姥的精湛技艺,在她一生的刺绣生涯里,留下了无数的满绣艺术珍品和传世之作。可惜的是,大部分作品在“文革”时被损毁,无法复原,永远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这给李想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李想出生于1970 年,12 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在李想的记忆里,妈妈不知道啥叫累,干完了地里的活,就烧火做一家子人的饭,到了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忙她的“活计”。一根细小的绣针,在妈妈的手里好像变成了一件神器,随着飞针走线,花鸟鱼虫、山水屋舍、家畜水族、吉祥纹样等各式各样好看的图案,就在她的针尖上鲜活起来。李想的内心充满了对妈妈的崇拜,她觉得妈妈是这世上最巧、最有能耐的女人。她经常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把鞋帮、布片拿到房后没人的地方偷着“绣”。有一天,趁妈妈不注意,李想把妈妈裁剪好的鞋帮偷了出来,拿到没人的地方,学着妈妈的样子非常认真地“绣”了起来。天快黑了,李想还“绣”得起劲呢,远处传来妈妈和姐姐又焦急又生气的呼喊声,李想赶紧往家跑。
回到家,妈妈一眼就看到了李想手里攥着的鞋帮,她一把从李想手里拽过来,气得声都变了。妈妈拿着鞋帮不住地念叨着:“这可咋整?这可咋整?”李想这才知道,这双鞋是李想一个远房姨妈让妈妈给她闺女做的出嫁彩礼。妈妈一边抖落着鞋帮,一边训斥李想:“你看看你这是鼓捣的啥!这布料多贵呀,你说,上哪给人家买这布料去!”李想听妈妈这么一说,更害怕了,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只能小声地辩解:“妈,看你那么累,想给你帮帮忙。”妈说:“行了行了,往后少添点儿乱比啥都强”。
为了不耽误给人家做好这双鞋,妈妈只好连夜拆下李想“绣”好的线。那一夜,李想躺在炕上又自责又心疼妈妈,一宿都没睡着觉。从此以后,姐姐们担心李想把妈妈让她们绣的衣服、鞋、袜子等偷出去“绣”坏了,都把绣品藏起来,全家人就像防贼似地盯着李想。李想呢,那时候对刺绣的痴迷已经到了着魔的程度,只要哪天不摸针线手就会痒痒,心也会很慌。加上天生脾气就倔,越不让干,越要干。就因为这个,真没少当几个姐姐的“巴掌垫”。打李想最多的是三姐,因为李想“偷”过她的东西,不管有事没事,是不是李想干的,几乎每天她都要打李想一顿。
后来,李想想出了办法,就在破布头上自己画图,自己绣。可是布头太碎,施展不开,李想就在自己的贴身小褂上绣。那时候丝线太珍贵,用不起,妈妈也不给李想,李想就用缝衣服的黑线和白线练。
小时候没有电灯,晚上就靠点煤油灯照亮。农村吃了晚饭老早就上炕睡觉了,一大家子人都挤在一铺炕上。大家都睡着了,就李想睡不着,不是比划着绣,就是琢磨妈妈绣的东西。渐渐地,村里人看了李想绣的东西,都说李想绣得有模有样的了。李想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恰巧,李想的一个叔伯姐姐结婚,叔伯姐姐在家净下地干活了,她虽然鞋做得不错,但是没学过刺绣,绣不了花。那时候李想的绣花手艺也有点儿小名气了,姐姐就把李想找去帮着绣花。正好学校放寒假,李想在叔伯姐姐家绣了十多天,活儿做得很漂亮。
李想妈妈一看,都有找李想帮着绣鞋的了,就开始默认李想学艺了,告诉李想怎么起针,怎么落针,什么东西咋绣,用什么针法。
过了一段日子,妈妈突然对李想说:“咱们家有个规矩,别人家的手艺是传男不传女,咱们家是传女不传男。咱们家的刺绣手艺一辈一辈都有掌门的人,你姥姥是第五代,传到我这是第六代了。拜师礼规程很繁琐,你跪地下给我磕个头就算拜师了。打今儿个起,你就是满绣第七代掌门人了。”说完,妈妈从箱子底翻出个木匣子,从里边拿出来两件刺绣。一件是镶嵌在绣框里的一只猫,下面还有一个精美的木座;另一件是上面绣着四种纹样的布质挂件,妈说这叫“暗八仙”,是祖辈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传家宝”,是掌门人的证物,传给谁,谁就是下一代的掌门人。
如今,李想的女儿大学毕业了,她对刺绣有着一种天生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从小耳濡目染,使她对刺绣有着天然的禀赋与超强的悟性,李想对她稍加指导,就会触类旁通,小有收获。她能够在热情奔放和宁静淡雅之间收放自如,可以根据时代特点,合理地创新与扬弃。李想相信,女儿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满绣传承人。
绘画是绣娘的基本功。妈妈告诉李想,懂画理,才能绣得逼真。妈妈的画工虽好,可李想却发现她在设计图案的时候,很少用笔来画,除了太复杂的图案,多数图案都是用指甲“剋”(围场一带的人们常把“刻”等同于“剋”)上去的。刺绣之前,她把构思好的图案直接在底料上“剋”上印,“剋”一块绣一块。为了把绣品做得更加精致,妈妈让李想仔细观察山的颜色,近处的山是绿的,远处的山是深绿色,再远一点就变成蓝色的了。必须把握好颜色搭配、色彩明暗,这样的绣品才能表现出层次感、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