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文 胡栓红 刘晓蕊 扈 顺 张 俊 左明湖 于晓翔 黄 洁 杨志刚*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2.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开鲁 028000; 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20°25'~121°52'、北纬43°9'~44°10'之间,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9℃,平均降雨量338.3 mm,无霜期148 d,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辣椒种植基地[1]。该地区种植辣椒类型主要为羊角形辣椒,多数作为干制辣椒原料,部分作为酱制辣椒原料。开鲁县辣椒种植面积约3.33万hm2,年产红干椒约20万t,年产值25亿元以上。开鲁县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集散地,被誉为“中国的红干椒之都”[2-3]。近年来,由于红干椒在国内外销售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开鲁县把红干椒产业作为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红干椒也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2018—2020年,对开鲁县红干椒生产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探讨红干椒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红干椒产业下一步健康长效发展提供建议。
调查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开展,调查范围包括开鲁县东风镇、开鲁镇、建华镇、麦新镇、黑龙坝镇、吉日嘎郎吐镇和义和塔拉苏木等乡镇、苏木的21个行政村。
开鲁县主要红干椒种植乡镇连续种植3年以上的红干椒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05份,调查项目包括种植面积与规模、品种、种植模式、主要病虫害、肥料与农药使用情况、育苗方式、生产成本统计等。此外,还对当地农业管理部门、育苗企业和成规模的种植企业通过访谈进行了调查。
开鲁县红干椒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33万hm2(50万亩)左右,2018年种植面积为2.33万hm2(35万亩),2019年种植面积为3.33万hm2(50万亩),2020年种植面积4万hm2(60万亩),主要以农户种植为主,每户种植面积范围为0.87~13.33 hm2(13~200亩),每户平均种植面积为2.60 hm2(39.03亩)。种植类型干椒占比65%,干鲜两用椒占比35%。开鲁县红干椒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鲁红6号、鲁红8号、北星6号、兴龙3号、益都红、北京红、板椒、六寸红、望都椒、宏冠372、比干王、红缨、金塔等,不同名称的辣椒品种约有270多个,但抗病、优质和高产的品种较少,且品种同质化现象比较 严重。
开鲁县红干椒育苗方式以土床育苗为主,土床培育秧苗占到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红干椒种植农户采用委托育苗的方式,由专业育苗农户进行集中土床育苗。育苗设施主要是温室和拱棚。近年开鲁县土床育苗采用种绳播种的方法进行育苗,与传统土床育苗技术相比,减少了分苗环节,降低了人工成本。土床育苗费用一般每667 m2在120~180元,折算单株秧苗价格0.02~0.03元/株。土床育苗苗龄介于50~70 d,平均苗龄为60 d。此外,开鲁县约有18%以上的种植农户使用穴盘无土基质育苗, 每667 m2育苗费用为210~240元,单株秧苗价格为0.03~0.04元/株,苗龄为50~55 d。育苗公司或者合作社接受种植农户委托采取集约化的方式集中进行无土基质育苗。此外还有极少数农户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种植。
开鲁县红干椒多数采用平畦覆膜模式栽培,该栽培模式占到总种植面积的95%以上。少数种植农户采用高垄覆膜模式栽培。红干椒前茬土壤耕作采用旋耕方式的占50%,采用深翻耕方式的占46%,其他占4%。开鲁县红干椒定植时间范围为5月15日—6月1日,在5月20日—5月25日定植面积占总面积85%。开鲁县红干椒以人工定植为主,人工定植面积占到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近年开始推广应用机械化移栽,机械移栽面积占到总种植面积的10%左右。
开鲁县红干椒施肥以化肥为主,且氮肥使用量偏大。基肥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其中有机肥以腐熟的牛粪、羊粪、猪粪和鸡粪为主,用量范围为 1 500~2 600 kg/667 m2,平均用量2 080 kg/667 m2, 牛粪用量占65%,羊粪占28%,鸡粪占5%,其他占2%。由表1可知,化学肥料(N、P2O5、K2O)按照辣椒生长生育期依次施入量为:定植前(5月20日左右)基肥施用量11.17 kg/667 m2,占化肥总用量的29.87%;缓苗期—现蕾期(5月20日—6月30日)基肥施用量为7.46 kg/667 m2,占化肥总用量的19.95%;花期—初果期(7月1日—7月20日)基肥施用量为10.33 kg/667 m2,占化肥总用量的27.62%;盛果期(7月20日—8月20日)基肥施用量为8.43 kg/667 m2,占化肥总用量的22.54%。
表1 开鲁县辣椒化学肥料使用情况
化肥作为基肥使用的主要种类有磷酸二铵、含有机硅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等,其中复合肥施用量占到50%,磷酸二铵占38%,尿素占10%。基肥化肥使用量N、P2O5、K2O使用总量平均为11.17 kg/667 m2,占到总化肥使用量的29.87%,其中N、P2O5、K2O在该时期施用量分别为3.11 kg/667 m2、6.12 kg/667 m2、1.94 kg/667 m2,分别占全生育期N、P2O5、K2O使用量的17.36%、70.19%、18.04%。
追肥肥料种类主要有尿素、复合肥、硫酸钾等,以化学肥料为主。追施时期从初花期持续到盛果期,其中初花期追施2次,分别在6月上旬和6月下旬,追施肥料种类以尿素、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钾为主,该时期追施肥料量平均为7.46 kg/667 m2,占到总化肥使用量的19.95%,其中N、P2O5、K2O在该时期施用量分别为6.12 kg/667 m2、0.27 kg/667 m2、1.07 kg/667 m2,分别占全生育期N、P2O5、K2O使用量的34.12%、3.09%、9.95%。在花期到初果期追施2~3次,追施肥料种类主要是复合肥、尿素、硫酸钾等。其中复合肥以高钾型肥料为主,复合肥施用量占45%,尿素施用量占30%,硫酸钾施用量占18%,其他肥料占7%。该时期追施肥料量平均为10.33 kg/667 m2,占到总化肥使用量的27.62%,其中N、P2O5、K2O在该时期施用量分别为4.02 kg/667 m2、1.48 kg/667 m2、4.83 kg/667 m2, 分别占到全生育期N、P2O5、K2O使用量的22.38%、16.92%、44.89%。在盛果期追施3~4次,追施肥料种类主要以复合肥为主。该时期追施肥料量平均为8.43 kg/667 m2,占到总化肥使用量的22.54%,其中N、P2O5、K2O在该时期施用量分别为4.68 kg/667 m2、0.83 kg/667 m2、2.92 kg/667 m2, 分别占到全生育期N、P2O5、K2O使用量的16.14%、9.80%、27.12%。
总体来看,开鲁县红干椒化学肥料使用存在用量偏大,施肥时期与辣椒需肥规律不一致的问题。
开鲁县98%以上红干椒种植中农户采用滴灌进行灌溉,其中膜下滴灌占50%,浅埋滴灌占40%。种植农户单次灌溉每667 m2用水量范围在15~32 m3,平均每667 m2用水量为27 m3。整个生育期平均灌水周期为15 d,整个生育期灌水次数为7~8次,全生育期平均用水量为270 m3左右。按80 m3/h潜水泵带1.33 hm2(20亩)地计算,灌溉时期及灌水量见表2。
表2 开鲁县红干椒灌水情况
开鲁县红干椒病虫草害发生比较严重,其中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真菌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早疫病、叶枯病、褐斑病、黄萎病、白粉病;细菌病害:疮痂病、叶斑病、青枯病;生理病害:脐腐病、筋腐病、日灼病;病毒病等。炭疽病是开鲁县红干椒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据当地种植农户反映,2018年开鲁县红干椒约有10%的辣椒果实在红熟以后变成花皮椒,失去了商品价值,花皮椒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炭疽病的发生和传播。炭疽病一般在7月中上旬开始发病,前期在叶片上表现发病症状,后期在果实上发病。开鲁县红干椒主要的虫害有蚜虫、烟青虫、地老虎等。蚜虫是开鲁县红干椒主要的虫害,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开始危害,主要是由于该时期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易诱发蚜虫发生。烟青虫、地老虎等害虫也有发生,但危害性较小。开鲁县主要的草害有藜、马齿笕、狗尾草、荠菜和稗草等。
开鲁县针对病害防治使用的农药主要有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农药有恶霉灵、甲霜灵、普力克、嘧菌酯等,防治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农药有代森锰锌、腈菌唑、霜脲·锰锌、三唑酮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农药有喹啉铜、春雷霉素等;防治害虫的农药有吡虫灵、啶虫脒、抗蚜威、蚜虫净、高效氯氰菊酯、戊氰菊酯、甲氰菊酯等;防治杂草使用的农药有戊乐灵、二甲戊乐灵、氟乐灵、田普、乙草胺等;用于辣椒催红的农药主要是含有乙烯利成分的催红素。
开鲁县红干椒和玉米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但是红干椒生产投入要比玉米投入高,其产值和效益也比玉米高。开鲁县红干椒每年种植一茬,3月上旬开始育苗,5月中旬开始定植,9月初开始采摘,10月中下旬拉秧。该地区辣椒全生育期生产投入总计约1 420元/667 m2,其中种子和育苗费用投入180元/667 m2,化肥投入280元/667 m2,有机肥投入240元/667 m2,农药投入130元/667 m2,地膜投入40元/667 m2,滴灌管带投入70元/667 m2, 灌溉用水投入60元/667 m2,人工投入总计420 元/667 m2,(含定植费用100元/667 m2,中耕费用50元/667 m2,采收费用300元/667 m2),机械费用80元/667 m2。开鲁县红干椒平均生产干椒400 kg/667 m2,干椒单价为7.0~9.0元/kg,每667 m2产值2 800~3 600元,每667 m2的纯收益1 380~ 2 180元(表3)。
表3 开鲁县辣椒种植生产投入及效益情况
近年来由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开鲁县有限的土地难以满足辣椒轮作,由此引起辣椒重茬连作问题严重。开鲁县可耕种土地面积共有13.53万hm2(202.87万亩),其中每年干制辣椒种植面积2.33 万hm2(35万亩)左右,干鲜两用辣椒品种种植面积1万hm2(15万亩)左右,2020年干制辣椒种植面积达到了4万hm2(60万亩),可以作为辣椒轮作倒茬的土地非常有限。辣椒重茬连作和土传病害问题已经成为开鲁县辣椒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尤其是辣椒炭疽病已经成为该地区干制辣椒主要病害。据统计,近3年开鲁县辣椒因炭疽病导致果实商品率降低10%以上。
开鲁县辣椒种植类型分为干制辣椒和干鲜两用辣椒两种,其中干制辣椒主要作为辣椒素、辣椒红色素、辣椒粉、辣椒圈等工业和食品原料;干鲜两用辣椒作为食品原料先进行速冻,后出口到韩国作为泡菜等食品的原料。作为干制辣椒的品种主要以益都红、北京红和鲁红系列为主,且常规品种占比较高。干鲜两用椒品种主要以金塔系列为主。开鲁县目前栽培中辣椒品种有270多个,但抗炭疽病品种较少,高色价、坐果集中的品种少。品种问题也成为目前制约开鲁县红干椒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开鲁县红干椒育苗以土床育苗为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育苗时间近80 d,苗龄长;土床育苗播种密度高,秧苗徒长现象严重;土床育苗定植前需要断根移栽,辣椒缓苗时间长,不利于辣椒前期营养生长的积累。此外,近年虽然有部分育苗企业开展了无土基质育苗,但集约化程度低,存在散、乱、少等问题,在开鲁县应用推广应用面积并不大。
根据辣椒需肥规律及目标产量需求,开鲁县红干椒肥料使用存在化学肥料施用量偏大,且与辣椒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不一致的问题。调查发现开鲁县红干椒化学肥料使用量达到37.40 kg/667 m2,其中N施用量为17.92 kg/667 m2,P2O5施用量为8.72 kg/667 m2,K2O施用量为10.76 kg/667 m2。不同土壤基础条件不同,推荐使用的氮、磷、钾施用量也有差异。研究表明,开鲁县每667 m2红干椒产量在250 kg以上,需要使用氮肥(N)13~15 kg,磷肥(P2O5)9~10 kg,钾肥(K2O)5~6 kg[4]。开鲁县辣椒生产氮肥和钾肥施用量均大于推荐用量。此外,还存在施肥时期与辣椒需肥规律不一致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缓苗期到现蕾期氮肥用量偏大;初花期到盛花结果期氮肥施用量偏小;盛果期磷钾肥施用量偏小。
轮作倒茬是减少土传病害和减轻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在红干椒主产区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实现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与红干椒的轮作倒茬,以降低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的发生。此外,还可以使用微生物菌肥和土壤修复剂进行连作土壤的修复与质量提升,实现减少病害增加产量的目标。
针对开鲁县红干椒化肥使用量偏大的问题,可以增加使用有机肥料,以期达到改善土壤环境,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性,改善品质,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效果。同时,根据辣椒生长需肥规律,适时合理进行施肥。特别应针对辣椒初花期到盛花结果期氮肥施用量偏小,辣椒营养生长不足,严重影响产量的问题,调整施肥方案,在辣椒营养生长阶段保证其肥料供应。
针对目前开鲁县缺乏抗病、优质和高产辣椒品种的问题,应结合市场需求,重点在抗炭疽病、高色价值、高产等指标方面进行评价,引进和筛选适宜开鲁县的红干椒新品种。
目前开鲁县红干椒秧苗生产成本虽然便宜,每667 m2种苗投入成本仅为180元。但是存在育苗集约化程度低,秧苗质量差,移栽后缓苗慢等问题。因此,亟需研究示范推广低成本的集约化无土基质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