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摘要] 基于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联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名大学生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调研”活动,精心组织百名大学生深入甘肃省10市(州)50余县(市、区),从农户信贷资金需求、专业合作社融资需求、农村金融服务室运转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笔者以甘肅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实践为例,对现阶段制约省联社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甘肃省客观实际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及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三农”金融需求
[作者单位]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金融市场部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中,“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甘肃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都亟需大量资金支持。反观金融供给,虽然近年来财政部和银保监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但因甘肃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滞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竞争激烈,农村金融机构对息差收入的过度依赖导致利润率下降,传统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受到新兴机构冲击,所面临的发展局势日益严峻。而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积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深入分析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科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农村金融现状,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提升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农村金融供需现状,省联社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派出督导组对调研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在历时一个月的调研活动中共完成万余份有效调研问卷,从金融需求、金融供给、贷款难度、合作社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全省10市(州)50余县(市、区)农村金融第一手数据。
——农户收入比重失衡、有效金融需求不足。调研发现,53.12%的农业劳动者仅贡献了35.53%的收入,32.67%的外出务工人员贡献了50.45%的收入,务工的经济效率是农业生产的2.3倍左右,农业生产经济效率较低的局面倒逼了农户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从贷款数据上看,贷款需求在1万-10万元之间的占比65%以上,贷款期限在三年之内的占比78%,贷款农户中高达51%的农户发生过逾期或欠息现象,导致逾期或者欠息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支出过重和农产品滞销,生产经营性信贷需求总体不足。
——金融供给总体不足且偏离方向。被调查对象中54%的农户有贷款存量,存量贷款户中34.06%的农户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其中80%的贷款通过农村信用社获得,通过对农信社的服务评价分析,认为农信社信贷工作好的农户比例为86.6%,认为到农信社贷款难的农户比例仅为11.8%,其余农户从来没有获得过贷款。从全国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种类较多且分布广泛,但事实上甘肃省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极为缺乏,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利润考核及防范安全风险的约束下,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进行撤并,目前仍然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逐步萎缩,致使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承担,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和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有效金融供给总体不足。
——合作社等集体经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针对合作社贷款需求的调研中发现91%的合作社经营种植业、同时46%的合作社和40%的合作社兼营养殖类和生态农业,从经营规模和经营时间上看,存续五年以下和营业额100万元以下的合作社占到主导地位。超过80%的合作社有需求资金,需求资金大部分集中在50万—100万元,70%的合作社需求资金期限为3年以内,但是实际获得贷款的合作社不足1/3,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较小的合作社运行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金融机构按照传统的贷款审查程序难以通过。
甘肃农村金融面临的优势和劣势
——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分为外部优势和内部优势。外部优势主要是监管的优惠政策。近年来,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陆续出台多项促进农信金融机构健康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正确解读和利用好监管政策是农信社、农商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做精的一门功课。例如2019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 强化治理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对县域及城区农村商业银行提出了十条监管意见、简称“农十条”,意见旨在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回归县域法人机构本源、不断增强支农助农服务能力,在设置监管指标的同时,对达标的金融机构给予了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再如2021年8月甘肃省发行126亿元专项债补充48家农信系统银行资本金,有效增强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现阶段农信系统金融机构化解风险、增强经营效益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相比外部优势而言,内部优势主要存在于灵活的经营体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或者其他城商行相比,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准、活、广、熟”四大内在优势:“准”的优势在于农信社发展定位清晰,立足于支农支小,深耕于“三农”土壤,主打小额信贷产品,达到了识别精准和信贷投放精准;“活”的优势在于农村信用社机制灵活,经营网络布局迅捷、贷款审批灵活快速、决策程序简便高效,办理一笔小额信用贷款,新客户2—3天,老客户即到即办、循环用信;“广”的优势在于在县域范围内,农村信用社信贷覆盖面广,营业网点分布广,每个乡镇至少保证一个网点,支农支小的市场占有率广;“熟”的优势在于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本乡本土,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熟悉,地缘、亲缘优势明显,是草根金融机构,这种特性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典型特性。
——农村金融机构的劣势。首先就是信贷产品同质化,和其他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或者股份制银行相比,农村金融机构目前信贷产品开发常用手段是跟随模仿或者要素重组,产品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弱,对一些重要经济风向作出业务层面的反应能力较慢;其次是经营网络布局有待优化,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整体呈现“城区密度大但市场竞争者众多,农村密度小且竞争者少”的特点,客观上造成了城区竞争激烈但份额难以继续提升,农村缺乏竞争导致服务进取意识薄弱的两难局面,同时也带来了发展导向脱离“三农”主阵地的客观风险。另外调研发现普通农户对网络和电子金融的认知度极为有限,绝大多数的惠农服务点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新一代员工远远不及老一辈信合人马背上干事创业的工作情怀,坐门等客的情况普遍,缺乏主动营销意识,这些因素无形中削弱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潜力。
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路径
——统筹推进智慧网点建设。智慧网点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要体现农村金融机构在都市做大做强金融服务的謀划布局,也要让深度贫困地区农户充分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金融服务的使命情怀和责任担当。要对现有的营业网点进行升级改造,通过科技支持逐步推进集保险、理财、征信、信贷等多种金融服务功能于一身的智慧网点。在推进智慧银行建设时要特别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根据网点所处区位、主要服务群体、日常业务量和主要业务种类建设不同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接待能力的智慧网点,例如在省会城市建设改造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具有一定窗口宣传功能的旗舰智慧银行网点,在地级市和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县级市改造建设覆盖大部分金融服务的标准型智慧网点,在经济欠发达县区及以下建设改造一批具有基本服务功能的简易版智慧网点,经过科学评估有必要新建的及时新建,没有必要新建的就地取材合理改造,坚决遏制追求面子工程导致盲目跟风。
——整合农村金融服务室。2019年2月甘肃省印发的《关于推进全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建设运行的实施意见》指出:服务室优先依托现有银行机构村级便民服务点和农村保险服务站点,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原则上实行“一村一室、集中统一、综合服务”,对于居住分散、人口较少、地理毗邻的行政村,可以采取“多村一室”的建设模式,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农金室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设立场地、运行主体均参差不齐,农村金融机构完全可以依托现有的便民金融服务点进行深度布局,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在制度设计上推进农金室服务正规化、功能多元化发展,引入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促进贷款服务、农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服务快速进驻,充分发挥政企纽带作用,加强和各级政府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以农金室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
——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深入研究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用款需求客户群体的金融属性,切实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在产品推广上不拘一格、解放思想,在客户选择上更重视高信誉度的零售小微客户,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传播快、起效快的特性,通过抖音、自媒体平台等手段进行信贷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在硬件方面,要重点布局小微企业、合作社密集的城乡接合部,在重点区域布设离行式自助服务机具,依托机具和网点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民加大特色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多元化手段最终达到不同需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区域客户的产品全覆盖和宣传全覆盖。
——加强支撑保障体系。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管理半径小、决策路径短、服务效率高等优势,建立与机构发展阶段相适应、与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在用人导向上要充分重视并肯定人才在干事创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让高学历、有能力的干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引领带动作用,要选树表彰一批在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合规经营、推动清收化险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员工,让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成为一种风尚;在风控合规方面要始终把合规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把防范案件风险摆在首位,保持案防高压态势,持续强化案防与内控合规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事前控制—事中预警—事后监管”的临柜业务风险管控体系,健全审计体系,完善审计系统,筑牢合规经营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