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若鹄 梁燕丽 邓金莲 张 颖 龚慧英 吴剑云
广东省茂名市中心血站中心实验室,广东茂名 525000
浓缩血小板分离技术是指通过血细胞分离或离心的方法从全血中提取出血小板浓缩液的过程,提取出的浓缩血小板制品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1-3]。目前最常用的浓缩血小板有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高度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分输血观念不断进步,临床需要的浓缩血小板不断增加,在单采血小板无法满足临床需要的情况下,为保证临床止血制剂的及时供应,最大限度利用血液资源[4-5],广东省茂名市中心血站一直以来均开展手工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工作。传统的手工分离方法操作人员在分离操作主要依赖其自身操作经验和操作专业能力,分离处理中操作人员只能够通过肉眼进行观察,没有相关仪器能够辅助操作,这难以保证操作分离成功率,容易导致血液产品质量出现偏差,最终影响操作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广东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健康人群收集的108 袋24 h 内制备的400 ml 全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54 袋)和对照组(54袋)。研究对象在献血前72 h 内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斯匹林类药物,采血过程顺畅,采血时长≤10 min,采集后在20℃~24℃的环境下保存和运输。采血袋使用一次性无菌五联采血袋,购自于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械注准20193151548);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使用型号为Sepamatic-SL(Ⅲ)的高效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德国LMB 公司);型号为8KS 的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德国Sigma 公司);型号为Axiolab.AI 蔡司显微镜(德国蔡司公司);型号为BC-3000plus 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为721305 的Nageotte计数板(德国普兰德公司)。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 版)》[6]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纳入标准:①广东省茂名市自愿无偿的献血者进行体检;②抗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乙肝病毒e 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V-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抗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的全血; ③所有献血者在献血前的体检结果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l8467—2011)》[7]相关规定。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①②③标准任何一项时均要排除。本研究经茂名市中心血站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体检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研究对象全血需要经过两次离心再分组比较观察,第1 次离心,离心力为2074×g,离心温度为20~24℃,离心时间为19 min,加速为9,减速曲线为21;第2 次离心,离心力为284×g,离心温度:20~24℃,离心时间为10 min,加速为9,减速曲线为21。制备方法采用白膜法,主要采用本站购置的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使用型号为Sepamatic-SL(Ⅲ)的高效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德国LMB 公司);型号为8KS 的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德国Sigma 公司)。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把第1 次离心后外观正常的全血袋置于分浆夹内,将上层血浆流入转移袋,待血浆流至距红细胞界面约3 cm 时,用止夹夹紧该转移管,将余下的血浆(50~60 ml)和近红细胞界面的白膜层(40~50 ml)挤入白膜袋内,制成血小板混悬液,总容量90~110 ml; 血小板混悬液第2 次离心,利用分浆夹分离制备生成浓缩血小板;手工扫描录入血液信息管理系统。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把第一次离心后外观正常的全血袋安装要分离机上,选择07-2U悬红+冰浆+白膜程序。正确挂袋后,按下开始键,根据显示屏提示依次扫描母袋条码→血浆袋条码→红细胞保存液袋→白膜袋和血小板保存袋→操作者编号等,程序开始自动进行分离,制备成的血小板混悬液总容量100 ml;血小板混悬液二次离心,利用分浆夹分离制备生成浓缩血小板。
1.2.3 浓缩血小板的检测
浓缩血小板20~24℃环境保存至储存期末(制备后5 d),采用BC-3000plus 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大容量Nageotte 计数板对其进行质量指标监测,检测指标包括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红细胞计数,储存期末pH 值。
1.3.1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24 h 内制备的400 ml 全血的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酸碱度、红细胞计数、浓缩血小板的容量、浓缩血小板合格率及细菌培养情况。
1.3.2 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全血成分质量要求(GBl8469—2012)[8]的相关规定,400 ml 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控制项目及其要求包括: ①容量为50~76 ml;②储存期末pH 值为6.4~7.4; ③血小板含量≥4.0×1010个;④红细胞混入量≤2.0×109个;⑤无细菌生长。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的浓缩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浓缩血小板容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浓缩血小板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种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的比较(±s)
表1 两种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的比较(±s)
注 “-” 表示无数据
组别 血小板计数(×1010/L) 酸碱度 红细胞计数(×109/L) 细菌培养 容量(ml) 合格率(%)实验组对照组t/χ2 值P 值7.62±0.91 6.41±1.78 4.448<0.001 7.11±0.04 6.94±1.25 0.999 0.320 1.17±0.35 1.52±0.75 3.108 0.002无菌生长无菌生长--60.00±4.58 64.00±16.36 1.730 0.087 100 92.6 24.725 0.003
浓缩血小板是将全血经离心处理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因为浓缩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静脉输入后能有效到达到损伤部位并发挥作用,控制炎症,不但对细胞而且对组织的再生和炎症的控制都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机体修复损伤组织,目前已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9-13]。浓缩血小板是将室温保存的多联袋内的全血,于采血后6 h 内在20℃~24℃的全封闭条件下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在血浆内所制成的成分血。
浓缩血小板的采集、制备、储存、运输、输注等各个环节对延长血小板的活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血小板质量的关键。目前血站制备浓缩血小板主要通过手工分离和分离机分离制备完成。而手工分离过程步骤繁琐,多人操作,无法实时记录制备时间,一旦发生血液制剂质量问题,血液制备过程无法责任到人,质量管理困难,而且分离制备的产品人为差异性大,产品不标准,且人为误差很大[14-16]。所以本研究开展分离机的研究项目,目的是解决血液成分制备过程自化管理,进而提升血液成分制备产品质量及改进血液制备的工艺,有效解放人力,提高人员利用率,这会极大促进血站的成分制备智能化建设的进度。2018—2020年本站分批引进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简称分离机)12 台,部分操作采用分离机代替手工制备浓血小板,在保证浓缩血小板质量稳定在高水平的同时实现了浓缩血小板制备过程的可追溯性、解放人力,降低劳动成本。本研究评价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效果,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为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Sepamatic-SL(Ⅲ)高效型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是德国LMB 公司最新研制的全血成分分离设备,主要应用于血站血液成分制备科室。具有一定的优势,体现在:高效率、高性能、信息化和标准化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浓缩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浓缩血小板容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浓缩血小板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另外,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参数设置上应当进一步研究并细化,例如流速控制2~3 g/s,二次离心程序的运行,总耗时10 min 内的控制等因素[17-18]。在将来的工作中,本项目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采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效果优于人工方法,其质量优于手工分离制备的同时,可实现浓缩血小板制备过程的自动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