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爻寒
古人好竹,而雕刻、书画与竹三者的融合,使得竹雕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成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特的存在。
提到竹雕,很多人都会说,不就是竹子雕刻出来的作品吗?
这么说也没错,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曾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以刀代笔,以竹代纸,手艺人通过雕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把诗、书、画、篆刻融于一体,呈现文静淡雅、清秀古朴、层次分明的意境。
但竹雕也不仅仅是在竹子上雕刻作品这么简单。竹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好竹,而雕刻、书画与竹三者的融合,使得竹雕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成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特的存在。
门对千竿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国家,竹文化由来已久。
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
事实上,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园林建设、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也因此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文人对竹可谓是敬重。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人生贵有胸中竹”“清气若兰,虚怀若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托物言志,创作了不计其数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古人不仅爱竹,更喜欢以竹为材料雕琢精美绝伦的工艺作品,使竹雕艺术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没有哪个民族能够像中华民族这样,对竹子及竹雕艺术有着如此痴迷的钟爱。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我国的竹雕历史相当悠久:“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知削竹为简册,文字书于竹,至少在商代已经流行。
中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我们的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笔墨纸砚发明之前,中华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竹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应该先于甲骨文。
有着“京城第一玩家”之称的文物专家、学者王世襄就在《竹刻简史》中说:“我国远古时期已在竹制品上施加装饰、雕花。”我国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用竹制造生产和生活用具,出于爱美的天性,在竹制品上加以装饰,这便是竹雕最早的雏形。但因为竹子容易腐坏,并没有留存下来。
作为一种正式的作品,竹雕在西周时已经形成。据汉代戴圣《礼仪·玉藻》记载,西周君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笏(又称手板),有的就是竹片制成的,“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士大夫所持之笏,均为竹制狭长板子,上面还都刻有一些纹饰。但由于历史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考古发掘中,极难找到商周时期的竹制品。
战国时期,漆器盛行,漆雕艺术繁荣。漆器的器胎,有相当一部分是竹制品,受漆雕艺术的影响,后来竹器本身的制作也萌生了艺术化的倾向。湖北出土的兽蹄式连盖竹制漆盒,就是这种艺术化倾向的产物,它先用竹雕琢成带有兽蹄样支架的圆盒,然后再髹漆。这件有雕工的竹盒,是我们今天研究竹雕史的珍贵资料。
到了汉唐时期,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彩漆竹勺,在勺柄近顶端有一条浮雕的乌龙,线条流畅,令人惊奇;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所用的斑竹笔筒更是十分精致。
南北朝时期已出现竹根雕艺术。据《南齐书·明僧绍传》介绍,齐高帝萧道成曾将一件用竹根雕成的“如意笋箨冠”,赏赐给当时的大隐士明僧绍;北周文学家庚信《奉报赵王惠酒》诗中,“野驴然树叶,山杯捧竹根”,也提及用竹根雕制而成的酒杯。
直至唐代,竹雕才开始有了较大发展。如竹器的形象雕刻工艺就始于唐代,其中最有名的是刻有人物花鸟纹的竹制尺八。竹雕艺术也在唐代始传入日本,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现藏于正仓院的乐器“人物花鸟纹尺八”,更从另一侧面体现了盛唐艺术的辉煌。
唐代竹雕在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中记载颇详,当时的竹刻技艺及作品风景布局无不得当,人物形态神韵呼之欲出。
但纵观汉唐时期的竹雕,仍处于艺术初创阶段,其器表纹饰的雕刻手法仍是单一的线刻。
直到宋代,中国竹雕出现一些重大的变化。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级对艺术审美有很高的要求,当时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名的竹雕艺术家,竹雕才开始被世人所关注。
此时,竹雕出现艺术化倾向,竹雕精品和竹雕艺人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南宋时有艺人詹成,他所雕刻的竹鸟笼“四面皆花版,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具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可见其竹雕技艺之高,作品之精美。所以,陶宗仪赞詹成:“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
明清时期,竹雕艺术达到了鼎盛,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这时,文人画的兴盛,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
各有人才出
竹雕在工艺美术品中只是一个小门类,在拍卖会上多归为工艺品杂项之列,也多为小器。但恰恰是这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特别是明清以来,名家辈出,风格独特,故历来成为收藏者的珍爱之物。
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代顾珏的竹刻笔筒拍出1045万港元,创下截至当时竹刻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一个笔筒拍出1000多万港元,属于小品类藏品走出的强势行情。
竹雕之所以能在明清時期得到迅猛发展,一是竹材廉价易得,二是竹刻名家的出现并形成流派。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形成流派。中国竹雕艺术于明末清初成熟后,流派也逐渐形成并展现出来。如今中国民间收藏的竹雕器件,也不乏明清时期的流派名家作品。
自明代正德、嘉靖之后,竹刻艺术发展十分迅速,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杰出的艺术家涌现出来。当时,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一些人将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划分流派,于是出现了嘉定派、金陵派等流派。
嘉定派生产中心主要是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以“深刀刻法,即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可五六层”为主要特征,作品能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及立体效果,因此在中国竹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嘉定派最早的创始人是朱鹤,在嘉定竹刻艺术中,以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被誉为“嘉定三朱”。“嘉定三朱”的基本风格,在明代就有评价,称其“花鸟规抚徐熙写意,人物山水在马、夏之间,画道以南宋正法,刻竹则多崇尚北宋。盖以刀代笔,为简老朴茂,逸趣横生”。
明中叶至清道光年间,在竹雕艺术上能与嘉定派并驾齐驱的,是濮澄开创的金陵派。金陵派竹雕以浅刻、简刻为主要特征。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却古朴有味,虽看似了了几笔,却意境深远。
浙派竹雕艺术是“留青圣手”张希黄开创的,主要是改进了唐代以来的传统“留青”竹雕技法。“留青”又称“皮雕”,是一种在竹子的“青筠”(青竹皮)上雕刻的技法,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雕刻图纹,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以下的肌肤。这种竹雕不仅精巧,而且外表润泽;经年之后青筠处泛黄,竹肤颜色则愈深,色泽与质地的对比,图案便神奇地显出其独特的韵味。
徽派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这些作品,有名人的书法墨迹,有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有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有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题材极其广泛。
竹雕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从明代直到20世纪中葉的竹刻艺术史,可以概括为3大潮流:以嘉定竹刻为代表的“深刻”、滥觞于金陵的“浅刻”以及别具风韵的“留青阳文”。
但是,到了民国时期,竹雕开始没落至几乎消失。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后,竹雕技艺在众多手艺人的传承发扬中坚强“存活”下来,并又一次获得了传承和发展。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转型,竹雕技艺再一次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对于其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二中学校长王聪学,就有“留青竹刻”这一绝活儿。为了让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把“留青竹刻”带进了学校,带进了课堂,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它、传承它、爱护它。
2021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迎来了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简舍竹刻馆的主人朱宏苏拿着话筒,客串起了导游,向游客们介绍儒雅洋古村的历史及各项非遗项目。在村里的准备下,竹雕、石头画、笋团等非遗技艺和非遗美食,让游客们啧啧称奇。作为一名非遗匠人,朱宏苏选择回到家乡,并且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力量。
跟他们一样的匠人还有很多,他们在传统技艺传承、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