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2022-01-12 08:24赵铭思
中国新时代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农业

赵铭思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乡村要振兴,人才必须先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这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乡村要振兴,人才必须先振兴。

广开贤路聚才

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统筹好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与本土育才“两种资源”,不仅要盘活农村存量人力资本实施就地取“才”,还要打通人才要素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渠道实施多方聚才。

一方面,坚持“人才引进”,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需求,引进各类人才,将懂农业、爱农村、爱人民的专业技术人才吸引回来,立足发展实际,不断提升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切实将本地的“田专家”“土秀才”、致富带头人精准识别出来。组织开展好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培训,切实提高现有基层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激发当地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蓄势加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大片茶园碧绿齐整。近些年,余杭乡村的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为了给乡村振兴引入创新创业“活水”,余杭区因地制宜,开展茶艺师、评茶员等特色化培训,为创客提供创业补贴,为创业项目提供担保贷款及贴息,为农村电商创业提供社保补贴和带动就业补贴。真金白银的支持,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返乡创业。

村民马宽留学归来,选择了回村创业,他探索了“农业+旅游+茶文化+文化创意”的发展模式。马宽开发了帆布包、马克杯和钥匙串等文创产品,“这个系列的文创产品2020年一上线就大受欢迎,2021年上半年,我的文创收入就达到了30万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给径山村带来了人气和活力,也给径山茶产业注入了新动力。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支持鼓励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一大批人才返乡入乡干事创业,越来越多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2020年,全国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1010万人,同比增长18.8%。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创业指导,培育更多创业主体,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2021年12月1日,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40余名学员一边认真聆听老师讲解,一边详细地做笔记,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点儿内容。

课堂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运用生动的语言、身边的实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政策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讲解了粮食种植过程中选种、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电子商务等问题,现场解答问题,让种植农户进一步了解科学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培训,我们学到了专业的种植技术,能种出无公害、健康的蔬菜水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学员谢惠芳高兴地说。谢惠芳是惠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她表示:“一直以来咱农民最缺的就是专业技术,这次培训帮我解决了不少问题。”

乡村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培训。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91.9亿元,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万人,目前全国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万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民。

不拘一格用才

2020年7月14日,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持的农业正高职称评审会结果出炉,在全省109名新晋农业正高职称人员中,4位职业农民——薄永明、娄建英、马亚平、麻剑雄榜上有名,他们也是浙江首批具有正高职称的农民。

“这次能通过正高级职称资格评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视和关心,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是从事育种工作的,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试验的种子里,最终能成为产品的种子,或许只有1%。”通过正高级职称资格评审的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薄永明表示,正是凭着对这“1%”的坚守,近5年来,该公司研发的种子已推广种植250多万亩,累计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达30亿元。

人才是推进“重要窗口”建设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检验“重要窗口”成色的引领性指标。不唯学历资历、不唯论文奖项,“土专家”评上正高关键在于“过硬的农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经验”。对他们来说,有了职称托底,在课题申报、农业科学研究等方面“底气”更足,将有更多资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此举,改变了过去“唯学历、唯论文、唯资历”的状况,是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为培养农业人才、让职业农民有奔头提供了新路径。

一般来说,农技人才往往热衷于科研院所,而民营农企则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现象。民营农企员工通过职业农民的身份评专业职称,能让一些年轻的农技人才看到职业前景。同时,获评高级职称对新型职业农民而言,能进一步赢得社会的尊重,也有助于激励更多农村青年精研业务,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完善政策留才

引才育才,是壮大乡村人才资源总量的主要手段,而将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才是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人才具有流动性,难免会受待遇、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保障机制,在“留”字上下功夫,才能更好推动乡村振兴。

王锡是山东济南人,2018年5月,他到重庆市武隆区中医院挂职副院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王锡深入偏远山村巡回义诊,白天接诊大量的患者,晚上入户免费治疗。他还以带、教、帮等方式,帮助山区医生提高技术、改进服务。当地风寒、关节痛病人较多,王锡运用针灸、推拿和特色艾灸等中医治疗手段,疗效好还省钱,深受群众欢迎。

在夜以继日的忙碌中,帮扶到期了。2020年,武隆区将王锡作为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门立项,一事一议。当年9月王锡举家落户,担任武隆区中医院副院长兼针灸推拿科主任。

熟悉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干事平台,让王锡大显身手。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更多基层医生上。目前,他已带出了八九个会针灸的徒弟,他们都开始独立看病。“我多带出一个徒弟,基层的医疗水平就能提高点,乡亲们得病后就能少点痛苦。”王锡信心满满地说。

乡村人才振兴,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保障。2021年3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延續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离不开人才的引领和推动。只有将人才聚起来、用起来、留下来,以人才带动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必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广开贤路聚才,不拘一格用才,完善政策留才,培养专业性更强、汇集种类更丰富的人才队伍,为振兴乡村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力量和智力支持,才能让乡村发展行稳致远,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即在脚下。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