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茭白地下茎育苗效果评价

2022-01-12 03:25王来亮马雅敏施德云
长江蔬菜 2021年22期
关键词:节数平铺成苗

王来亮 马雅敏 施德云

茭白是长江流域一带主要栽培的水生蔬菜,有单季茭和双 季 茭 之 分[1,2],高 山 单 季 茭 由于有反季节上市的优势,种植效益较好,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3~7]。育苗是单季茭种植的重要技术环节,生产上现有的育苗方式有分墩、薹管扦插、薹管平铺寄秧等[8~11],均是利用茭白植株短缩茎即薹管作为育苗材料,其中薹管平铺寄秧方式繁育系数较高,在浙江丽水市等茭白产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9,11,12]。 由于 茭 白 种 性 退 化现象较明显,每年都要进行选种[13,14],大田 中符合要 求 的薹 管数量有限,许多茭农每年都要到外地选购种苗,育苗成本较高。提高种苗繁育系数、降低育苗成本、提高种苗质量是茭白生产上的难题。

茭白茎有短缩茎(薹管)、地下茎、肉质茎之分,短缩茎地下部分茎节上的芽横向抽生形成鞭状的地下茎,在春季,地下茎茎尖向上生长形成新的植株,称为游茭,游茭同样可以结茭[15,16]。在采用多年生连作栽培的地方,有些茭农将老墩铲除,只留游茭,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7~19],说明地下茎也有作为育苗材料的潜力,而且相比于薹管,地下茎茎节多,繁育系数更高[20]。但也有人认为,游茭的雄茭率较高,影响结茭率及产量[21]。本试验利用地下茎作为育苗材料,分析其成苗率、雄茭率、产量等性状的表现,为地下茎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表1 地下茎和薹管的茎节数/墩、成苗数、成苗率、有效分蘖数、产量及雄茭率对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地点设在浙江省庆元县岭头乡岭头村高山茭白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860 m,年均气温13.5℃,最高气温35.2℃,年均降水量1 750 mm,供试品种为单季美人茭,孕茭采收期为7~9月。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为薹管,处理2为地下茎,小区面积12 m2,每小区定植50墩,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

上季茭白采收结束后,开沟沥干茭田田水,使土壤呈干燥状态,利于翻墩。2018年10月上旬,在茭田中选取符合育苗要求的种墩,从泥面稍往下处剪取薹管,再翻出种墩,剪取地下茎,统计每墩茭白的薹管和地下茎茎节数。10月9日将薹管、地下茎以平铺方式进行寄秧,成活后统计成苗数。11月5日在寄秧田中随机取薹管、地下茎秧苗,每茎节秧苗栽1穴进行分株定植,行距80 cm,株距30 cm。2019年5月下旬每墩留5~8根分蘖进行删苗定株,7~9月采收茭白,记录每次采收的壳茭质量,统计雄茭墩数。其他栽培措施一致。

1.3 调查方法

薹管及地下茎茎节数以5墩种墩的薹管、地下茎茎节数取平均值,寄秧成苗后统计成苗数。进入采收期后每隔2 d采收1次,记录每次采收茭白的时间和产量,累计采收总量的10%为采收始期,累计采收总量的30%为盛采期。采收结束后统计每小区的雄茭墩数,随机选取5墩茭白统计有效分蘖数,取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茎和薹管茎节数、成苗率分析

由表1可见,单季茭地下茎的每墩茎节数、成苗数、成苗率均显著高于薹管,地下茎的每墩茎节数为57.3个,薹管的每墩茎节数为34.7个,地下茎的每墩茎节数是薹管的1.65倍。进行平铺寄秧后,薹管的成苗率为70.1%,而地下茎成苗率达79.7%;每个茭墩的薹管可育成苗24.2株,地下茎可育成苗45.7株,地下茎的成苗数是薹管的1.89倍。由此可见,利用地下茎作育苗材料,其育苗效率显著高于薹管。大田生产时为保证壳茭单质量,分蘖期需进行删苗,每墩留蘖数5~8根,所以每墩茭白秋季可采集的薹管数受到限制,而且,薹管平铺寄秧后,薹管顶端第一茎节的芽不易萌发成苗,降低了薹管育苗成苗率。地下茎若任其在地下自然生长,顶端的1~3个芽在春季向上萌发生长成为游茭,其余茎节的芽一般不会萌发,但进行平铺寄秧后,削弱了顶端优势,促进了中下部茎节的芽萌发,也使地下茎繁育系数大幅提高。

表2 不同处理植株茭白采收期

2.2 茭白采收期比较

地下茎和薹管的茭白采收始期、盛采期无明显差异(表2),地下茎的采茭始期比薹管提早1 d,采茭盛期相同。在大田生产上,地下茎抽生形成的游茭结茭期要早于薹管抽生的植株,本试验里游茭的早熟性没有体现,一方面原因是地下茎除先端抽生形成的植株外,其他茎节形成的植株并不具有早熟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地下茎采用平铺寄秧育苗方式,削弱了顶端优势,再经分株定植,每个茎节萌芽生根形成独立的植株,改变了地下茎原有的营养不均衡分配,丧失了早熟性。

2.3 有效分蘖、产量及雄茭率对比

地下茎和薹管的有效分蘖数、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表1),这与植株分蘖期均需进行删苗定株有关,每墩茭白留苗数相对统一后,产量也趋于一致。本试验分蘖期田间观察结果表明,地下茎和薹管苗定植大田后的分蘖能力无明显差异,说明地下茎育苗后形成的植株,其分蘖性、丰产性可以满足大田生产的要求。2个处理均没有出现雄茭,表明地下茎在雄茭发生率上与薹管无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3.1 地下茎育苗数较高

与薹管相比,地下茎抽生数量较多,成苗率更高,地下茎的每墩茎节数、成苗数、成苗率均显著高于薹管,其成苗数是薹管的1.89倍。由于薹管和地下茎均取自大田正常生产的茭墩,在分蘖期需进行删苗定株,删去多余的分蘖株,茭白采收后可用于育苗的薹管数受限,而地下茎则任其自然生长,导致地下茎每墩茎节数、成苗数高于薹管。

3.2 地下茎和薹管的雄茭率、采收期、产量等性状一致

地下茎和薹管在雄茭发生率、茭白采收期与产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采用平铺寄秧方式育苗后,地下茎顶部芽的顶端优势减弱,没有出现地下茎形成游茭提早结茭的现象。本试验中,地下茎处理没有雄茭发生,与汪葛兴[22]的地下茎苗雄茭率高、连作后雄茭率更高的结果不一致,有可能是样本数较少的原因,地下茎苗连作后雄茭发生率是否增加有待进一步试验。但地下茎形成的游茭雄茭率高的认识,也有可能源于茭田中雄茭的分蘖及地下茎抽生能力强于正常茭,无人为干预的状态下,茭田内雄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3,24],挤占了正常茭的生长空间,使雄茭越来越多,从而产生游茭雄茭率高的现象。

3.3 地下茎育苗应用前景

地下茎的成苗数是薹管的1.89倍,将地下茎一同作为育苗材料,可以快速增加种苗供应量,减少育苗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地下茎生长在地下,与地上的薹管采集方式差别较大,茭白采收后须尽早排干田水,晒干土壤后翻出种墩进行采集,建议选择排水性较好的砂壤土作为留种田,便于翻墩采集地下茎,让茭农更快地适应地下茎育苗方式。

猜你喜欢
节数平铺成苗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冀东地区不同插秧方式对甘薯植株性状及商品薯产量的影响
亲自动手做顶皇冠就算落单也不孤单
清扫机器人对光伏发电量的提升分析
清扫机器人对光伏发电量的提升分析
可折叠3D魔方
齐白石为什么“画错虾”?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成苗率的影响
齐白石画错虾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只有两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