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合格率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2-01-12 11:34朱丽婵黄仍心黄惠芬
关键词:合格率器械供应

朱丽婵,黄仍心,黄惠芬

(恩平市妇幼保健院 消毒供应中心,广东 江门,529499)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部门,负责院内所有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和包装等工作[1]。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质量密切相关,其清洗、消毒和灭菌等工作若未达到合格水平,可能会引发院内感染,影响医师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2]。采取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对于提高医疗器械的合格率非常必要[3]。专项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应用、消毒和维护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防护和重点监测意识,以提高器械合格率,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4]。本研究旨在探讨专项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合格率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恩平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500件医疗器械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恩平市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500件医疗器械为观察组。工作人员纳入标准:① 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够配合研究;② 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工作人员排除标准:① 研究期间离职;② 合并精神系统疾病。对照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中,男1名,女5名;年龄35~43岁,平均年龄为(38.98±3.03)岁。观察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中,男2名,女4名;年龄34~44岁,平均年龄为(39.15±4.24)岁。两组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器械回收科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回收科室比较[n(%)]

1.2 方法

1.2.1 常规管理 工作人员对对照组器械进行常规管理。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对器械进行常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等工作,清洗后的器械保证无污渍和水垢等残留物,对质量不合格的器械重新清洗,对损坏严重的器械及时维修或报废。每月抽取灭菌物品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合格的器械进行登记,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1.2.2 专项管理 工作人员对观察组器械进行专项管理,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1.2.2.1 成立专项管理小组 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专项管理小组,在实施器械管理前,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强化培训,组织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成员的专业意识,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教学,并严格考核,保证每位成员均达到专业水平。

1.2.2.2 强化防护意识 清洗污染器械或传染病器械时,工作人员应重视使用防护用品如污染隔离衣、口罩和眼罩等,以保障自身安全。使用专用清洁工具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材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和包装等。

1.2.2.3 加强消毒供应环节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分为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各区域做好清晰标记,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路线进行清洁,不可逆行。加强环境卫生监控,制订环境卫生干预方案,确保环境清洁。细化器械管理,根据器械类型和污染程度等进行归纳分类,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清洁时间。同类型的手术器械统一管理,消毒后的器械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彻底干燥后进行储存管理,同时保证储存环境处于良好通风的状态。每日更换或添加清洗的消毒剂和酶洗剂等,并做好更换记录。定期对紫外线消毒仪器进行检查和更换,保证灭菌和消毒效果处于最佳状态。定期检查通风口和过滤网,并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

1.2.2.4 完善质量管理 设置监察工作区域,对器械包进行详细排查,包括器械包内和包外的质量和灭菌是否合格、是否有过度消毒现象,以及不同类型物品选择包装材料是否合理等。同时对器械数量进行清点,防止遗失。

1.2.2.5 加强人员管理 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和检查,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器械管理质量 采用自制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质量表对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和包装质量3个项目进行评分。于清洗、消毒、灭菌和包装等流程全部结束后,护士长对两组器械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评估记录。每个项目总分值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器械管理质量越好。

1.3.2 器械管理合格率 组长对两组器械进行抽检,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和发放合格率,并进行详细记录。

1.3.3 器械清洗后的外观情况 于器械清洗后,工作人员比较两组器械的外观光亮度、锈斑、血渍和污垢情况,并进行记录。

1.3.4 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 工作人员记录两组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完毕并再次使用1个月后出现患者院内感染的例数,比较两组器械造成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器械管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和包装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器械管理质量比较分)

2.2 两组器械管理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和发放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器械管理合格率比较[n(%)]

2.3 两组器械清洗后的外观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锈斑、血渍和污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外观光亮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器械清洗后的外观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20%(3/1 500),低于对照组的0.73%(11/1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内感染是临床诊疗的不良事件之一,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使用各种手术器械,而器械与患者的手术切口多次密切接触,会增加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5]。如果手术器械或设备的消毒和灭菌质量不合格,手术切口与部分消毒不合格的器械接触,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影响其生活质量[6]。消毒供应中心强化器械管理和提高器械的合格率非常必要。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种类多,常规管理模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其不能充分对器械的质量进行把控,存在一定局限性[7,8]。故寻找强化器械管理、提高器械质量和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器械的质量,但由于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和问题。同时器械消毒、烘干和包装等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污染,导致部分器械质量不合格,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9]。专项管理具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制度,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其器械管理意识,实施针对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器械质量[10,11]。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器械质量与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密切相关。孙振洁等[12]探讨了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发现有效的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降低清洗和包装的不合格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探讨了专项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合格率和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清洁、灭菌和包装的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清洗、包装、无菌物品和发放的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锈斑、血渍和污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外观光亮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3%(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专项管理小组对每一位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防护和管理意识、器械管理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器械管理的工作质量。工作人员从消毒供应中心环境到器械包装管理,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主动总结器械清洁和消毒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并在组内开会时进行经验分享,有效提高了器械合格率。工作人员对器械进行分类清洁,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清洁和消毒工具进行辅助,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器械清洗和灭菌的合格率。工作人员对器械进行严格筛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从而降低了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专项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管理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器械管理的质量和合格率,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合格率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胡愈之与桂林文化供应社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新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