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玉,张 燕,孟云霞
(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产科,江苏 常州,21301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妇及其家庭对于产科护理的要求也日益严格[1]。初产妇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对新生命充满着期待与关爱,因缺乏生育经验而对分娩过程和产后护理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网络上的分娩相关知识过于繁杂,极易诱使产妇对分娩产生焦虑情绪和极大的心理负担,进而对分娩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初产妇的特点,提高产后护理质量和对初产妇进行及时、科学的健康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采用健康宣教结合优质护理对初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能明显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综合护理技能,现报告如下。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34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首次单胎妊娠,孕期产检结果未见异常;② 自然分娩且新生儿出生时健康;③ 精神正常,沟通和认知功能均正常;④ 产妇及其家属均充分了解本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 合并心脏、肝脏或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② 伴有精神系统疾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7)。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至出院。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时告知其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基础护理知识,密切监测其产前的各项生理指标,并给予其胎心监护和吸氧。产妇进入产房后接受常规产程护理,密切配合助产士的引导摆放合理体位进行分娩。护理人员在产后及时对新生儿和产妇产道进行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喂养,并对其进行新生儿基础健康护理知识的宣讲。
1.2.2 健康宣教结合优质护理干预 观察组产妇接受健康宣教结合优质护理干预,护理至出院。
1.2.2.1 组建优质护理小组 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优质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4名,均为科室内护理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了解产妇在围分娩期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根据产妇的护理需求,小组成员讨论并制订健康宣教结合优质护理的流程,经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后形成可执行的完整护理方案。此外,组长对小组成员的体态仪容进行培训,小组成员护理过程中面带微笑、态度热情温柔和语气轻为达标标准。这有助于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增进医护患感情,进而提高产妇对护理的配合度。
1.2.2.2 实施护理的流程 ① 产前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时充分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对其进行生命体征检查和胎心监测,指导产妇积极做好备产准备,必要时给予吸氧。向产妇耐心讲解分娩前的注意事项如呼吸方法和用力技巧等,给予其饮食和运动指导,嘱产妇进食高纤维素和高热量食物以备随时进入产房分娩。指导产妇采用散步方式增加运动量以加速第一产程的进程。在与产妇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其情绪变化,如有紧张或焦虑等不良情绪,需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② 产中护理:产妇宫颈口扩张>2 cm后,可在助产士和护理人员的陪同下进入产房。分娩进程中,助产上要加强与产妇沟通,指导其宫缩时屏气与用力的方法技巧。宫缩期间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四肢进行按摩使其得以充分放松,在分娩过程积极鼓励产妇并分散其注意力以降低其疼痛感。③ 产后护理: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产妇的具体分娩情况后,视情况遵医嘱给予其静脉补液和吸氧等干预措施,以减少产褥期发热的情况发生。产后护理期间,产妇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素食物为主,产后 1 d 可适当扶床少量走动,避免着凉受风。
1.2.2.3 健康宣教 采用视频、宣传册、图片和墙报等多种形式对产妇开展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产前饮食和运动指导、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到病房演示新生儿穿衣、母乳喂养和脐带护理等内容的具体操作,与产妇进行充分沟通并为其解答疑惑。
1.2.2.4 建立随访机制 产妇出院后,由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嘱咐产妇于分娩后15 d、1个月和3个月时到门诊随访。建立微信平台沟通渠道,随时与产妇沟通并解答产后新生儿和产妇自我护理相关的常见问题。
(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入院时和出院时的抑郁和焦虑不良情绪进行比较[3]。SAS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2)采用自制的产妇产后护理知识测试问卷与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知识测试问卷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综合护理技能进行比较,每个问卷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知识掌握越好。
(3)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总分为100分,总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1~90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入院时,两组间SDS和S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两组出院时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入院时(P值均<0.05),且观察组出院时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分)
入院时,两组间产妇产后护理知识与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知识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出院时的产妇产后护理知识与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入院时(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知识评分掌握情况比较分)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1%(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初产妇缺乏分娩经历,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自身产后护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的缺乏也是其所面临的重要难题[4]。产科的护理工作不仅要确保母婴健康安全,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和提高产妇综合护理技能也是重要的护理内容。基于现阶段初产妇和家属的需求,常规产科护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因此探求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进行有效干预,以达到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升综合护理技能的目的,已成为目前产科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5,6]。
优质护理的原则是从初产妇实际需求出发,深入梳理初产妇在围产期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制订护理流程,在保证初产妇健康的前提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初产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率[7,8]。目前,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本研究的亮点在于关注了初产妇这一特殊人群心理状态的改变,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针对性地改善初产妇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达到稳定其心理状态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其护理依从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入院时(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这充分说明优质护理在改善初产妇心理状况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是本研究的第二大关键点,健康宣教是科室护理人员基于充分评估初产妇对于分娩过程、产后自我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等知识不了解或掌握不全现状的基础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的产妇产后护理知识与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知识评分均较低,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出院时的产妇产后护理知识与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入院时(P值均<0.05),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这表明健康宣教的实施效果较为明确,护理人员从产妇的实际需求出发,搜集各种宣教材料,采用图片、视频和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填补了初产妇对于分娩和产后相关知识的盲区,可有效实现初产妇对分娩过程的充分了解,并有利于其与助产士积极配合和产后更好地护理新生儿,对初产妇及其家庭意义重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健康宣教结合优质护理的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对于改善医护患关系和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意义明确。
综上所述,健康宣教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初产妇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产后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等综合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率,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