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在横向与纵向上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2-01-11 00:49李金富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吴江苏州市美术

李金富

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小学是一所典型的苏南农村学校。这里,走出了中科院院士、共和国将军、知名女作家、天才物理学家等学者教授。同样,也走出了多位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的优秀学子。

近日学校现任校长严卫强先生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分享了学校在传统的艺术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科技特色,将校园文化在横向与纵向上不断推向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严校长您好!我们知道铜罗小学是一座百年老校,同时,它又是一所全新的学校,首先请您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

严校长:学校创立于清朝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历经110年发展。

2018年9月,铜罗小学异地新建,搬到了现在的这个地址。学校占地40亩,建筑面积20630平,总投资约1.1亿元。学校办学规模为6轨36个班,目前全校一共有教师71人,学生1024人,是桃源全镇规模最大、环境最美的公办学校。现有苏州大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吴江区青年拔尖人才1人,吴江区级各类骨干教师16人,初步形成了由大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区级骨干教师领衔发展的教师团队。因为铜罗是著名的苗木之乡,从空中俯瞰,铜罗小学东、西、北三面皆环林,被大片大片的森林所覆盖,因此在老百姓口中,又把新校区称为“森林学校”。

这里,走出了中科院院士、知名地热专家汪集暘;走出了共和国少将庄炳坤;走出了知名女作家徐卓人;走出了天才物理学家徐永林以及中科院研究院、苏州大学教授级高工施逸。同样,也走出了多位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的优秀学子。

笔者:学校的“一校一品党建引领”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请您介绍具体内容。

严校长:铜罗,旧称“严墓”。严墓红色革命所包含的精神是丰富的、厚重的,学校自然而然将表现出来的先锋模范精神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确立了以“启臻美教育 达美好人生”的党建品牌,通过以党带群、以党带团、以党带队等形式,坚定教师理想信念、提升专业能力、实现教育梦想;使每位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使每位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以党带群。党建与师德师风相结合,开设党支部师德师风学习班,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各类培训、学习活动,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组织学校优秀党员教师,成立宣传教育组、师德师风督查组等,开展好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学习、师德纠查活动等,坚定教师理想信念、提升师德修养。同时,成立“臻美研修班”,为每一位青年教师私人定制个人发展目标,学校设立三个培养梯队,组织相应的指导团队,并利用好视导片、市区各级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以党带团。党建与团员青年培养相结合,开展好青春志愿活动,使他们快速成长,向党组织靠拢,早日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我们以每月的“党建+”主题党日为抓手,让活动主题更突显、效果更明显。主要分为:党建+教学(上好党员示范课、指导特色兴趣组、指导团员教师),党建+育人(作一次素质评价交流、大导师+小导师帮扶一名后进生、正副班主任工作经验谈),党建+服务(参与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结对周边民工子弟学校)。

以党带队。党建工作与少先队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走进家乡民族企业,聆听他们的发展故事等形式,厚植爱家乡、爱党爱国的情感,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使每一名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利用好我们的德育教育基地,如严墓党史纪念馆、严东蔬菜产业园等,全方位开展党建帶队建的工作。

笔者:学校因地制宜,在传承与发展之间努力寻找突破口,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特色,提出的艺术与科技共舞的文化主张,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严校长:科学和艺术这对双翼,人类离开了哪一个都无法飞得更远。早在上世纪20年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了“科学与美育并举,科学与艺术并重”的观点。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校因地制宜,在传承与发展之间努力寻找突破口,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特色,提出了艺术与科技共舞的文化主张,即在传统的艺术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科技特色,将校园文化在横向与纵向上不断推向深入。这一主张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诗情。铜罗古镇隶属桃源,位于长三角地区腹心,江苏省的南大门。与著名作家茅盾的故乡乌镇,仅一河之隔。2500年风物清嘉的江南水土滋润,成就了铜罗的钟灵毓秀,吸引了步步高集团的入驻,带来了黄酒产业的2.0时代;吸引了融创集团的青睐,并与全国民宿第一品牌裸心谷文创集团合力打造别样的“荒天池”,拟打造铜罗版的“裸心谷”。四季飘扬的酒香,数千年的古法酿酒,给了铜罗享誉天下的美名,也滋养出当地百姓温文尔雅、诗情画意的君子之风。在这样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下,铜罗的孩子往往更多了一份纯净,一种诗情,一丝灵性。

2.丰厚的美术特色涵养文化。铜罗小学是全国美术特色示范学校,上世纪九十代初,学校就以美术项目为突破口,进行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研究,二十多年来美术教学硕果累累,影响深远:1999年,学校承担了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工作现场展示;2000年,国家级艺术课题在吴江结题,并作现场展示;2003年,学校获教育部“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的称号。近三十年来,学校在美术特色上取得的成绩数不胜数。以美术特级教师沈永政领衔的艺术团队,辅导的学生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的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儿童画、农民画、装饰画……谈起铜小,就想到美术特色;说及美术特色,就自然想到铜罗小学。美术与铜小,就像一个事物的正反面一样,紧紧联系在一起。

3.杰出的院士校友助力科技。汪集旸,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外著名地热专家。汪院士一直情系乡梓,助力教育。汪院士每年都要来到铜罗小学,看望学校师生,助力科技教育。他为学校校名题词,给孩子进行科技讲座,为科技获奖学生颁奖,还将自己几十年来的著作、手记、研究成果等无偿捐献给学校,他还捐出自己一年的院士工资,成立铜罗小学“汪集旸科技教育基金”,用于奖励那些在科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铜小学子。他的夫人熊亮萍教授也给学校捐赠了“爱科学爱知识阅读室”,定期给孩子寄来科技图书。

笔者:美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亮丽的“名片”,如何在求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艺”“科”共舞?

严校长:美术教育、艺术教育是我校近30年的特色,是我们的基础,是我们的底色。根据教育局提出从项目特色转型为理念特色的要求,我们选择了“臻美”这个词汇。使“美”从单一的“美术”提升到了“美学”。我们的教育愿景是:“以‘美学为教育载体,架构多维度的有氧铜小教育,建设一所美的‘教育森林,一个“很桃源”“很生态”“很营养”的高品质‘桃花源式的小学校。”

同时,我们以汪集旸少年科学院为主阵地,全面实施科技教育,培养工匠精神,在机器人、无人机、航模、创新大赛等课程上开拓路子,在科技的世界尽情遨游。说起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适用于各行各业,也同样适用于学校教育。从某种方面来说,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更应该有工匠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应该精益求精,在求精的基础上创新,与时俱进、勇往直前,这也是我们大力推进科技教育的初衷。

我校的美术特色,至今已走了20多年,尤其是农民画、儿童画等,在吴江,乃至全省都享有一席之地。然而,随着美术骨干教师的流失,教育投入的限制,以及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影响,我们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我校的美术特色是在走下坡路。人们对我校的美术特色的认识,还停留在若干年前。很多问题直击我们的脑门:新的学校,新的契机,坚持多年的美术特色要不要坚持?该以怎样的方式坚持?我们在思考:重新找回,不是简单地从地上拾起。重走美术特色,要在新的时代赋予它新的内涵与外延。当前,我们主要从社团入手,开展了多样的美术类社团,主打画种还是农民画、儿童画。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把美术教学划分为一二年级低年级组(农民画特色儿童画);三四年级中年级组(农民画特色线描画、工笔画);五六年级高年级组(农民画特色丙烯画、国画)。教学课程上做到整体统一、循序渐进、突破创新。在原有农民画、儿童画的基础上,我们还挖掘美术教师的个性化潜能,追求“一名教师成就一门课程”的理念。如今,我校以美术类为主打的社团活动,已经开设了26门课程。这些课程极大地丰富了“美”的内涵和外延,是我校“臻美”特色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如果说美术类社团培养的是孩子们对“美”的感知与发现,那么科技类社团,培养的则是孩子们对“美”的思考与创造。铜罗小学培养的孩子,就应该是这样:既有涵养,又能动手,能文能武,秀外慧中。

我校自2018年10月份开始组建汪集旸少年科学院,精心打造了“一厅、一舱、一廊、一站、二馆、四场”,即地热科普馆、“桃源明”科普馆、科技探索隧道、院士工作站、孵创工场、雏创工场、科创工场、翼创工场等八大场馆与空间,开设了一系列多样化的科技特色课程。

2019年3月,在苏州市吴江区青少年机器人创客大赛中,严轶安荣获急速往返项目一等奖,王嘉盛、邱思远、吴陈祺、沈舒炜荣获VEX IQ项目二等奖。

2019年4月29日,在吴江区机器人比赛中,我校队员严轶安荣获区一等奖,钱震荣获区二等奖;王嘉盛和邱思远在“VEX IQ 工程挑战赛”项目中荣获二等奖,沈舒炜和吴陈祺荣获二等奖,徐易则荣获“星际足球”项目三等奖。

2019年5月13日,苏州市机器人大赛中,严轶安和司宇翔在超级轨迹竞赛项目中荣获苏州市二等奖,王嘉盛和刘志翔在VEX IQ项目中荣获苏州市二等奖。

2019年12月,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普及赛机器人汽车总动员项目(苏州市选拔赛),毕思豫、黄湘怡荣获一等奖。

2020年8月,在工业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五届“睿抗机器人大赛”,毕思豫、王潇雅荣获一等奖。

2021年4月,在苏州市吴江区青少年机器人创客大赛,我校顾比伦、姚宇鑫两位同学突出重围,一举获得VEX IQ项目季军。

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打造科技特色,最大程度地发挥汪集旸少年科学院的育人功能,学校在硬件上也是加大投入,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对地热科普馆进行升级改造,增强互动体验,作为汪集旸少年科学院核心场馆的地热科普馆,馆内占地面积虽然仅为35平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馆内展示六大主题版块,分别是“地热科普、历史人文、自然科学、院士风采、互动探索、小微课堂”。我们以地热之名,走进科学,向伟大科学家致敬。第二是在原先常规机器人的基础上,新增无人机社团,以便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科技,接轨江苏省和国家级的金钥匙项目。第三,建设汪集旸少年科学院科技幻想隧道,隧道以泛科学的形式,将两侧的科普馆、科创室、科研站、科教室等类似鱼骨一样有机串联,形成完整统一的科技项目。

近三年以来,我们让“艺术与科技”共舞,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学校先后被评为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吴江区科技特色学校,吴江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江苏省教育频道《教育周刊》还专门报道我校的科技特色。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校科技特色氛围浓厚,科技成果显著,吴江区第三届机器人大赛放到了我校举行。

笔者:铜罗小学历经百余年发展和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很多栋梁和英才,形成和创立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我们相信铜小的明天会更好!

【本期访谈嘉宾小传】

严卫强,男,198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系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吴江区学术带头人,吳江区镇局级后备干部,苏州市“好青年”,苏州市学科双优之星,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名师在线》杂志封面人物。现任吴江区铜罗小学校长、书记。

严卫强醉心于课堂教学,多次在省市级评优课中荣获一二等奖,课堂实录《理想的风筝》一课,被收录在《小学语文名师卷》。教科研是他的强项,主持多个省级和苏州大市级的重点课题,尤其是《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智趣共生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更是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如此级别的课题,全省仅三项。教学之余,他笔耕不辍,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研究》等教育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获苏州市一等奖以上10多次。他的个人事迹在《华夏教师》《关心下一代周报》和《吴江日报》上被大篇幅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猜你喜欢
吴江苏州市美术
美术篇
赞家乡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今天我叫早
开始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