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树臣,王春清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2020年6月20日,笔者接到来自吉林市大绥河一位养鱼户打来的电话,说他家鱼塘的鱼发病了。鱼的采食量减少,经现场肉眼观察,病鱼体表有类似黄豆大小的扁平透明虫体,笔者诊断为鱼鲺病。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供养鱼者参考。
该鱼塘是山脚下一处洼地,水源为控山水及雨水,没有其他水源,面积约为2.5公顷,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水深6米,透明度30厘米,主要养殖鲤鱼,搭配养殖鲫鱼。
2020年6月初,养鱼者发现鱼的采食量减少,在鱼塘里有时会出现散乱狂游焦躁情况,有的病鱼甚至跳跃于水面。后来采食量越来越少,个别鱼体消瘦,感觉问题严重了才打电话咨询。
经养鱼者情况介绍及现场捕捞病鱼肉眼观察,发现病鱼体表及鳃上有3~5毫米大小的扁平透明鱼鲺。鱼鲺以其口刺刺伤鱼的体表组织,吸取鱼的血液与体液(图1),一般规格为600克/尾的鱼体表上有130只以上。个别病鱼鳃上也有鱼鲺,除鱼鲺之外未发现其他病害特征。
图1 寄生鱼鲺的鲤鱼
鱼鲺为一种盘状寄生虫,俗称水臭虫,在各种养殖水域的鱼身体上都可寄生。一般在低温季节,特别是在春季鱼鲺病极易流行,此病为鱼的常见病、多发病。
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浓度为0.50~0.70毫克/升,用来杀死鱼鲺的幼虫及成虫。3天之后鱼的采食量恢复正常。过30天之后再施用1次,用以杀死第1次没有杀死的虫卵孵化出的幼虫,以达到两次彻底杀灭鱼鲺的效果。
1.放养鱼种之前,鱼塘用生石灰125千克/亩彻底清塘消毒。
2.养殖期间定期用晶体敌百虫溶液全塘泼洒杀虫,浓度为0.30~0.50毫克/升。
鱼鲺病是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鱼体上鱼鲺密度如此之大还是很少见的,可能与鱼塘无流水水源及多年未彻底清塘有关,这与习小红(2009)的报道一致。因此,养殖者在选址和规范饲养上应注意,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建池,鱼池在放养鱼种之前要彻底清塘消毒。
养鱼户在鱼的饲养期间要定期对池水消毒,避免虫害繁殖对鱼造成危害,建议每半个月用生石灰20克/米3或漂白粉1~2克/米3全池泼洒消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