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红
(北京海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约因素[1],日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国采取了针对性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对策,强化了水土保持效果,阻止了荒漠化面积逐渐扩大,避免了生存环境恶化,修复了已经被破坏的生态体系,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为人类社会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提供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属于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地域宽广,有众多沙漠、沙地,分布着轻度、中度、重度程度不一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地区。荒漠化土地主要位于西北部牧区和平原农区,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在东南农牧地区,这些地区自然降水强度较低,降水分布不均匀,蒸发量较大。
由2018—2020年监测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针对性治理,内蒙古自治区取得了一定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成效,2018—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荒漠化土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该地区森林面积、林业占地面积、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也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成效。
表1 2018—2020年监测数据
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36家,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还通过丰富的治理经验获得了经济收入。随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推进,已经形成了沙生植物种植与销售、沙区特种资源开发、沙区旅游、风能太阳能利用、林纸一体化生产等产业链条,随着后续治理工程的不断落实,将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使该地区在获得良好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成效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2]。如森林旅游产业链、沙区旅游产业链增加了当地旅客人次,实现了旅游行业增收。
沙地衬膜农业综合技术将有机农作物种植、机械化种植作业、节水灌溉作业整合在一起,提高了当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对农业种植和农田治理的有效结合,使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入了可自我循环发展的良性状态;很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技术获得了国家新技术奖,为其他地区开展治理工作提供了思路。随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在了具体的治理工程中,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治理思路,后续的治理活动中科技含量将不断提高[3]。
2020年,该地区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重点龙头企业有8家,其中有1家达到了国家重点级别。当地草场面积、畜棚畜圈数量不断增加,不但充分利用了草原资源,还避免了畜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多破坏。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不单单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事务,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了防治工程中,为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风气,后续还将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当地农户参与到治理活动中[4]。
PPP模式大多被应用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多相似性,如建设周期较长、投资资金较大、公益性较强等,因此将这种模式引入到防治工程中,具有较大优势。政府部门与企业需要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PPP模式签订合同,以合同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基于市场化竞争机制形成共同治理的关系[5]。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门需要确保治理项目拥有充足资金,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监管,确保将公益性和生态性放在治理工程首要位置;企业需要将科学的管理结构、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治理工程中,在确保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投资风险[6]。
在治理过程中,部分由于地形较为特殊或被植被覆盖,无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具体治理成效的地区可应用RS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各项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使工作人员准确了解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基于监测光谱变化划分土地资源类型,准确绘制治理图纸、形成治理方案。还可应用GIS技术,工作人员能够通过GIS系统准确采集、分析治理地区各项数据[7];针对治理地区建立地理信息模型,基于模型绘制展开对治理工程的动态分析;通过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提高治理数据分析效率和准确程度[8];建立所在地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数据库,方便汇总和查找治理信息。
大数据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信息资产,是各个行业及企业谋求发展方式、开拓现有业务的重要技术,同样适合应用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程中[9]。可通过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得到相应的治理规律,预测未来的治理趋势,使大数据思维和技术能够更好地为治理工作服务,充分应用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数据、人文数据、环境数据,不断巩固和提高治理成果。内蒙古地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具有明显地区特征,即风沙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部牧区,土壤盐渍化导致的水土流失及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农业种植区域,基于此,便可使用大数据对不同类型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展开具体分析,进而采取专项的治理对策。
单一治理手段无法满足长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需求,因此需要扩展治理手段与广度,推动行业发展。需要继续推广建设造林工程、开展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完善水土保持体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等主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手段。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其他治理手段,如传播荒漠化治理成果、研发荒漠工艺品、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和荒漠旅游资源等。此外,在市场参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除了企业直接参与工程治理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推广、资金筹集等手段获得治理资金。
建设造林工程一直是应用力度最大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对策,通过植树造林,土壤保土保肥性得到提高,土塘结构得到稳固,地表径流得到有效汇总,水汽循环过程得到完善,以此获得理想防治效果[10]。但是由于荒漠化土地的地质环境复杂、水资源匮乏,导致植树造林难度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选择在荒漠化地区种植耐旱性能良好、具备固沙功能的植物。这些植物在荒漠化环境中的存活率较高,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现象,并且根部分泌物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改善盐渍化土壤结构。
目前,我国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已经获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思路和手段,强化治理体系,不断缩小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修复土地资源。应继续推广PPP治理模式、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大数据思维及技术、扩展治理手段与广度、扩大造林工程建设规模等对策措施,进而完善产业链条、扩展治理思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从而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