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区“十四五”时期声环境监测点位调整研究

2022-01-10 06:57:04浦国佳余建林李莉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声级嘉兴市点位

浦国佳 余建林 李莉

(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嘉兴 314000)

1 引言

噪声不仅会对社会公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研究表明,睡眠受到噪音干扰的人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类人群对于噪声的不适感也会越来越明显[1]。随着《嘉兴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2018 年)》(以下简称《功能区划分方案》)的出台,原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已无法全面监测评价城市区域内的现状。根据《功能区划分方案》,结合原有的监测方案,合理调整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以准确掌握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通过一系列的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可以有效地掌握嘉兴市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为在更深层次上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对策。

2 嘉兴市区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声环境质量现状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网格的边长为700 m,监测点位264 个,实际开展点位监测236 个,覆盖面积约115.64 km2;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81 个,控制的道路总长度203.65 km;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11 个,1 类功能区、2 类功能区及3类功能区各3 个监测点位,4 类功能区2 个监测点位。

2.2 存在的问题

(1)随着嘉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建成区范围扩大,道路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主干道延伸,原设监测点位已不能代表嘉兴市区声环境质量现状。

(2)随着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嘉兴市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已超过5 年未调整,点位使用年限较长,代表性不足,不符合城市总体布局和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

(3)由于需要对嘉兴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而原有部分监测点位不符合HJ 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2]中的相关要求,需选择合适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满足城市环境各类环保考核工作的要求。

(4)相关部门对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噪声监测专业人员匮乏,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落后[3]。

3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的范围为嘉兴市中心城区全域,包括南湖区的11 个街道和秀洲区的6 个街道/镇,规划范围总面积257.29 km2。嘉兴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依据《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年)》(2017 年修订)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进行划分,划分范围为嘉兴市中心城区全域。本区划划定嘉兴市中心城区全域声环境功能区分四大类,其中,作为各功能区分界线的道路(4 类声环境功能区)和水域面积为7.20 km2,占划分总面积的2.8%,嘉兴市区未划分0 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划分情况见表1。

表1 嘉兴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

4 点位布设原则

本次噪声点位调整主要是针对2012 年点位优化调整后的重新调整,2011 年嘉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98.59 km2,而现有建成区面积为155.17 km2。根据相关技术规范HJ 640—2012 中的要求,若城市建成区面积有所扩大且扩大面积大于50%时,可以重新调整监测点位。因此本方案对嘉兴市区声环境噪声监测点位重新布设,嘉兴市中心城区规模属于中等城市,监测点位数量依据中等城市确定。

按照“时空结合、分类布点”原则,根据相关技术规范HJ 640—2012,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主要分为3 类。

4.1 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

布设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旨在对整个城市环境噪声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为分析该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年度变化规律以及趋势而设置的监测点位。

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方法依据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附录B[4],该方法提出整个城市的建成区被划分成多个且等大的正方形网格,若建成区未连成片,划分的正方形网格可以不衔接。

4.2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

布设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旨在体现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情况,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关系及变化规律,为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度变化规律以及趋势而设置的监测点位。选点需反映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型道路交通噪声的排放特征[5],即能反映不同道路特点交通噪声的排放特征。

测点布设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其中任一路口的距离需超过50 m,路段若不足100 m,则选路段中点,测点布设在人行道上距离路面(包含慢车道)20 cm处,监测点位距地面在1.2~6.0 m 之间。

4.3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

布设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旨在对监测点位的昼间以及夜间达标情况进行评价,反映城市各类功能区监测点位的声环境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常规监测中功能区监测采用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B 中的定点监测法。测点选择的普查监测方法依据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B 中的普查监测方法,各类功能区粗选出其等效声级与该功能区平均等效声级无显著差异,且筛选的若干个测点能反映出该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特征,再根据如下原则确定本功能区定点监测点位:(1)能满足监测仪器测试条件,安全可靠;(2)监测点位能保持长期稳定;(3)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定噪声源;(4)监测点位应兼顾行政区划分;(5)4 类声环境功能区选择的区域需含有噪声敏感建筑物。

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量设置情况见表2。

表2 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量设置情况

5 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调整

5.1 区域声环境监测点位调整

2012 年嘉兴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调整监测网格为700 m×700 m,共监测236 个有效网格。本次调整初步划定区域声环境1 150 m×1 150 m 的监测网格195 个,计划网格覆盖面积257.29 km2,100%覆盖建成区范围,其中无效网格有83 个,予以剔除,合计有效网格112 个,符合区域网格数量≥100 个的要求,有效点位总覆盖面积148.12 km2。最终确定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1 类区监测点位20 个,2 类区监测点位59 个,3 类区监测点位21 个,4 类区监测点位12 个,共计监测点位112 个。

各类别功能区面积和调整后区域声环境监测点位数量占比见表3。由表3 可见,本次调整后,各功能类型监测点位数量比例与对应功能区区划面积比例有一定出入,主要原因是功能区划分面积为257.29 km2,远大于建成区面积(155.17 km2);新调整后的区域噪声监测点位是剔除无效网格之后的,有效点位总覆盖面积148.12 km2,和建成区面积基本吻合,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建成区整体声环境质量状况。

表3 嘉兴市原功能区面积和调整后区域噪声监测点数统计

5.2 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调整

根据嘉兴市现有建成区内道路布局,调整交通噪声监测点位,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状况。根据相关标准以及要求,结合嘉兴市实际,对《功能区划分方案》划分的130 条主要交通干线进行初步筛选,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后发现有部分道路尚未建成,还有部分道路不满足监测条件,最终确定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89 个,符合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中等城市≥50 个的要求。

本次调整后,原嘉兴市区81 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停用,新增89 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总数增加了8个;控制的道路总长度由原来的203.65 km 增加至314.26 km,覆盖嘉兴市区的主要道路。调整后,嘉兴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共计89 个(见表4),其中快速路测点16 个,占比18.0%;主干路测点68个,占比76.4%;城市含路面轨道交通的道路测点5个,占比5.6%。由表4 可见,调整后,各类型道路测点数量占比与对应道路类型长度、数量占比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各类型测点选取合理,能较好地反映嘉兴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状况。

表4 嘉兴市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点位统计

5.3 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调整

在综合考虑功能区所在地块的代表性、覆盖面、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已划定的有效网格覆盖的各类别功能区面积所占比例以及监测点位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延续性进行点位布设,个别监测点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嘉兴市区共布设12 个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符合功能区监测点位数量中等城市≥10 个的要求。其中,1 类声环境功能区占有效网格覆盖的功能区面积的17.9%,布设2 个监测点位;2 类声环境功能区占比为52.7%,布设6 个监测点位;3 类声环境功能区占比为18.7%,布设2 个监测点位;4 类声环境功能区占比为10.7%,布设2个监测点位。

本次调整后,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总数增加,由11 个增加至12 个。其中,1 类区监测点位个数由原来的3 个减少到2 个;2 类区监测点位个数由原来的3 个增加到6 个;3 类区监测点位个数由原来的3 个减少到2 个;4 类区监测点位个数保持不变,仍为2 个。

功能区区划面积占比与功能区监测点位个数对应关系见表5。由表5 可见,调整后,功能区区划面积占比与功能区监测点位个数对比均有较好的一致性。

表5 嘉兴市功能区调整后区划面积占比与功能区监测点位数对比

6 普查监测结果分析

新调整功能区监测点位平均监测结果与普查监测对比见表6。

表6 新调整功能区监测点位平均监测结果与普查监测对比dB(A)

由表6 可见,1 类功能区新调整点位与普查监测昼、夜间等效声级绝对差值均值为1.0 dB(A);2 类功能区新调整点位与普查监测昼、夜间等效声级绝对差值均值为2.6 dB(A);3 类功能区新调整点位与普查监测昼、夜间等效声级绝对差值均值为2.5 dB(A);1,2,3 类功能区新调整点位与普查监测昼、夜间等效声级绝对差值范围为0.7~4.0 dB(A),绝对差值均值为2.0 dB(A)。4 类功能区新调整点位与普查监测昼、夜间等效声级绝对差值均值为3.4 dB(A)。

其中,2 类区新调整点位比普查监测夜间等效声级低3.1 dB(A),绝对差值较大是由于嘉兴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新增的高铁板块和旅游板块未开发完全,有部分新调整功能区点位布设在这部分区域,人流量较少;3 类区新调整点位比普查监测夜间等效声级高4.0 dB(A),绝对差值较大是由于3 类功能区新调整监测点位所在位置的企业夜间生产,产生的噪声较大;4 类区新调整点位比普查监测昼间等效声级低5.3 dB(A),绝对差值较大是由于该功能区监测点位为交通主干路,车流量比较大。

7 结论

此次嘉兴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调整依据相关监测技术标准、规范,遵循点位设置应具有的环境代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区域、道路交通、功能区声环境噪声点位进行调整,调整范围覆盖嘉兴市区整个建成区。

通过本次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调整,嘉兴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共有112 个监测点位,总体覆盖面积达到148.12 km2,有效网格面积增加了28.1%;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设置监测点位89 个,控制道路总长度达到314.26 km,增长了54.3%;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的监测点位共设置12 个,测点数量增加了9.1%,其中,除2 类声环境功能区布设6 个测点外,1,3,4 类声环境功能区分别各设置2 个测点。嘉兴市区声环境质量噪声点位调整符合相关监测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猜你喜欢
声级嘉兴市点位
一种等效40 h声级的计算方法探讨
嘉兴市第一医院
心电与循环(2021年6期)2021-12-14 07:27:50
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及示教点位姿变换的研究
嘉兴市第一医院
心电与循环(2021年4期)2021-08-03 12:22:20
嘉兴市第一医院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26
机器人点位控制速度规划算法选择策略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垂直面内建立基线的特殊点位高程测量法
火车站列车运行噪声测试与分析
AWA6228型声级计监测室内噪声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