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填坑复绿记
——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掠影

2022-01-10 11:33原晓红
青海国土经略 2021年5期
关键词:木里图斑青海省

◆ 原晓红

还记得年初央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披露的木里煤田的“天坑”吗?在回填了相当于四个半西湖容量的土方后,原有矿坑已经种上牧草,整体地貌正逐渐与周围融为一体。9月14日,青海省组织专家对木里矿区综合整治情况进行阶段性验收,重点检查种草复绿情况。“从验收结果看,草的生长情况比较理想”。参与检查的专家谈到,虽然草的高度、密度和根系深度等都达到了标准,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高寒地区生态恢复迄今仍是世界性难题,人工种草能否适应自然环境需要时间检验,至少要看过了这个冬天会怎样。”

“坑长”才保多杰挖坑容易填坑难。当兴青公司负责人马少伟在时任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文国栋庇护下肆无忌惮地盗采时,他不会想到留下的烂摊子治理起来有多么困难。木里,藏语意为“燃烧的石头”。木里地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木里镇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大通河的发源地,也是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早在2014年8月、9月,党中央就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制止木里矿区破坏式开采,青海省立即紧急关停了木里煤田的采矿工作,并进行了生态环境治理,但仍留下19座渣山和11个深浅不一的矿坑。2020年8月4日,媒体曝光兴青公司以生态修复治理名义在木里非法采煤,破坏触目惊心。时任天峻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才保多杰立刻关注到了这条新闻,“省上当天就来了很多人,包括一些省领导都到了矿区”。8月6日,省上组织省、州、县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兴青公司盗采的聚乎更5号井现场了解情况。一路青葱的尽头,一个长约3500米、宽800米左右、最深处近150米的巨坑展现在众人眼前。虽然早有思想准备,才保多杰还是吓了一跳,“200多号人围着5号井,很多人当时就懵了”。一场木里生态保卫战打响了。青海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综合整治领导机构,下设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现场指挥部、海北藏族自治州现场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自然资源厅,分级实施木里矿区综合整治工作包坑负责制,省、州、县各层级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各条线都有对口负责的矿坑。才保多杰介绍,当时的他正饱受滑膜炎折磨,每走一步都疼得要命。8月9日,他接到县委组织部电话通知,拄着拐杖从西宁市的医院赶回单位,才知道时任局长已被免职,由他负责木里煤田综合整治县级这一块的工作任务。自此,他的头上多了一个“坑长”的称号。8月31日,工程队开始进场,任务一下子重了起来。近千台车辆设备和千余名工人需要保障,来往检查的领导和驻地工作人员的吃喝拉撒需要解决,还要严防施工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施工单位与当地牧民的纠纷更让他感到挠头。才保多杰介绍,“有些牧民觉得来往车辆影响放牧,个别人甚至阻拦施工”。工程紧张时每天都有事需要协调,为此他经常住在矿上,忙得焦头烂额。海北藏族自治州负责江仓1号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刚察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贡宝东智也是第一次接触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但他深知整治就要复绿,要想达到复绿效果必须要提前预留种植覆土。高原上的土壤只有薄薄一层,一点都不敢浪费,于是他与施工队多次协商,把预留种植覆土的重要性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讲给施工队伍负责人,决不能把种植覆土填入坑里。贡宝东智讲到:“经过这件事,我是真懂得什么叫‘守土有责’了”。到2020年12月,填坑工作基本告一段落,整个聚乎更5号井回填近1800万方渣土。“我们辛苦,负责施工的中煤地质人更辛苦”。才保多杰介绍,在海拔4200米的木里矿区,走路快一些呼吸都困难,为了保证工期,施工队却必须昼夜奋战,夜里零下30度都不敢停工休息。最让中煤地质总局青海局副总工程师李永红头疼的是,项目开工的前60多天里,大雾风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就足有半个月,施工条件极差。李永红讲到,不管是哪个管天气的“神仙”,当时都被他骂了个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潘耀忠接到通知时,已是2020年8月中旬。他的老领导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给他打来电话,说木里出事了,要马上启动项目。“我本身也在青海师范大学任职,时刻关注着青海的事情”。潘耀忠介绍,媒体披露木里矿区盗采事件前,他们已对青海省有关生态恢复项目进行过论证。接到史校长电话,潘耀忠立即组织青海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历史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木里矿区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制定了遥感观测与地面调查有机结合的动态监测与评估方案。此后,在当地政府和青海省相关部门的全面支持下,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对矿区地貌变化等进行了不间断观测。“特别是2020年8月下旬至12月初,每半个月左右就要用无人机航拍一次,努力用精准测绘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到每座渣山、每个矿坑如何治理,治理效果如何,一切都用数据说话”。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之初,青海省就确立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工作原则,省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组建了涵盖矿山治理、生态修复等多领域的专家组,编制治理方案,同时邀请85名院士、教授参与讨论评审,形成了“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自然打基础”“与周围地貌保持一致”的综合治理方案。“这一方案比较符合实际,也体现了科学精神”。潘耀忠介绍,根据测算治理前木里矿区的采坑容积高达6.89亿立方米,渣山体积达4.83亿立方米,完全填平没有必要也不切实际,综合研判后决定采取“削峰填谷”措施。按照包坑负责制,有关专家团队要对每个采坑制定独立治理方案,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潘耀忠谈到,“据我了解,11个采坑的治理方案都做过变更,最多的改过4稿。比如最初方案拟定回填8400多万方,后来调整为5900多万方,大幅减少了开支,也让治理效果与周围环境更加一致”。在专家团队的参与指导下,此次综合整治相比2014年有了明显改观。“特别在地形地貌方面,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副处长刘国新介绍,以前矿山治理后的渣堆坡度多为45度左右,渣堆形状多为台阶式,用最小占地面积保证渣堆稳定,但因坡度过大难以存贮水分和营养,除了台阶平面的植被长势还可以外,渣堆坡面植被有逐年退化情况。潘耀忠介绍,此次整治要求把现有渣堆坡度刷减至25度以下,同时把多余渣土回填进采坑,最大化实现渣堆整体复绿,确保治理后呈现丘陵状起伏自然外貌。新的治理方案不仅“看起来很美”,对周边牧民也有明显影响。这些矿坑大都地处牧区,牧民担心牛羊掉进坑里摔死,所以不得不远离矿区放牧,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按照“与周围地貌保持一致”原则整治后,不仅拓展了草场面积,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为今后生态旅游开发打下了较好基础。填坑不易,种草也难。为了选好草种,有关专家团队对不同草种、施肥量和覆膜与否等做了大量对比实验,最后选定适合在高原高寒地区生长的4类草种。潘耀忠讲到,“现在看草长势良好,但这是覆膜和加肥后的效果,具体情况还要继续观察。青海省要求整治‘一抓到底’,我们也会按此要求一盯到底,确保实现治理目标,也争取做出更多可推广复制的高寒矿区生态治理经验”。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副主任宋改平指出,“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上,一个线条我们梳理下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出现了断层”。矿区盗采的大坑要填上,贯彻落实的断层更要补齐。修复政治生态的任务,并不比前者轻松多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第一审查调查室干部刘世伟对此深有感触。2020年8月4日,刘世伟看到木里非法开采新闻后,第一反应是“要忙了”。这之后大半年时间里,他都忙着查办与木里有关的案子。“有的是贪腐问题,有的是失职失责,案子一个接一个,基本没歇过”。整治要一抓到底,惩治必须一查到底。木里矿区非法采矿问题曝光后,青海省纪委监委严厉查处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原常委梁彦国、原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李永平等一批违纪违法干部,同时还有多名失职失责领导干部被免职。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14人受到处分,另有3人被问责,31人被批评教育。刘世伟介绍,“这次查得特别彻底,比如天峻县法院原院长王延德,退休11年也被挖了出来。”“木里非法采矿不是简单的挖煤、挖坑,而是政治上出了问题。”青海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介绍,2015年综合整治期间,木里煤田整合和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在申请扩大产能未获批准的情况下,就以缓解煤炭供需矛盾为由批准义海公司恢复开采,随后又批准兴青公司开展边坡治理试点,并准许其开采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露头煤和工程煤。“这些都反映出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在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上存在错误倾向,甚至把新发展理念抛之脑后。”尤其是木里煤田所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此类问题更为严重。该州GDP长期处于青海省第二位,人均GDP更是稳居第一,让一些当地干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唯经济发展的政绩观,没有紧跟中央要求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惩治只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针对木里非法开采事件暴露出的问题,青海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省纪委监委牵头组成4个督查组,分片对市州、县市区和省直单位开展督导检查,对10个地区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查摆和整改不深不实等情况进行通报,推动解决“推、拖、怕、贪”等突出问题。同时,专门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下发了修复政治生态的意见。因为木里矿区破坏式开采问题,2014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就处分过5名干部,这一次则有14人受到处分。全程参与这两轮工作的刘世伟,对时任天峻县副县长的郝建华和曾任天峻县公安局副局长的范增智印象特别深刻。“这两人在2014年就因为木里问题受过处分,这次则被移交司法,看来是当时没有打疼。”在刘世伟看来,两轮处分的最大区别,是这一次更加重视以案促改。“当年是查完就完了,这次我们按照省纪委监委的要求,在后半篇文章特别是修复政治生态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相隔7年,两轮整治,惨重教训面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干部的思想终于开始转弯了。办完手头案件后,刘世伟调任派驻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具体负责新组建木里煤田生态保护局的派驻监督工作。在他看来,这个前身曾经蜕化成兴青公司“保护伞”的单位,在综合整治中不仅更换了名称、明确了定位、理顺了关系,而且工作作风也在持续改进,相较以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聚乎更井治理前后

青海省此次治理范围不仅包括木里矿区,更涵盖整个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在做好木里矿区这个“点”上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青海省对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6.31万平方公里这个“片”统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798个“问题图斑”开展了分类整治。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副处长刘国新介绍,“这些图斑包括矿坑、渣堆、工业企业等不同形式。只要对祁连山南麓的地表生态造成扰动,我们都进行了整治,一个都不能少。”相比木里矿区,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问题图斑”的个体生态破坏面积要小很多,但分布非常分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十分困难。为确保所有图斑根治到位,青海省成立了四个督察组,与图斑相关的海西、海北两州也成立了相应督导机构。海北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车云,被抽调担任海北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决战决胜”行动第二督导组副组长,负责督导祁连县图斑整治工作。车云介绍:“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整治中祁连县的图斑最多,有123个,绝大部分位置偏僻、崎岖难行,同时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给治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以默勒镇东库煤矿为例,矿区破坏面积达1981亩,最高的锅岔石蛇纹岩矿海拔超过4300米,已经到了雪线以上,交通极不方便。很多图斑不通路,车到山下后,只能步行上去。车云到祁连县时,正赶上省里对整治工作开展阶段性检查,祁连县排名倒数第一。当时,省、州纪委相关负责人到该县暗访了52个图斑,发现36个治理效果不佳,个别地方甚至没有动静。对于这些情况,车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毕竟如此大规模的生态整治在祁连县尚属首次,对这个人口不到5万的县城来说,想在短时间里取得明显效果确实困难。但让车云无法接受的是,有些责任单位不仅认识不到位、标准不明确,而且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也不顺畅,致使生态环境整治工程进展缓慢。对此,督察组逐一约谈了相关单位负责人,对措施得当、工作有力的进行表扬,对进展缓慢、工作滞后的进行通报,引导各乡镇、各单位之间形成了对标先进、奋力赶超、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的良好氛围。督导推动下,祁连县的整治工作推进非常迅速。整治期间全县累计出动各类机械7300多台(次),组织施工人员2万多人(次),回填矿坑21.8万立方米,植树近2万株,种草8万多公斤,整治面积达3.4万亩。整治效果好不好,现场看了才知道。车云讲到,“我们督察组逐一检查了每个图斑,检查情况非常好,有的甚至出乎我们预料。比如西山梁矿区海拔非常高,路况也特别差,换了几套方案都没治好,最后还是当地人员想出了‘用羊种草’的办法,我们看了以后都觉得效果好。”截至2021年7月底,祁连县123个“问题图斑”全部完成整改,而且顺利通过了省里的验收,治理效果从倒数第一升至全省前茅。与此同时,全省其他“问题图斑”也在督察督导下按期实现了整治目标。填完坑,种上草,只是生态修复的第一步,管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经过这次综合整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当地群众对此有着深刻感受。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扎麻什管护站,记者见到了护林员聂文强。这个刚满30岁的回族汉子,因为高原日晒和贫困磨炼的原因,看起来足有40多岁。聂文强的家在祁连县八宝镇拉洞台村,这是个只有900多口人的纯农业村。聂文强家里有10亩旱地,每年种些青稞、油菜,纯粹靠天吃饭,其他村民也不比他家强多少。直到2016年,村里把聂文强一家纳入精准扶贫户,又借着生态整治契机把聂文强聘为护林员。祁连山国家公园成立以后,他从护林员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生态管护员,每月有1700元工资,家里的生活才稍微稳定一些。而在此期间,村里一些人的生活改善得更好。拉洞台村虽然较为贫困,但紧挨着的卓尔山风景却很美。2013年起,祁连县重点打造了卓尔山旅游区,很快就吸引了大批游客,最多时一天能来1万多人。借着这个机会,40多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放下牧羊鞭吃上了生态饭,其他村民则在景区摆摊卖酸奶、煮玉米等,几个月下来也能赚1万多。聂文强讲到,“真金白银摆在面前,才知道生态的好处。真要看好祁连山,这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有了这层认识,聂文强护林的积极性高了很多。他的管护范围很大,平均海拔在3600多米,他和其他管护员一起,每天认真巡查管护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草,随时制止一切破坏草原森林资源的行为。在管护员的精心管护下,祁连山保护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民众保护生态的意识也进一步加强,林区盗伐、盗猎现象基本禁绝。这样的认识不止聂文强一人有,邻村的马成祥也感同身受。作为网络红人,马成祥有个更加响亮的名号——草帽哥。2016年,在外地打工的马成祥看到祁连生态旅游业非常红火后,立刻赶回来做起了旅游向导,攒了一些钱后开起了农家乐。去年7月,他扩建了自家的四合院,增加了10多个床位,收入一下子增加了不少。马成祥说:“我现在还兼着护林员,其实一个月千把块钱的工资也就够做一桌菜,但我不愿意放弃,因为守护生态的职业神圣而光荣。”从开发卓尔山起,祁连县的生态旅游业越做越大,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收入增长也越来越多,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已经占该县经济30%以上。这样的变化不止发生在祁连县,刚察、门源等记者采访过的多个地方,生态富民都在发生可喜变化,更加增强了当地干部群众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信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加强生态治理修复,妥善处理生态和民生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叮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需要久久为功的恒心和一抓到底的韧劲。青海省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殷切嘱托,坚守生态地位、深化省情定位,以高质量监督筑牢祁连山南麓的生态安全屏障。

猜你喜欢
木里图斑青海省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安县有序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图斑核查工作
以沙为墨指尖画梦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生态木里 绿色未来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防火保安全我们在行动木里县第一国有林场
防火保安全 我们在行动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