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及路径分析

2022-01-08 07:29:48张锴田银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思政

张锴 田银萍

[摘           要]  教育不仅承载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使命,而且在更深的层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润。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师是教育实践的重要主体,是校园文化建设、传播和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五元文化”;校园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1-0097-03

英国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阐明了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培养国民的公心,净化国民的情趣,为浮躁的公众提供真正的公理,为公众的理想提供确定的目标。”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仅承载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使命,而且在更深的层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润。西方近代以来的高等教育哲学思想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承担了三项重要的职责功能,第一是传播高深学问,第二是从事科学研究,第三是塑造公众心灵。在这三项职能中,第一和第二项职能不仅是最古老的高等教育职能,而且是最被大众接受和理解的高等教育职能。其实,塑造公众的心灵和前两项职能相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因为高等教育学府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高深学问和从事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机构,高等教育更是扮演了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风向标的重要角色,高等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和手艺的阶段,是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的。鉴于此,如何在高等教育学府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培养和文化的熏陶,已经成为现今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大学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当今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此类思想的传播势必会对当代青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人的大脑是必然会被一定的思想占据的,积极的、先进的、健康的思想不占据青年的头脑,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就会占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广大青年发出了伟大号召,寄予青年殷切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也寄托在广大青年的身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一代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青年除了要学习先进的知识、掌握高超的技能外,还必须拥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和远大的理想,这些源自青年内心深处的精神动力需要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需要高尚道德的浸润和灌溉。因此,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更好地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何谓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下培养的学生,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是其中最重要的内涵。在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各大专院校都在努力建构属于自身的校园文化,形成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和文化育人模式,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五元文化”育人模式简介

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五元文化”德育模式为例进行研究,该校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将文化育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针对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缺乏针对性、适切性、操作性等问题,于2006年开始探索文化育人路径,2007年制定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五元文化”育人工作方案》,目前,“五元文化”的育人模式已经在内涵发展、理论创新,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体系结构,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一贯秉持“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求真、笃行、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信自强”的校园精神,在吸收和弘扬各类先进文明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提炼总结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独有的校园文化内涵——“五元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用丰富的先进文化引导人;以长征精神为旗帜,用绚烂的红色文化鼓舞人;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用良好的职业文化塑造人;以“亲仁”“善艺”为基点,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人;以地方人文为补充,用朴实的黔东文化熏陶人。其中,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是整个“五元文化”的核心,引领、统筹其他四类文化共同对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作用。在实践育人环节中,“五元文化”作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的主体思想,对学生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然地浸润在优秀的校园文化之中,实现全面发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五元文化”在形成、发展和育人的环节都非常重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认为教师作为学生在校园中重要的教导着、监督者和陪伴者,對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五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一直都秉持所有教师都必须全体、全方位、全方面参与育人的原则和标准,让教师切实在学生的培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教师在教育实践环节主体作用的剖析,试图论证教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者、传播者和推动者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举措。

二、教师参与“五元文化”育人模式的理论意义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仅负责给学生传授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而且要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挖掘出人性之中善的种子,从而塑造一个能够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则秩序的人、一个良善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老子、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古代著名教育家不仅具备渊博的学识,而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承担为人师表的重任。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不断证实教师在教育中承担了极为重要的使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教师在这份重任和压力面前,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合格的、温暖的、有责任心的好老师。

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校园之中,教师与学生日常的交流互动亦处于校园之中。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校园,教师自身也时刻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是否认可、是否赞同、是否欣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理应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塑造者、传播者和引导者。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学识应该是渊博的,道德应该是高尚的,内心应该是善良的,思想应该是纯洁的。只有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明显优于学生时,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为人师表的尊严和权威,学生才会信任和认可教师,自觉主动地让教师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深受学生信任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专业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优秀的校园文化。

三、教师参与“五元文化”育人模式的路径分析

教师和学生同处于校园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之下,教师除了自身感受校园文化的影响之外,还应当主动对学生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授和教育。在实践中,教师应主动将“五元文化”的内涵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让“五元文化”走进课堂,增强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开展良好的沟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来规范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

首先,专职教师应将“五元文化”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五元文化”走进课堂。职业院校的学生相比本科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往往更强,希望通过学习掌握实操的技术和手艺,往往会忽略个人文化素养的塑造,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对校园文化的漠视和抵触的情绪。各类课程有机融于“五元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将更加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更加有助于让校园文化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在实践教学环节,“五元文化”应和思政课的教学牢固结合起来,一方面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五元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用丰富的先进文化引导人,二者的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为“五元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五元文化”教育可以为立德树人营造良好的氛围,两者的结合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思政课走出传统课堂,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思政课教学,成为思政教学的助力和推手,不仅能够帮助思政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且让校园文化更好地传播和发展。另外,专业课也应把“五元文化”纳入教学之中,在开拓专业课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将校园文化做了更深层次的推广和传播。例如,农学专业的课程可以结合朴实无华的黔东文化,唤醒学生对铜仁地区的热爱和眷恋,毕业后可以更好地扎根基层农村建设;经济学专业可以结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发扬诚实守信的美德,不做假账;医学专业可以结合“大医精诚”的优秀传统文化,告诫学生在掌握良好医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医德。这些内容都是将“五元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有益尝试,实现了专业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推广的共赢发展。

其次,行政教师和专职辅导员也应全面理解“五元文化”内涵,自觉成为“五元文化”的宣讲者和传播者。一方面行政教師和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为学生提供各类服务。他们是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最常见到和最容易接触到的人群,他们肩负着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任。行政教师和专职辅导员“‘亲仁、善艺’,践行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学生树立起生活中的好榜样,共同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行政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可以充分地将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假期“三下乡”等活动作为载体,使用“五元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班会中将“五元文化”作为素材,对学生开展珍爱生命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励志成才教育和感恩教育,既丰富了班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深刻的主题教育,又让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解读和宣讲“五元文化”,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树立一丝不苟、认真调研的精神;在假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五元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扎根基层、艰苦奋斗、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

总之,在实践中传播和宣扬“五元文化”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积极配合,教职工成为“五元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和推动者的前提是其一定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五元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将“五元文化”和自己的工作内容相结合,在日常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中,润物细无声地用“五元文化”滋养和灌溉学生的心灵,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江,田银萍.“五元文化”教育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2).

[2]张伟,白玉堃.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2).

[3]成家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元文化”模式研究[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2).

[4]李建民.2020年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状况调查分析[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6(3).

[5]郭杏芳,刘红星.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内涵及路径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5).

[6]宋佳荣.百年变局中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J].公关世界,2021(20).

[7]王凤娜,王家刚.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探索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10).

[8]顾金光.立德树人视阈下培育学生积极心理的途径探析[J].职业,2021(19).

[9]刘晓红,马兰.高职院校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育人实践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5).

[10]董韩博.“三全育人”视域下校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J].高教论坛,2021(10).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