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亚娟
柳州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柳州 545005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预测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晚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国内外研究均表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CIMT相关[1-2],TSH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动脉粥样化的发生与发展产生影响,及早发现并干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该文将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0例甲功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搜集并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甲功指标,来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CIMT与TSH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搜集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70例,以CIMT 1.0 mm为切点,分为CIMT增厚组(CIMT≥1.0 mm)与CIMT正常组(CIMT<1.0 mm),CIMT增厚组74例,CIMT正常组96例。以血清TSH测定值P25、P75为切点,分为3组:低TSH组(42例)、中TSH组(86例)、高TSH组(42例)。该研究纳入的对象知晓并了解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WHO1999年标准;②所有甲功测定在正常值范围内:血清学TSH、FT3、FT4均在正常范围内;③病程确诊1个月之内。
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②甲状腺疾病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等);③近3月前使用可能影响糖代谢的药物或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或调脂药物;④近1个月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者;⑤恶性肿瘤史、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严重精神疾患史、孕妇、哺乳期妇女、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者(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等)。
搜集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既往史;实验室指标:清晨空腹抽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酸(UA);血脂: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甲功: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采用GE公司LOGIQ E9-2型号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1~15 Hz,探头沿着颈总动脉走行方向缓慢进行移动,观察动脉壁内膜情况。测量方法:测量后壁的内膜表面的强回声到中层与外膜相移行处强回声之间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即为CIMT的值)。根据《血管超声检查指南》分为CIMT增厚组CIMT(≥1.0 mm)、CIMT正常组(CIMT<1.0 mm)[3]。
续表2
根据CIMT值分为CIMT增厚组CIMT(≥1.0 mm)、CIMT正常组(CIMT<1.0 mm):两组间年龄、TG、LDL-C、FT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构成比、FT3、TSH、HDL-C、TCHO、HbA1c、TP、Cr、UA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TSH比较
CIMT值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年龄、LDL-C呈正相关(r=0.473、0.196,P=0.000、0.010),与TG、FT4呈负相关(r=-0.183、-0.155,P=0.017、0.044),见表2。
表2 CIMT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分别以CIMT是否增厚为因变量(0表示无增厚,1表示有增厚),以年龄、TSH、FT3、FT4、TG、LDL-C、HDL-C等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LDL-C是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TSH未进入到方程中,见表3。
表3 各指标对CIMT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测得的血清TSH值的P25(TSH 0.99 mIU/L)、P75(2.04 mIU/L)为切点,分为3组,低TSH组42例(CIMT增厚者18例),中TSH组86例(CIMT增厚者41例),高TSH组42例(CIMT增厚者16例),3组的CIMT增厚患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6,P=0.581)。
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40年,将会有6.42亿人患有糖尿病[4],而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及死亡的重要因素[5],若能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的干预,将会极大减轻糖尿病大血管疾病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重要风险的独立预测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预测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6]。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可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该文选择甲功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CIMT与年龄、TSH、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关系,以期对CIMT的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甲功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CIMT与年龄、LDL-C呈正相关,与TG、FT4呈负相关,年龄、LDL-C是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的血管病变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及治疗心脑血管疾患尤为重要。杨雪等[7]、李正宏等[8]的研究认为T2DM的亚临床甲减状态可显著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国内近年来有研究纳入甲状腺功能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TSH与CIMT的关系,结果均显示TSH、年龄与CIMT独立相关[9-10]。与多数研究结果一样[11],该研究亦认为年龄与CIMT独立相关,但并未发现TSH与CIMT相关,且在不同血清TSH水平组CIMT增厚患者检出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与顾叶青[12]的研究结论一致,此外,孟永霞等[13]研究将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基线未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者3 543人纳入分析,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经过多因素调整后,FT3、FT4、TS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的关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基线甲状腺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无关,与该文的结论一致。该研究样本量偏小,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TSH与CIMT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研究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患病率更高,相关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14]。亦有研究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别[15]。因此,CIMT与糖尿病病程、年龄、性别、吸烟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既往的研究选取的对象多为已有较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或者为健康人群,若能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同时选取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有无吸烟、年龄等因素分层分析,或许能更进一步揭示TSH与CIMT之间的关系。
既往研究表明,LDL-C是预测颈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16]。该研究结果亦证实LDL-C在CIMT增厚组显著高于CIMT正常组,LDL-C与CIMT呈正相关,且前者是后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LDL-C在促进动脉硬化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上不但要对心脑血管事件高发人群进行防治,检查其血脂变化情况,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颈部彩超检查,特别是针对血脂出现异常,同时伴有CIMT增厚或斑块形成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尽早检查和诊治,从而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该文行相关分析提示TG与CIMT呈负相关关系,与既往多数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该次研究选择的对象有关系,该文选择的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TG受血糖及入院前的饮食习惯影响大,待血糖控制平稳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TG,探讨TG与CIMT的关系会比较准确。
综上所述,在甲功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及LDL-C是CIM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中老年及LDL-C偏高的患者应定期完善颈部血管B超以便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该文的研究中尚未发现在正常范围内的TSH水平与CIMT存在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