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后血糖波动改善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2-01-08 07:01张燕茹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糖分波动饮食

张燕茹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妇产科,福建 福州 350007

妊娠期糖尿病有特殊性,该病在妊娠后出现,或机体本身有隐形的糖耐量减退的情况,伴随妊娠发生,常改变机体的代谢状态,有内分泌紊乱、胰岛素缺陷等问题,因而诱发糖尿病[1]。该病特点体现在妊娠期内血糖升高,当妊娠结束时,血糖趋于正常,但有部分孕妇会出现2型糖尿病。一般轻度的高血糖对机体影响较小,但在妊娠期糖尿病进展过程中,可能会诱发酸中毒情况,孕妇机体血糖代谢始终处于紊乱的情况,约有22%的流产事件[2]。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还可能发生羊水过多、胎儿窘迫等问题,均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给孕妇、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后,为保证母婴安全,临床常增加控糖药物治疗,或行胰岛素治疗,均能降低血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该类治疗措施常造成血糖的过大波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快速血糖波动可能加重血管损伤,且会增加机体不适症状[3-4]。近年,饮食控制被推广,该措施通过糖分、热量的摄入,可渐进地降低血糖,能维持血糖平稳性,减少血糖大幅度波动事件,利于提升妊娠分娩安全性。对此,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就诊的12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判断饮食控制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就诊的12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掷骰子分组,按照掷骰子结果分为一般组、饮食组,每组61例。一般组:妊娠时间24~33周,平均(28.18±1.98)周;经产妇20例,初产妇41例;年龄22~40岁,平均(31.67±2.40)岁。饮食组:妊娠时间24~32周,平均(27.70±1.82)周;经产妇21例,初产妇40例;年龄23~41岁,平均(32.09±2.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同意研究实施;可配合血糖测量;沟通能力正常;产检资料完整;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

排除标准:妊娠前已存在糖尿病者;年龄超过45岁;妊娠期高血压者;先兆流产者。

1.2 方法

一般组:一般干预,主要是药物治疗干预,根据血糖情况,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在规定时间口服降糖药物,若血糖较高,可指导产妇行胰岛素注射,以维持血糖稳定性。

饮食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增加饮食控制。(1)健康宣教:讲解饮食控制对降低血糖的重要性,阐述饮食规范对产妇及妊娠结局的有益之处,并阐述不合理饮食的危害性,提高产妇警惕意识,使其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2)制订计划:确定产妇妊娠时间后,记录产妇的血糖、体质量等,和正常产妇的相关信息一一对应,调整各产妇的饮食,确定热量、蛋白质等摄入情况,并确定产妇各时期内的体质量增加程度,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参考产妇饮食喜好,增强其对日常饮食的期待及兴趣,能更好地规范饮食行为。(3)具体实施:①妊娠早期:参考产妇当前的BMI指数,若存在超重情况,需控制饮食,防止体质量增长过快,此期间内热量摄入需控制在1 000 kJ以内,若有偏瘦的情况,可增加热量至1 200 kJ。为防止糖尿病造成肾脏损伤,需控制蛋白质摄入,将其控制在115 g/kg,以减少蛋白尿事件。同时要监测血糖情况,控制糖分摄入,日常可增加新鲜果蔬,其中水果需注意低糖分,防止妊娠早期出现血糖大幅升高的问题。②妊娠中期:参考当前BMI指数,为保证胎儿发育,需增加热量摄入,增加幅度保持在800 kJ/月,日常主食摄入量需控制在325 g左右,若体质量不足,可增加至400 g,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比值应控制在50%~75%。此阶段内可减少水果种类,限制水果摄入量,严禁食用糖果等高糖食物,防止血糖上升。③妊娠晚期:参考当前BMI指数,可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幅度控制在25 g/月,此阶段内需控制体质量,增长幅度不能超过20 kg,根据肾脏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每天的摄入量尽量控制在145 g/kg,还需增加微量元素摄入情况。该时期内需严格限制糖分摄入,尽量控制水果、碳水,补充营养的同时防止血糖升高。(4)注意事项:在饮食控制期间,需重视饮食调整的渐进性,防止糖分摄入量突然改变造成的血糖大幅度波动情况。同时要参考产妇的喜好,尽可能保证饮食的多样性,能增强运动的饮食兴趣。

1.3 观察指标

血糖的检查,常见的检查项目为空腹血糖,检查后需指导产妇口服葡萄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餐后2 h血糖检查。

血糖波动情况的检查主要有日内血糖极差、日内血糖波动次数等,在记录此数值后,需计算血糖波动幅度,还需记录各产妇的餐后血糖峰值。

不良妊娠结局主要有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还需统计巨大儿、早产发生情况。

满意度的评估,维度有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饮食喜好等,总计10分,对各方案很满意为9~10分;对各方案较满意为6~8分;对各方面不满意为0~5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两项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饮食组两项血糖指标比一般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mmol/L]

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饮食组(n=61)一般组(n=61)t值P值7.81±0.64 7.75±0.89 0.428 0.670 5.13±0.94 6.62±0.73 9.778<0.001 9.05±0.84 8.91±0.76 0.96 0.336 7.18±0.60 7.95±0.55 7.389<0.001

2.2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比较

在血糖波动情况的评估中,饮食组日内血糖极差、波动次数、幅度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比较(±s)

组别 日内血糖极差(mmol/L) 日内血糖波动次数(次) 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mol/L) 餐后血糖峰值(mmol/L)饮食组(n=61)一般组(n=61)t值P值4.23±1.15 5.84±1.39 6.970<0.001 3.08±0.75 5.12±1.17 11.465<0.001 2.55±0.93 3.70±1.24 5.795<0.001 8.81±0.69 9.53±0.72 5.639<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饮食组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4.92%、1.64%、3.28%、6.56%,低于一般组的18.03%、11.48%、14.75%、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比较[n(%)]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饮食组的满意度(95.08%)高于一般组(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在近年呈现出高发性,该病在妊娠期内出现,有血糖升高及反复波动的表现。妊娠期有一定特殊性,部分人群对妊娠期认识不足,存在饮食不节制的情况,或本身有代谢紊乱的情况,均成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诱发因素[5]。高血糖作用下,会造成胎儿发育异常,产妇也会出现代谢问题,还可能引发酸中毒,影响母婴生命安全。药物治疗是抑制血糖波动的主要途径,在控糖药物以及胰岛素辅助下,即使存在高血糖情况,也能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可防止高血糖造成的机体损伤[6-7]。但妊娠期较特殊,产妇存在食欲增加的情况,很难控制日常饮食,机体摄入过多糖分、脂肪等,可能会造成血糖的波动,还会出现超重的情况,均会影响各产妇的分娩,增加分娩风险。临床提出饮食控制,在掌握产妇BMI指数以及自身血糖后,参考妊娠时期,严格调整饮食,控制各成分的摄入,能防止血糖的过多波动情况,利于维持血糖稳定性,减少高血糖对妊娠分娩造成的不良影响[8]。

该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两项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饮食组低于一般组(P<0.05)。提示饮食控制效果显著,能降低血糖水平,能减少高血糖造成的血管损伤。分析发现,即使在控糖治疗后,也有部分产妇为增加营养摄入存在糖分摄入过多的情况,且无法规范自身饮食,仍有血糖升高的问题[9]。饮食控制能经各维度评估产妇的机体状态,计算出所需摄入的热量、蛋白质、糖分等,既能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让胎儿可以健康发育,又能降低血糖,可防止血糖的反复波动。饮食得到良好干预后,还能控制体质量,可防止超重问题,能维持母婴血脂的正常代谢,对预防高血脂有积极作用[10-11]。

该研究中,在血糖波动情况的评估中,饮食组日内血糖极差、波动次数、幅度均比一般组优(P<0.05),说明提升饮食控制能提高血糖稳定性。分析发现,控糖药物一般能在短时间内见效,血糖会迅速降低,所产生的血糖波动幅度较大,而饮食中摄入糖分后会造成血糖波动,此机制下降低了血糖稳定性[12]。而饮食控制的实施,能保持循序渐进的优势,在妊娠各时期内均控制微量元素、糖分摄入,且早中晚会逐渐增加营养物质,能减少血糖快速降低或者快速升高的情况,不会造成血糖高频率的波动,可维持良好的控糖效果[13]。

该研究中,饮食组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早产发生率分别为4.92%、1.64%、3.28%、6.56%,低于一般组的18.03%、11.48%、14.75%、21.31%(P<0.05)。提示饮食控制对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好。分析发现,单纯药物控糖治疗,常存在药物蓄积情况,为维持血糖稳定性,还可能会增加药物剂量,且药物可能经脐带传导到胎盘内,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形成较多不良妊娠结局[14-16]。而饮食控制则有较好效果,可减少药物治疗情况,能防止药物蓄积,在饮食调整过程中,能稳定血糖,经胎盘可传送营养物质,且产妇较稳定的血糖,能保证胎儿血糖代谢的稳定性,减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均能维持良好的妊娠结局,获得产妇的高度满意[17-18]。饮食组满意度(95.08%)比一般组(77.05%)高(P<0.05)。提示饮食控制能获得较高的产妇满意度。分析发现,一般性干预措施涉及内容较少,虽能经运动、用药等内容规范孕妇的生活,可减少血糖波动情况,但并未重视饮食干预,此过程中若摄入过多糖分,常造成血糖波动,而此时会影响胎儿发育,很难获得产妇的满意。饮食控制则能严格控制饮食情况,在掌握产妇机体状态、血糖的基础上,调整糖分、热量摄入情况,能防止糖分摄入过多,可维持稳定的血糖,且能减少控糖药物的使用,能维持胎儿发育安全性,得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认可及满意。在各饮食控制措施实施后,能防止产妇随意摄入糖分,能降低血糖波动幅度,还能改善妊娠期间的机体代谢情况,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饮食控制能改善妊娠结局,可降低血糖波动程度,稳定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造成的机体损伤。

猜你喜欢
糖分波动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如果只喝可乐不喝水会发生什么?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何为清淡饮食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
健康饮食
水力空化强化亚硫酸钙吸附糖液中非糖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