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育婴师培养模式临床应用效果

2022-01-07 08:21:40申思懿赵星丞于红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育婴师母乳喂养婴幼儿

申思懿 赵星丞 于红润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300457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社会经济进步、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对自身产后康复及婴幼儿的健康发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育婴师是利用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方法对婴幼儿进行护理和生活照料的专业人员〔1-2〕。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营养师、药剂师、育婴师等从业人员”,当前育婴师的教育培养已经成社会热点。但目前育婴师的培养基本只涉及对婴幼儿的保养,缺乏对母亲的关注,导致一系列产后营养问题以及产后抑郁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育婴师培养模式下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丰镇市三井宫社区80例顺利结束分娩的初产妇。纳入标准:①年龄22~35岁,已婚;②单胎,头位;③胎龄37~42周,新生儿体重>2 500 g;④无高危因素、无妊娠合并证、严重的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⑤均自然妊娠;⑥阴道分娩。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意识或学习障碍者;②四肢难以活动者;③产后大出血;④合并感染;⑤器质性病变、血液系统、免疫功能障碍。将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7.85±4.24)岁;孕周(39.23±1.21)周;体重指数(BMI)(28.21±3.34)kg/m2;新生儿体重(3.14±0.41)kg。观察组年龄(26.93±4.17)岁;孕周(39.44±1.43)周;新生儿体重(3.23±0.43)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育婴师的年龄、学历、从业年限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于婴幼儿满月后开始实施相应的干预,对照组由常规育婴师提供服务,观察组由新型育婴师培养模式下的育婴师给予干预。内容如下。

1.2.1常规育婴师的培养与服务 (1)培养模式:接受专业培训,按照国家育婴师培训标准设置课程,内容涉及婴幼儿生理学、婴幼儿营养学、婴幼儿心理学、早期教育学,主要包括育婴师的基础知识、婴幼儿的保健护理、生活照料、教育与训练等〔3〕,培训的方式有基础理论知识培训以及婴幼儿照护模拟操作。经培训后统一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2)提供服务:育婴师提供的服务主要为婴幼儿保健,主要内容包括:指导产妇正确喂哺婴幼儿,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方法和技能。①测量婴幼儿的体温、体重、头围、身长,观察大小便、脐部状况、口腔、黄疸情况;②婴幼儿的日常生活起居,安排婴幼儿的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卫生与睡眠习惯;③清洁及消毒婴幼儿的医务、用具及奶具等;④给婴幼儿换洗尿布、穿衣、洗澡;⑤婴幼儿的抚触。

1.2.2新型育婴师的培养与服务 (1)培养模式:在常规育婴师培养的基础上,同样重视乳母保健,培训内容涉及产后体型恢复、产后营养、产妇的心理以及健康教育,培训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考核内容中加入乳母保健,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为乳母及婴幼儿提供服务。(2)提供服务:在常规育婴师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基础上包括以下内容:①产后体型恢复:产后2 d指导产妇进行产褥期体操,促进腹部及盆底肌肉的恢复。随着产后恢复指导产妇进行形体恢复训练,包括头颈部运动、胸部运动、会阴收缩运动、腹式呼吸运动、腿部运动、按摩等,逐渐加大运动量。②产后营养:发放自制产后饮食营养知识手册及母乳喂养知识手册,讲解产后饮食原则、进食原则、传统饮食误区。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4-5〕,方案制定时结合产妇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背景,强调膳食多元化,食物摄取的均衡性,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分配。增加富含维生素A及优质蛋白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6〕,避免摄入过多蛋白质(150 g/d)及脂肪,每顿合理搭配水果蔬菜,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对母乳量少及乳房充盈严重不足的产妇,设计个性化食谱,重点补充蛋白质类食物〔7〕。③产妇的心理:与产妇加强沟通交流,了解产妇的社会地位、工作经历、生活习惯、个人喜好、经济状况等,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配偶及家属多关心产妇,理解产妇的心理角色变化,尽量满足产妇的需求。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对于心情烦躁抑郁者,引导产妇发泄心中郁结的情绪。④健康教育:主要是提供给产妇一些育婴知识、产后保健知识、产后接种、母婴健康体检等方面的知识。

1.3 观察指标

1.3.1营养状况 统计育婴师提供服务后1个月后的日均食物摄入情况,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连续记录2 d的膳食),主要包括谷类、蔬菜、薯类、蛋类、牛奶、畜禽肉、水果、水产类。

1.3.2喂养情况 于育婴师干预后3个月后统计两组产妇的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以及人工喂养。

1.3.3产后抑郁 于育婴师干预后3个月后统计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产后抑郁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EPDS)表进行调查,该量表共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按照程度不同评分0~3分,总分0~30分,评分越高抑郁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 α为0.76,内容效度为0.93。该量表的建议诊断界值为9/10和12/13〔8〕。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干预期日均食物摄入量

观察组的薯类、水果类、蔬菜类、大豆类的摄入量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畜禽肉类、水产品类、谷类、蛋类方面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干预期日均食物摄入量

2.2 两组产妇的喂养情况及抑郁评分

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后3个月时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及抑郁评分〔n(%)〕

3 讨论

对0~3的婴幼儿学习活动、适当教育,对于其智力发育、体格发育都有积极的影响〔9〕。相关调查显示〔10〕,90%以上的0~3岁婴幼儿照顾者缺乏科学喂养、育儿观念的知识和方法。近年来,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已经被列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现代社会与家庭越来越重视对0~6岁婴幼儿进行早期保育教育,尤其是0~3岁婴幼儿大脑发育这一关键时期。在婴幼儿早期发育中专业教育人员是关键,育婴师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布的新兴职业,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经过系统专业教育培训的育婴人员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护理与教育显得越来越迫切。我国育婴师的培训起步较晚,尚缺乏较为完善的培训模式,职后培训不足,且队伍的进入门槛低〔11〕,这导致育婴师的资质良莠不齐。此外,育婴师职业多定义为教养婴幼儿,对乳母的关注程度不够。

乳母是产后妇幼保健的一个重要群体,她们刚经历的分娩,面临着身体形态上以及角色上的改变,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数据统计显示〔12〕,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5.6%。产妇产后身心若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不仅不利于自身健康,对婴幼儿的发育也有不良影响。研究认为〔13-14〕,应该充分重视产妇产后的康复保健干预,为其提供生殖系统和形体恢复在内的人性化产后恢复治疗方法,以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因此,在对育婴师培训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重视乳母的产后保健项目。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育婴师培训提供服务的产妇比较,新型育婴师培养模式服务的产妇在营养物质的摄入方面更加均衡,更科学,表现为薯类、水果类、蔬菜类、大豆类的摄入量增多,畜禽肉类、水产品类、谷类、蛋类的摄入量减少。产妇产后的营养不良会导致泌乳量不足,营养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产妇的体态,还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均不利于母婴健康〔15〕。产后营养是产后保健的重要内容,新型育婴师培养中充分重视营养因素在产后康复中的作用,在为产妇提供服务时,给予理论知识指导及个体化饮食方案制定,有效改善了产妇饮食行为,促进科学膳食,保证营养均衡。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育婴师培训提供服务的产妇比较,新型育婴师培养模式服务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高。这可能与育婴师对产妇的营养指导,使产妇母乳喂养期间营养充足,泌乳量多有关。本研究还显示,与接受常规育婴师培训提供服务的产妇比较,新型育婴师培养模式服务的产妇产后EPDS评分显著降低。新型育婴师培养模式重视心理因素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作用,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引导,促进产妇产后角色的转换,减少不良情绪的出现。由此可见新型育婴师培养十分重要,且有现实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新型育婴师专业干预能够增加初产妇产褥期的营养物质摄入,促进母乳喂养,同时还能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减轻抑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育婴师母乳喂养婴幼儿
年轻人成育婴行业生力军 金牌口碑需内外兼修
教育家(2023年51期)2023-02-19 12:35:22
育婴师:带娃也是技术活
上海工运(2022年3期)2022-06-22 09:14:58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禄丰县总工会:免费开展育婴师初级培训班
时代风采(2019年8期)2019-12-13 06:19:29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43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4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