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渠慎涛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千家万户关心的家事,也是全社会关切的国事,事关个人健康成长、人民幸福生活,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发展。近年来,宁波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抓住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三个重点,全面推进家庭建设五大行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正气充盈、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这既是宁波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成果展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为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守护家风家训“传家宝”提供了实践积累和经验借鉴。
守护好“传家宝”,首要在于建设好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始终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推动国家发展的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这既强调了家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石作用,又突出了家庭在人民幸福生活中的港湾作用。当前,尽管时代变迁给生活方式带来较大改变,冲击家庭观念,改变家庭结构,但并没有动摇家庭的本质,也不会削弱家庭的社会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唯有千千万万的“家和”“家齐”,才能推动国家民族的“万事兴”“国安宁”,实现政通人和、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千家美好,万户幸福,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复兴。对宁波来说,要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顺应时代潮流变化,自觉践行新时代家庭观,不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继承创新“甬尚人家”等现有工作品牌,积极培育更多先进家庭,从而持续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守护好“传家宝”,关键在于传续好家教。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发挥着明德明理、育人成才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家教颇具智慧,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提倡“爱子之道在于教”“爱子,教之以义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脍炙人口,《三字经》《弟子规》《诫子书》等国学读本更是经典。这些传统家教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作为一座崇德尚教的城市,宁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治家传统,不断强化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启动“家长素养提升工程”课题研究,持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从宁波的实践不难看出,传续优良家教,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最终要发挥家庭的育人主体作用,点燃父母的热心和激情。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担负起家庭教育的天然职责,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宽厚的品格,就会让下一代在人生“拔节孕穗期”,扣好第一粒扣子,迈好第一步,最终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图/崔引)走进宁波家风馆,抬头可见高悬于馆门前的匾额——“清风拂四明”。
守护好“传家宝”,根本在于涵养好家风。家风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是绵绵不绝的传统洗礼。家风优良,不仅可以滋养家庭成员的品格,还可以通过家庭成员向周边传播正能量,带动社会文明;反之,家风不正,不仅容易带来严重的家庭问题,也会对社会文明产生负面作用。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执政党,我们党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发挥家风家教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出焦裕禄、郑培民、谷文昌等党员楷模。他们留下“真心为民”“务实干事”“不搞特殊化”等宝贵的家风家训,很多经典家风至今仍在干部群众中流传。像这样感人肺腑的家风故事,宁波也有很多。比如,屠呦呦四十六年如一日搞科研,成为两个女儿的榜样;顾方舟临终时嘱咐孩子,要“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等等。他们的家风故事在社会上引发较大反响,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更多党员群众。从这个角度讲,家风建设从来不是个人小事,也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关系着党风、联系着政风、影响着民风的大事、公事。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树立积极向上的家风,营造清廉健康的风气,才能真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为党的事业作贡献,为全社会作表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在促进全民共富的新征程中,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纯正,让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