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查的乡愁景观的认知特征研究

2022-01-07 02:48王新宇
绿色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变量乡愁维度

王新宇

(上海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上海 200234)

1 引言

目前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越来越依赖大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揭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更本质的东西[1]。

在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领域的规划与设计中,科学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强调。然而,若没有相应方法论的支撑,科学性就容易流于一句口号。长期以来,关于空间形态的规划与设计,运用的多是感性思维,接近于艺术创作:而关于空间形态的研究,所需要的理性思维,却十分缺乏相应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因此,引入国际上这些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将是极具迫切性和非常有价值的[2]。

国外对于设计领域的数据分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评价、判别、选择、分组、探因等方面[3]。而国内虽然在心理学、医学、生物等方面的研究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应用于建筑及景观设计方面却并不多见。如何使设计这样被惯常认为是“凭感觉”进行的感性领域得到数据的支持,对于一些感性的认知得到理性的支持,找到掩藏在表面的现象后面的真实原因,对于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4]。特别是对于乡愁型景观,与国家大方针大战略相联系,搞清楚其内在因素,用理性的数据支撑政府的决策,指导设计师的设计更贴近于大众的真实需求,有着更加重要而迫切的需求[5]。

2 研究背景及关于问卷调查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来,关于乡愁在建筑、城市规划及景观领域的表现方式及实践应用就成为一个持续的热点。通过近些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已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理论结果和实践成果,但在景观领域,对于居民如何认知“乡愁型景观”这一最基础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6]。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受访者的评判和认知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解析受众对于乡愁型景观的内在认知因素。

2.1 问卷设计内容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口述历史及实际采访等形式对城市居民的乡愁意识进行调查,并解析调查结果,使其与景观元素产生对应,使 “乡愁”这一抽象的情感元素变为可视的景观符号,以期对城市更新中的景观设计注入乡愁的元素[7]。

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五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个人基本资料问项,包括性别、年龄、在本地居住时间;第二维度是关于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素调查,包括曾经的成长环境、引起乡愁感情的最常见要素;第三维度是对乡愁景观的联想;第四维度是对乡愁景观的愿景;第五维度对乡愁景观环境下希望开展的各类活动的调查。第一版的问卷共有23道题目,试图涵盖关于乡愁型景观的触发机制、关联活动及评价体系[8]。

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本次内容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内部调查,主要对象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及家长,对部分太过专业的表述修改和删节,然后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问卷调查的试探性投放和回收。通过这两步尝试后,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该问卷调查由于题目数量过多,于是在保留五个维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维度内的题目进行了合并或删节,并减少了主观论述题目,最终版的问卷调查题目为11题,详见表1。第二个问题是由于该问卷调查含有图片评判以及主观排序、互动等内容,并不适合进行线上网络调查,于是在实际的问卷调查中放弃了网上调查的方法,选择了线下的走访和信访式调查,借助小区居委、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实体线路,对不同年龄、籍贯、城乡地域等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其中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并通过发动上海师范大学2016级至2018级的不同省份的同学进行了信函或电话调查,以确保受访人群对地域的覆盖性和代表性。由于每份问卷调查的工作量较大,这项工作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时间,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历经10个月时间,最后完成有效问卷210份。

表1 问卷调查简

3 关于数据分析及其结论

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将获取的有效数据录入Excel,然后导入到SPSS22.0 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主成分分析等[9]。

具体的数据分析及其结论按照表1中所述的五个维度分别展开。在这些维度中,除了第一个维度的个人基本资料中包含过多变量(4个)且各变量之间关系单纯,不再进行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以及第五个维度为单一变量外,其他维度都是两个变量,除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外,也用对应分析、多重响应分析等方法探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1 受验者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首先,对210位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汇总,详见表2。

表2 受验者基本情况统计

由表2可知,被调查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年龄结构层次设计为小于18岁的少年、18~34岁的青年、35~60岁的中年和60岁以上的老年,试图探讨各年龄层次对于乡愁主题的不同反馈。受验者的年龄层次呈典型的正态分布,青年和中年占主体,达到84.4%,少年和老年为明显少数,符合调查目的;关于居住区域,城区占绝对多数,符合本次调查主要是对城区居民对于乡愁主题的反馈的主方向,乡镇和农村居民作为对比参照组进行有关非城区居民对于乡愁主题反馈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关于居住时间,8年以上长期居住者占绝对多数,符合本次调查主要是对长期稳定居民对于地域反馈的主方向,而中短期居民作为参照组进行有关居住时间对于地域态度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总之,本次调查的受验者在性别和年龄构成上较为理想,不会产生由于性别和年龄失衡造成的数据失真;同时对于居住区域和居住时间,根据研究的主要方向有目的地加以侧重,为相关主题研究打下基础。

3.2 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3.2.1 统计分析

该维度是关于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素调查,具体见表3。

表3 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素统计

在问卷设计中,把最能触发“乡愁”情绪的因素归纳为同学、朋友、老师、父母等人物因素,往事、趣事、经历等事物因素,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因素以及上述两种以上的复合因素这四个选项让受验者回答。结果显示,四个选项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说明引起乡愁情绪是综合性的、多维度的,但稍微意外的是非具体形态的事物因素占据最多数,表明了“故事性”和“场景性”在乡愁景观中的重要性,以及“讲故事”的设计构思方法对于乡愁型景观设计的有效性。

关于另一个触发乡愁情绪的问题是关于家乡的记忆。记忆元素包括饮食、气候、文化延伸物(如民族服饰、土特产、手工艺品等)、风俗习惯(如赛龙舟、猜灯谜、摔跤等)以及自然/人文景观(如江河田野、海滨江畔、建筑桥梁、乡间小道、沙丘草原等)。结果显示,自然/人文景观占绝对多数,说明每一个地方的地域地理特征、地标性建筑、特色景观等是代表家乡形象的主要元素。所以,如何维护故乡的地域风格和特色是乡愁型景观营造的最核心的目的和手段。

3.2.2 对应分析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相依变量统计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10]。

该分析试图阐明在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素这个维度内两个变量乡愁诱因和家乡记忆之间的相关性。对应表见表4。

表4 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子

该对应表实际上相当于“乡愁诱因”和“家乡记忆”两个变量的交叉表,反映了这两个变量有密切的内在相关性(表5)。

表5 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素对应分析摘要

从表5中的惯性比例可看出,在3个维度中,前两个维度展示了98.8%的变异,因此二维的对应分析已经足够(图1)。

从图1可清晰看出,首先,在维度1上,两个变量中的风俗习惯和情感因素与其他因素区别较大而两者之间的关系较密切。而在维度2上,父母、朋友等人物因素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而与其他因素区别较大。这说明在触发乡愁的形成机制中,饮食依附于人物因素共同发生作用,“妈妈的味道”、与亲朋好友的年夜饭等成为对家乡眷恋的一个要因,把这个组合定义为“家常型因素”;风俗习惯依附于情感因素起作用,说明家乡的风俗习惯会在异乡游子的心中转化为一种乡情的情感因素,把这个组合定义为“情感型因素”。

图1 触发乡愁的主客观因素对应分析的对应

除上述两组因素之外,其余的因素聚为一个组团,表明这些元素对于乡愁触发机制有相似的作用。其中,事物因素和自然/人文景观因素作为两个变量当中的发生频率最大的因素,在图中距离最近,说明二者相互依托,并形成了触发乡愁的最主要的因素,也表明自然、人文地标性场景与在这个场景中发生的经历性和体验性过程会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成为唤起乡愁的主因,将它定义为“场景型因素”。另外几个因素中,文化延伸物形成了场景和过程的记忆留存标识,气候形成了场景的大背景,共同组成了这个乡愁的最主要触发组合。另外,复合(多选)因素位于这个组合中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结局也是以此组合为主要触发原因。

综上所述,触发乡愁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最主要的触发因素是场景型因素,因而在乡愁型景观营造中,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场景并使人参与其中,并注重塑造具有当地文化含义的小品和物件,同时适应气候和营造宜人的小气候,是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技术路线;家常型因素和情感型因素是两个独特的触发因素,虽然“小众”,但效果非常强烈和明显。如果塑造对象在饮食方面有显著特色、或有名人名家,或有典型的风俗习惯等均是极为宝贵的乡愁元素,应大力开发应用。

3.3 乡愁景观联想的分析

3.3.1 统计分析

该维度是关于乡愁景观的联想调查,即通过关于乡愁的问题访谈,让受验者说出(选出)对于乡愁的联想,具体内容和结果见表6。

表6 乡愁景观联想统计

在问卷设计中,把对乡愁的联想分为与人物、情感、风土等相关的非物质元素以及反映乡土的景观的物质元素两个种类(变量),将前者命名为“乡愁情绪元素”,后者为乡愁景观元素。关于乡愁景观元素,由于可选项众多且非大类别,该项选择设置了多选形式。

从频率统计的结果显示,在乡愁情绪元素的变量中,各选项基本平衡,“风土人情”选项略占优势,显示了乡愁的情绪元素是由多方面的要素综合形成的,同时综合性较强的“风土人情”呼应此变量的综合性特征而占优是合理的。

3.3.2 多重响应分析

在乡愁景观元素的变量中,由于是多选形式,利用SPSS22.0软件中的多重响应分析进行频率统计,显示田地、水体和建筑元素是乡愁联想的主要对象,反映出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乡愁的基调还是农村和农田,而门前的小河、民居老宅等乡土特色元素承载着人们的乡愁思绪。

进一步地,对这两个物质和非物质元素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分析。采用多重响应变量交叉表分析方法,得到结果见表7。

表7 景观元素*乡愁联想交叉

该表显示,对于田地(草原、稻田、麦田、梯田)的联想,绝大部分与风土人情、童年玩伴这两个因素联系在一起,表明农田与童年的经历、当地风土人情等相关联,而童年玩伴和风土人情可以被解读为乡土背景及过往经历在乡愁情绪上的反映,所以对于乡愁的联想的一条路径是乡土大背景及过往经历在农村大背景上的投影。

对于树木(村口老槐树、风水树),与“风土人情”选项关系最为密切,说明做为乡土景观的一种标志,树木已经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赋予了其人格特点,形成了拟人化的地标式存在。

对于水体(乡间溪流、大运河、海),主要是将家乡可能有的水环境特征如小河小溪、人工河流、大湖大海等用做联想对象,观察其与乡愁情绪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水体元素与乡愁情绪元素中的各因子展现出均衡的关系,说明水环境的乡愁特性是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形象的体现。而其中“母亲的味道”的比重略占优势,也说明了人们经常把故乡的水体称为“母亲河”的内在合理性。

而对于道路(田埂、小道、弄堂、沙滩)元素,乡愁情绪元素中各因子表现得非常均衡,与水体元素相类似,表明道路元素也是一种综合性较强得乡愁元素。

对于建筑(社庙、戏台、书报亭、代表建筑)元素,主要是将村镇中常见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具有传统历史的建筑用做联想对象。结果显示,它在乡愁情绪元素中的各因子中,与“风土人情”因子关系最密切,表明建筑是反映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的最重要的乡愁景观元素。

对于景观小品,提取最能代表乡土文化的物件如老井、水车、石磨、雕塑等为代表。结果表明,该元素与“童年玩伴”与“祖辈记忆”两因子关系密切,表明这个元素既体现个人经历,又体现着传统历史文化,是典型的“老少咸宜”的乡愁型元素。这一结果再次表明,一些表现乡土特性的“小物件”正是表达乡愁特性的“点睛之笔”,如应用得当,将在乡愁环境营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园地(果园、菜园、林园),它与乡愁情绪元素中各因子中的关系与“田地”因子非常类似,拥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比例,说明人们通常把果园、菜园等看作农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一结论表明,抛开农业技术与经济不谈,在乡愁型环境营造上,农田和果园有着相似的作用,为打破单调感,二者可交叉使用或相互代替。

3.4 乡愁景观的愿景分析

3.4.1 统计分析

该维度是关于乡愁景观的愿景调查,即通过关于乡愁的问题访谈,让受验者说出(选出)对于营造乡愁景观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在问卷设计中,设计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对于现在的实际项目改造中所保留或增添“乡愁”元素的评价和看法,即客观性评价,另一个是对所居住的区域最理想的改造目标得表述,即主观性愿景。具体内容和结果见表8。

表8 乡愁景观愿景统计

结果显示,对于当前的乡愁型环境的保留和改造,绝大多数还是受到好评和认可的,达到了73.3%;而对于乡愁改造的理想愿景,反映出绝大多数居民希望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而对物质基础相对要求较低,说明了广大居民的正确的乡愁观念正在形成,而乡愁的本质是生态和人文,那种照搬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的城镇化的思路和方法并不适合乡愁环境的建设。

3.4.2 对应分析

在乡愁景观愿景这个主题下的两个变量也进行了对应分析。该分析试图阐明在乡愁愿景这个维度内两个主客观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应表见表9。

表9 乡愁景观愿景与态度相关性

表9的图形对应图见图2。从图2可清晰看出,在这对主客观评价体系中,对重视生态环境和重视文化环境有较为一致的评价倾向,同时与客观性的“很好”评价关系相近;另一方面,对“重视物质基础”与其他两个评价指标有不同的评价倾向,而同时与客观性的“不好”评价关系较近。图2表明公众对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接受度和积极正面的评价和诉求,而对在乡愁环境中的物质基础和环境相对要求并不像城市环境中那样高,对物质环境对农村环境的破坏比较担忧,受到当前某些地区模仿照搬城市环境的乡村改造的不好案例的影响,对它的主观评价也趋于负面,这充分反映了对于营建乡愁型景观环境,广大民众的诉求和愿景是保护好青山绿水,重视生态和历史人文环境,拒绝“乡村城市化”的倾向。

图2 乡愁景观愿景对应分析

3.5 乡愁景观环境下希望开展的各类活动分析

该维度是关于在乡愁景观环境条件下,受验者期望开展的活动的联想,具体内容和结果见表10。

表10 触发行为统计

关于在特定场所开展某些活动的意愿性调查,是景观调查研究的常用手法。它是以J.J.Gibson的“afforduce”(可供性)理论[11]、中村良夫(1979)的假想行动理论[12]及J.Appeton(1975)的眺望隐藏场所理论[12]等为基础的一种对景观倾向性的评价观点,是“用脚投票”的行为决定模式的评价。

问卷设计选取了当前设计乡愁主题的最常见和有代表性的5种活动,包括主动参与性活动、被动参与性活动和主观(心理)活动三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在乡愁景观环境条件下,最想开展的活动是“农事体验”、“静想、回忆”和“品尝民间美食”,这个梯级里正好包含了全部三种类型。其中,“农事体验”是主动参与性活动,它再一次表明乡愁环境的核心内容和本质是以乡村为背景的环境,乡愁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围绕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展开,才是能满足乡愁需求的正确方式;“品尝民间美食”属被动参与性活动,表面在“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乡愁理念中,地域特色饮食既是一种现实的需求,也是一种良好的乡愁文化和乡愁体验;“静想、回忆”则是典型的主观(心理)活动,表明乡愁的方式和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回忆和联想,启示在创造乡愁环境时不应到处追求热闹的氛围和喧闹的场景,而应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打造可以引人深思的环境主题和能够使人静思的深邃空间性格上。在另外两个选项上“与老乡聊天娱乐”属主动参与性活动,“观赏体验民间手工艺”属被动参与性活动。这两个活动的被选择频数相交第一梯级较少,属第二梯级。结果表明,“与老乡聊天娱乐”这种需要语言和生活经验的主动参与活动相较直接的农事体验活动要求更高,“观赏体验民间手工艺”这种需要相关知识和兴趣点的被动参与活动相较“品尝民间美食”这样的大众最基本需求且不需要较多专业知识和兴趣点就可参与的活动的要求更高。但是,第二梯级的活动又是第一梯级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只有第一梯级显得单调而没有深度,只有第二梯级显得脱离现实而不接地气。所以,在实际的乡愁型环境营造中,应为两个梯级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氛围,前者是基础和基调,后者是补充和升华,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4 各维度内在关联性及认知结构解析

在对上述的各个变量进行了各自的统计分析后,基本掌握了各个维度及各个变量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对乡愁型景观的认知和评判结构和趋向。然而,本次问卷调查中由于内容较多,涉及的因素也比较繁杂,各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各个变量之间有何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搞清这些关系,对进一步掌握人们对乡愁型景观的认知构造和方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使用聚类分析,对问卷调查中的各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某些数据特征将观察对象进行分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属于分类学,它是人们认识自然界未知事物的基本工具之一。通过分类人们可以将研究事物划分为不同类型,并探索产生这种类别的原因,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处理该类事物的办法[13]。

该分析试图阐明在对乡愁景观的认知评价体系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协同性及分类。我们使用SPSS22.0中的聚类分析,由此得到的聚类分析树状图见图3。

图3 聚类分析树状

结果表明,对于本次调查中乡愁景观的认知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类别。第一个类别包括性别、乡愁态度和居住区域。这里,居住区域性质决定了对乡愁的态度,如城市型居民对乡愁的态度倾向于好的评价,而乡镇居民倾向于不好的评价,农村居民由于对乡愁景观的好奇度较低,倾向于“无所谓的”评价。这种由于地域性质的差异表现出的对乡愁景观的态度差异,是乡愁景观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性别的差异在对居住区域和乡愁态度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之所以位于这个类别,更大的可能性是由于它与其他类别的关系更远。由于从性别的选项结果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所以为不引起错解和歧义,在本类别中暂对“性别”因素不做进一步讨论,留作以后做进一步的深入专题研究。综上,认为第一类别的特征是以区域为坐标的评判趋向,其含义是“评判”。

第二类别包括年龄、居住时间、乡愁愿景和乡愁诱因。这里,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及其在现居地的居住时间两个变量标示了时间因素对其评判的影响,而“乡愁愿景”和“乡愁诱因”两个变量分别从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情感世界两个维度揭示了对乡愁型景观的评判的内在动因。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认为这个类别的特征是以时间为坐标的动因,其含义是“动因”。

第三类别是家乡记忆。这个类别揭示的是非视觉性的地域特征,其含义是“背景”。

第四类别是乡愁联想。这个类别揭示的是视觉可见性对象,其含义是“元素”。

第五类别是触发行为。这个类别揭示的是假想舒适性行动,其含义是“行为”

对这五个类别的概括性总结见表11。

表11 认知维度特征

综上所述,对于本研究所涉及的关于乡愁型景观的问卷调查,受访对象的认知方法倾向于从“评判”“动因”“背景”“元素”和“行为”五个维度展开。其中,“背景”和“元素”是认知的基础和依据,“动因”和“行为”是认知的结果和发展,而“评判”是认知的反映和表达。这五个维度相互依存和递进,形成一个从客观到主观、从基础到结果的立体认知和评价体系,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也为了解和掌握对乡愁型景观的认知和评价的内在因素提供了一个全局化的路径,对今后的乡愁型景观的营造在设计上和决策上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参考思路。

5 结语

本研究作为乡愁型景观综合研究的一个专项,旨在掌握和了解普通使用者对于乡愁型景观的认知结构和评价方法。

乡愁景观是能使人产生“离愁别绪”的景观,就一定会与记忆、联想、愿景以及参与体验相关联,与生活紧密相连,是在参与体验中积累的对美好景观的记忆。通过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清晰地揭示出这些元素的内在关联性。当掌握了民众对于乡愁景观的认知路径和评价结构,也就了解了他们对于乡愁型景观的真实需求,为今后乡愁型景观的营造提供了参考和指引[14]。

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城市在短时间内高速建成,大部分景观规划与设计并没有把城市居民的真实需求考虑进去,没有创造温情和怀旧的空间,更没有创造人性化的空间[15]。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从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居民的内心所想和对城市的认知倾向为依托,营造出可以引导使用者参与、实现互动与体验的空间,从而为单调的物质空间赋予温情和怀旧这样的“乡愁”功能。乡愁景观也会因为考虑了居民的内在真实需求,而变得有血有肉,更加的人性化,更加具有生命力。乡愁景观的塑造过程,或许也是解决多年来景观缺乏文化性、缺乏对使用者真实需求呼应的痼疾的一种解决途径。

猜你喜欢
变量乡愁维度
乡愁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乡愁
聚焦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