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纪刚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阶段,信息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各行各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就水利行业而言,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科学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而转变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科学优化日常维护以及检测等相关工作,同时还能促进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助推水利信息化建设良好发展。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应发挥出云计算涉及到的作用,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唯有如此,才可实现水利信息化的目标。
云计算,即立足于互联网服务,显著改善了服务的交互模式,利用互联网提供动态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虚拟化特征。云是互联网的一种比喻,云计算将健全的结构形成了,其主要囊括终端的处理、大数据处理以及数据资源。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云计算结构图
云计算程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一台计算机难以实现,而需利用网络和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借此组成的群一同完成。如此,便可以将分布运算的功能顺利实现,促进整体效率提升,降低系统硬件要求。对于云计算而言,涉及虚拟化的特点,通过相应平台,能够减少服务器数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经济效益,并加强安全管理,通过资源库为各平台系统创设良好的运行管理环境,立足于不同需求对资源进行分配调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对简单易用的服务予以提供,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加强服务机制的透明性。其二,更好的对资源进行整合,降低成本。借助虚拟化平台有效整合桌面、接口和数据等,把诸多分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其三,借助冗余方式使可靠性得到保证。通过冗余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方式,夯实连续开展业务的基础,同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应对突发事件。其四,显著提高了可能性能。云计算架构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存储大量的数据,进而让性能更加灵活。其五,如果计算系统部分节点出现问题,系统可迅速的对其予以排除,且不会妨碍系统正常运行。
对于水利行业而言,存在着地域差异大、工程流程复杂等相关特点,所以实际施工之前,有关人员应对各江域、河流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和整合,同时需要处理勘测到的坑塘和井等数据,唯有如此,工程才能顺利展开施工。除此之外,因为河流以及江域等包含的数据信息在范围方面十分广泛,若是采用传统方法展开收集与处理,既会导致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不能使信息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得到保证。同时,虽然水利行业之中的下属企业存在自己的平台,但各平台之间不能交流和共享资源,进而引起信息资源失真的情况,不利于其价值的发挥。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水利行业充分把握此机遇,借助现代化的方式,建立相应系统,诸如遥感系统、水利普查系统等,构建这些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但怎样将这些系统的使用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促使工程建设目标顺利达到,还需要技术人员深入探究。通过对云计算的合理运用,除了可以解决传统工作中的问题之外,还能够让各部门实现良好的交流,有效共享资源,同时还能把各级水利部门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整合为一体,进一步强化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坚实的基础助推今后工程顺利施工。这样,能够在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3.1.1 云存储的应用
现阶段,云存储已广泛应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云存储,指的是通过集群的方式,对各类存储设备进行运用,以存储海量数据的一种技术。数据管理和存储是云计算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云存储能够立足于网络,实现虚拟化的存储服务。对于水利行业而言,涉及许多的数据信息,且不同管理单位的信息会有一定区别。通过云存储的方式,能够共享信息。如果出现山洪亦或是水污染等突发情况。可结合云存储中的相关数据信息,指导有关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最近几年,云存储已开始运用到水情数据库,与水情信息交互系统建设过程中,能够通过全国水利骨干网,协助不同地区对水情信息予以交换,进而给予上级部门帮助,确保其防洪抗旱等决策的制定有据可循。
3.1.2 云桌面的应用
对于云桌面而言,其属于运用云计算的一个桌面平台,运用高度加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技术,让客户能够获取到个性化服务,进而协调统一各部门工作。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云桌面可以提供给水利部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和监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相关服务,以坚实的基础助推水利信息化建设。而水利部门也可以立足于个人的操作习惯、业务的不同以及需求状况,个性化制定云桌面,也可以就一些通用和常用的业务选择默认服务,进而更加高效地整合、处理数据,确保数据管理、存储环境的良好性,提高水利部门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3.2.1 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和相关制度
在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运用云计算时,水利部门应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健全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度等,以发挥管理、监督作用。基于制度以及标准体系的保障下才能切实落实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也能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2.2 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了能够确保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建设效果提升,水利部门应与实际所需相结合,落实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健全软硬件设施,同时还应对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引起重视。除此之外,技术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健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方式,解决信息管理系统之中的各类漏洞,确保云计算作用的发挥。
3.2.3 提高信息系统人员技术水平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进而解决人才不足的情况。其次,在固定的时间对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展开信息化实务和信息化理论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应注重考核学员,考核必须落到实处,要重视成效,确保全体学员均有收获。指导信息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讨论以及交流活动,学习先进和成功经验,提高信息系统工作人员所具备的业务能力与技术。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给信息系统人员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其专业素养提升。
3.2.4 注意解决方案的多样性
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对采用不同的方案将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所以,在云计算的应用中,要加大对云应用和云平台的管理与建设力度,进而让其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使不同状况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得到满足。比如,水利部门在对重要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便需要自主制定云计算方案、云平台建设,而不是运用租用方式,防止发生泄露重要数据等问题,使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总之,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系统性,在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云计算与大数据逐渐在企业管理与社会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作为存储共享信息、提供科学服务的有效渠道,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其既可以使业务应用中存在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匮乏等问题得到缓解,同时还能以坚实的基础助推信息化建设发展,是水利业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