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谷小歌
杨振宁10个月大时,父亲杨武之就去美国留学,先拿了斯坦福的学士学位,又拿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直到1928年,杨振宁6岁时他才回国。父亲聪明的脑子遗传给了杨振宁,他4岁就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5岁就能把《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
“振宁有不同于常人的观察力,但动手能力不行。”杨武之对杨振宁的评价很准,20年后的物理学界,杨振宁可是出了名的“不善动手”。
但这并无大碍,杨振宁还是成为了和牛顿、麦克斯韦以及爱因斯坦一样超群绝伦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界,比“宇宙之王”霍金的地位还高出好几级。但由于杨振宁的理论过于高深,大多数人对他的厉害之处知之甚少。只有亲近杨振宁的人,一说起清华园里的“杨大头”,桩桩件件,无不让人感慨——他真是个天才!
1929年,杨武之受聘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在清华园,杨振宁因为脑袋大又聪明,园子里的人都叫他“杨大头”,跟在他屁股后面玩的有好多孩子,当中就有邓稼先。他们跟着杨振宁除了玩,还要听杨振宁“说书”。一会儿天文,一会儿历史,一会儿地理,比学校先生讲得还精彩,连日后的哲学家熊秉明也是他的听众。
1933年,11岁的杨振宁进入北京崇德中学(现北京第三十一中学)后,讲故事的手法就更高明了。他让熊秉明画图,自己制作幻灯机,拉动连续的画,像放电影一样。孩子们都特别崇拜他。杨振宁也自视甚高,12岁时,他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叫《神秘的宇宙》,讲的是当时物理学的最新发现和理论。杨振宁回家就跟父亲说:“未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杨武之听了很高兴,但从未当真。倒是杨振宁先震惊了父亲一把。1938年,才上高二的杨振宁只有16岁,去考西南联大,在两万多学生中考了第二名。到了大学,杨振宁在同学间更是瞩目。英文考试2个小时,他1个小时就交卷,成绩还是全班第一;物理和微积分,不是100分就是99分。老师欢喜,同学羡慕:“这不是天才吗?”
杨振宁和李政道
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左中右)在芝加哥大学
1943年,21岁的杨振宁参加庚子赔款留美考试,这是一场极其严格且漫长的考试。但杨振宁考试一直所向无敌,他不担心结果,只担心没有结果。好在,等了整整一年还是放了榜,杨振宁考中。
由于战乱,根本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发留学。杨振宁只好做其他事打发时间。留在西南联大等通知的时候,他顺便去联大附中教书。他教的这帮孩子中,有闻一多的儿子闻立鹤,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而日后成为杨夫人的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也在杨振宁班中。杜致礼还时不时地拉上小姐妹去杨振宁宿舍请教物理问题。不过,此时的杨振宁根本没有心思谈恋爱,他们这一批拿到公费留学名额的人都有极要紧的任务。
当年,杨振宁留美考试的准考证下面明确写了:要着重高压电实验。意思是要杨振宁去学习加速器物理的实验。杨振宁当初也是一腔热血想去美国学习高压电实验,奈何他实在不会动手,只能放弃。也因此,他没有和好友邓稼先等同时期回国,而是选择留在美国做研究,还背上“叛国”的骂名,但这都是后话了。
1945年8月28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杨振宁出发留学。离家那天,父亲杨武之一直送杨振宁到车站,说了些勉励的话,但他没有想到,此次离家,杨振宁竟是“一去不回”。杨振宁也没有想到,多年后面对镜头,他想起父亲,只能说出这句:“我父亲游历甚广。但是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在他心底一角,始终没有原谅我的‘抛乡弃国’之罪。”
叛徒、不爱国、背祖灭宗,多少难听的话,杨振宁都听过。因为1964年春天,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加入了美国国籍。那些年,他背负的骂名一点都不比他的成就少。因为“恨”,还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在今天之前,杨振宁是当世活着的最厉害的物理学家。早就超越了“宇宙之王”霍金。
时间拨回到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著论文《对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仅一年后,还拿着中国护照的杨振宁就凭借这一发现出现在诺贝尔奖的贺宴上。那一年,他35岁,李政道31岁,是最早得到诺贝尔奖的两个中国人。但这最高等级的荣誉并不是杨振宁对物理学最大的贡献。杨振宁最重要的成就是1954年跟米尔斯一起研究出的“规范场论”。要知道,现在已经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还有几十个诺贝尔奖跟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
这个理论到底有多牛?网上有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物理学的发展比作建筑的施工过程:牛顿带着开普勒、胡克、笛卡尔打地基;法拉第则盖了第一间房;麦克斯韦来了,把这间房给拆了;20世纪,伟大的爱因斯坦出现,他凭借一己之力盖了一整栋楼(相对论);和爱因斯坦同时代的普朗克、波尔、海森堡也在旁边盖了一整栋楼(量子力学)。杨振宁则是给第二栋楼(量子力学)装了一部电梯(杨—米尔斯方程),贯通了这栋楼。虽然诺贝尔奖没有再颁给杨振宁一次,但杨振宁给物理学建造的这部电梯真的太重要了。可惜,这理论比起杨振宁的爱情故事,传播范围太有限。当我们不知道一个伟大的人因何而伟大时,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只有了解杨振宁的人才知道他对物理学的贡献。
1946年,刚到美国学习的杨振宁物理知识远远超过同班同学。量子力学,他几乎不用上课,已经到了可以教别人的水平。考试也是遥遥领先,有一次,杨振宁10分钟就答完交卷,结果剩下的人又考了一个多小时。连杨振宁的老师费米也说,他最好的学生就是杨振宁。
好到什么程度?杨振宁的博士论文只用了10页,就把他研究的东西写得清晰、明了。其实,这篇论文一开始只有3页,第二稿改到7页,要不是芝加哥大学奇特的惯例——学位论文要写长一点,杨振宁也不会最终改到10页。1948年,26岁的杨振宁凭借这篇最短的毕业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一年后,他追随奥本海默去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爱因斯坦当时也在那里,杨振宁有时候会和他偶遇。
杨振宁和翁帆
偶遇的还有杨振宁后来的夫人杜致礼,1949年,27岁的杨振宁约了同事到一家中餐厅吃饭,遇到了昔日的学生杜致礼。之后的交往让杨振宁和杜致礼的关系进一步密切。
1950年,杨振宁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告诉父母自己准备结婚。之后,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的见证下,两人结婚了。不过,杨振宁怎么也想不到,他婚后的两个选择,会让他背负“叛徒”的骂名多年。
杨振宁第一个挨骂的选择是没有跟邓稼先、钱学森一起回国。
即便是冷战开始后中美完全隔绝的那十几年里,谴责的话还是漂洋过海进了杨振宁的耳朵。虽然日后,钱学森有说过:“是国家要他留在国外,他在国外的作用远比国内大”,但还是不足以平民愤。
父亲杨武之对杨振宁是否应该回国也很矛盾,他希望儿子回国,但也知道回国后,做研究的条件几乎没有,这种矛盾在当时就是无解。翻译家许渊冲说:“假如杨振宁像我一样在50年代初就回到中国,他肯定得不到诺贝尔奖。”更不会有20世纪物理学里程碑之一的“规范场论”。
杨振宁第二个挨骂的选择是加入美国国籍。其实,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杨振宁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在获得诺贝尔奖声望达到顶峰之后,他也没有加入美国国籍。迫使他做出选择的,一是因为他在美国做研究受到歧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要到国外开会交流,持中国护照,申请签证常碰到困难。于是,1964年,杨振宁加入了美国国籍。他说:“申请成为美国公民的决定,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事实上,移居别国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
杨振宁百岁演讲现场
“杨振宁有用”的例子中,最有名的就是1971年,杨振宁参与并发起了“保钓运动”。70年代,他还独持异议,反对中国建高能加速器计划,主张发展半导体。回到美国后,杨振宁还跟何炳棣发起了全美华人协会。那阵子他没少发表演讲,讲的都是中国的发展。这个协会还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呼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除此之外,在1975—1978年间,杨振宁在4个重要物理期刊上,一共发表了18篇论文。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后,杨振宁的加入更是直接被称为“是该校发展中最大的一件事”。他还在石溪分校设立了一个“中国教育交换委员会”,让更多中国学生能像他一样有出国学习的机会。
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杨振宁为了筹钱,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而这批学生中诞生了日后的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复旦大学的校长和北京大学的校长。然而,这些应该被记住的过往都不及一则订婚消息,来得轰动。
2004年,《知识通讯评论》刊出杨振宁订婚的消息:82岁杨振宁娶28岁女硕士,舆论哗然。自打消息公布,杨振宁就从一个科学家、教育家变身成“恋爱专家”。以前记者会、讲座,慕名而来的人都会问一些物理学或者文化上的大事件,现在采访的人开口就是:“您和翁帆女士婚后生活还好吗?”但杨振宁是不惧这些事的。当年,他面对的记者刁难可比他与翁帆的感情难回答得多,比如当初和李政道关系的崩溃,就比这段忘年恋还难解。
2003年底,杨振宁回到清华大学定居。就像他直接影响石溪分校研究的发展一样,杨振宁也给自己从小长大的清华园带来了钱和人才:他把美国的房子卖了,钱捐给清华;利用私人关系邀请世界一流科学家到清华任教;还自己亲力亲为贡献研究影响力,刚回清华的杨振宁就在冷原子物理和统计物理领域发表了13篇SCI研究论文。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就说过:“清华物理系的今天,杨教授功不可没。”
2017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那一年,他95岁,终于了了一桩心愿。两年后,杨振宁获得“求是终身成就奖”。现在看这个奖评奖标准,其实就是杨振宁的一生:无可争议的学术成就、高山仰止的科学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但普通人对杨振宁的成就了解的实在太少,那些轻薄和诽谤,我们又听得太多。我们始终欠他一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