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服务社会效能提升对策研究

2022-01-06 12:37刘帅黄美化薛凯喜郭国林
高教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高校对策

刘帅 黄美化 薛凯喜 郭国林

摘  要: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受社会主体发展趋势影响,制约了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发挥。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制约发挥高校社会效能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提升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高校;社会服务效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1-0058-04

Abstract: Under the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fluenced b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ocial subjects, which restricts the perform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erving the society.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urrent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so as to provide beneficial ideas for the full play of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service effectiveness; countermeasures

建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大体经历了从以教学为主到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再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演变[1],涵盖了高校教书育人、科技研发、服务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等基本职能[2]。作为高等学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也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高校围绕社会主体发展,整合资源,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基本职能,从而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高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有力手段,有利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1]。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不断变化的影响下,高校社会服务效能的发挥受到多方面制约,延缓了教育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效率,影响了高校四大基本职能的发挥。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不仅实现了校企之间的互利互惠,同时突显了二者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高校服务能力的提升[3]。

一、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社会服务效能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技术服务为主,来满足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产学研合作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随着高校职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进程中,着力提升其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效能,是其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3]。高校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1],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是服务社会效能的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联系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关键纽带。产学研合作模式运用与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4]。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模式和科研方向,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以及有的放矢地培养社会与企业所需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促使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

二、制约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影响因素

高校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三类主体之一,其社会职能主要是培养人才,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移转化。企业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现成果转移转化的基地。高校服务社会效能是否得到体现主要表现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否满足企业需求,转化的科技成果能否真正变成现实生产力。产教融合背景下,“产学研”联合办学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6]。当前我国高校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封闭,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重,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造成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对应用型、开放型人才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许多科技成果往往是一纸证书,影响了高校服务社会效能。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仍有很多制约因素,影响了高校服务社会效能。

(一)政策支持和制度规约相对缺乏

西方高等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合作培养方式,如美国学徒式模式、“硅谷”模式,英国“三明治”模式、教学公司模式,德国“双元制”等,这些合作模式逐渐向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的合作方向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实践教学改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励,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成为科技合作的“副产品”,或者需要依靠校友和私人关系得以建立的临时性合作,实习场所“因人而变年年变”“打一枪换一炮”,缺乏稳固的合作机制。访谈发现,行业企业的顾虑有三:第一,缺乏有效的利益契合机制,如果仅仅限于本科人才培养合作,企业得不到实际“利益”;第二,企业的“付出”得不到政府政策的有效补偿,如减免税、教育支出补偿等;第三,由于责权不清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企业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生产安全、学生管理、人身保险等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存在担忧。

(二)产教融合不紧密,缺乏人才培养的利益契合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体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仅是对课程理论教学的一种验证,而不是面向社会需求,为用而教,为用而学,其症结在于:第一,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多数高校办学理念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转变,注重学术而忽视实践,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社会服务效能低;第二,高校人才培养在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虽大多师资多为科班出身,但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对企业生产目的不了解,无法把握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真正需求,造成应用型人才与市场脱轨,制约了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第三,高校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与企业对接缺乏契合点。正如接力赛一样,只有在同一跑道上对接,才能快速有效完成交接棒取得最后胜利,而目前高校育人和企业用人却是站在了不同跑道,育人方提供人才和科技成果与企业所需不一致,制约了双方完整对接,从而影响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第四,企业看重成本,缺少投入。虽然不少企业热衷与大学建立科技研发与应用合作关系,但对于合作培养人才和促进成果转化缺乏投资热情,更不愿意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承担可能的风险责任和资金投入。

(三)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社会服务效能难以体现

企业的定位通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来获得最大利益,他们需要能快速走上岗位,发挥自己所学的应用型人才。而高校的定位是满足传授知识的要求,确保培养的学生能顺利走上社会,而忽略了培养的学生如何能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真正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能够增效收益。这种企业与高校在培养定位上的不一致,又严重制约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企业和高校效能的发挥。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的需求导向和高校主导地位二者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对等所致。強调前者,将会导致普通高校在人才方面趋向高职院校发展,形成学术型人才的供给不足;突出后者,又将会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陷入学术型的藩篱,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都会制约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体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高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校服务地方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但是由于体制原因,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各高校科技成果总体转化率普遍偏低,仅有10%-15%[1]。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地,很多高校的科技成果自产生之日起就被高高挂起,而大批的中小企业又到处寻找项目,以求利益最大化。企业作为成果转化的主阵地,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满足企业需求,还可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把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方向,不仅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还可以保证科研过程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彰显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真正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

(四)经费支持与资源聚集不足

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科研成果的转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是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又一体现[5]。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企业效益的实现需要资本投入。但由于缺乏各级政府的协调,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了经费支持与资源聚集不足的情况,一方面,一批中小型企业缺乏宽阔的发展视野,过度关注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取,忽视了人才和科技成果投入的潜在价值,由于企业投入不足,造成了企业急需人才的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不畅,进而影响了企业效益;另一方面,不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失衡,尤其地方高校获得的财政支持远不及部属高校,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偏弱,社会服务效能偏低。另外,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优质资源聚集不足,高校和企业缺乏有力的支撑,弱化了高校服务社会效能。因此,在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必须汇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缺乏有效的专兼职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专职教师对实习指导和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对指导本科生实习缺乏热情。造成这一现象与现行教师评价及评聘制度偏失有关,教师考核和职务评聘主要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包括课题数量和层级、论文数量和期刊知名度、科研经费多少等)、教学工作量为评价指标,教师不愿意将过多精力用于指导教学实习、社会实践,也不愿意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同时也由于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考核体系,以及职务晋升对科研成果的硬性要求,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兼职教师也不愿来高校任教。考核和评价机制的缺乏,制约了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发挥。

(六)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机构相对缺乏

高校拥有先进的科研平台、良好的技术储备和科研能力较强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相对丰富。但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缺乏专门的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机构。高校科研人员不仅要承担专业知识的传授任务,还要承担科研工作,有能力进行成果的产出,但无精力进行成果的转移转化。成果的转移转化不是放到企业就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而是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成果的推广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要有一个桥梁来连接高校和企业,传达供求信息。这个桥梁就是成果转移转化机构。高校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高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高校争取政府,社会和企业重视与支持的重要途径[1]。

三、产学研模式下提升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有效策略

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其社会服务水平,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效能要求。本研究认为,产学研模式下提升高校服务社会效能应遵循以下策略:

(一)为高校人才的培养和成果转化提供宽松的政

策环境

政府部门对高校要“松棒”再“松绑”,尤其是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位授予、自主招生等方面,尽可能给予高校自主权。加大本科教育投入,保证本科教学投入与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和学校总体办学经费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学费收入应主要用于改善本科教学条件与人才培养。加大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力度,通过政策引导、税收减免、财政倾斜等驱动机制建设,鼓励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企业要拓宽发展视野,主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筹措资金,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吸引高校或科研人员入驻企业,进行科研攻关,解决企业生产难题,降低成本,提高成效,实现最大利益产出。同时,企业要加大在高校的投入,以赞助、设立基金的形式,拓宽解决企业问题渠道,积极主动参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二)高校精准定位办学模式,明确办学培养目标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不是培养单纯的“学术型”人才,就是培养单纯的“实践型”人才,但二者都难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同样面临着相似问题。高校科研目标不明确造成科技成果无地可落,企业作为成果转化基地又在等“米”下锅,二者连接的脱节,形成了高校社会职能不能发挥,企业利益无法实现的局面。为此,高校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的确立成为当务之急。首先,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7]。高校的服务社会服务效能是通过实践服务及人才服务来实现的,其以社会的主体趋势为主。高校不仅要从自身科研水平、专业发展及人才储备等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有效整合校内、校外产学研资源来打造特色教育,还要结合目前的就业趋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高校办学目标建立发挥高校社会职能的基准,并逐步融入学校自身各项发展指标,确立办学模式,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加大与企业合作,以送教入企、请企进校、校企共建的方式,高校组织高校青年教师深入地方、企业一线,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奠定培养应用型人才师资基础,或是请企业科研骨干进入学校进行专业课程教育及培训提升企业骨干科研能力,或是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和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基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提升服务社會效能。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和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对企业和高校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高校要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

提升高校服务社会效能依靠的不仅是科研能力,还要有专业人才队伍。科研能力的提升要与时俱进,要在把握当前经济与科研领域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契合国家科研发展的方向,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大力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高校要采取知识讲座、案例分析、到企业科研挂职等不同方式来加大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从而确保高校服务社会效能得以提升。

(四)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其评价机制

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现成果转化的根本,高校教师工作热情是促进服务意识与提升服务质量的前提,完善的制度和评价机制是进行监督服务职能的质量及进度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在契合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正确把握教学与服务、基础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分类指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把高校服务社会效能落到实处。完善制度和评价机制,可以在良好的监督体系下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提升。

(五)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投入

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彰显高校服务社会效能。产学研融合过程中,企业是实践主体,高校是产学研主体,只有高校加大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预算比例,企业加大盈利中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才能保障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高校要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形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内资源,有效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在企业设立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基地,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科研优势,聚集人才培养、企业需求要素,既能实现成果转化,又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高校更好服务社会提供保障。

(六)成立专门的成果转移转化机构

高校和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连接。首先,通过专门的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把高校现有科技成果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联系企业寻求实现成果转化的结合点。其次,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广泛调研,收集信息,及时向高校反馈,高校根据企业需求信息,调整科研方向,实现产学研的有力结合。专门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实现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得高校应用型人才有用武之地、科技成果能落地开花,为企业带来丰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突显高校服务社会效能。

四、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服务社会效能的提升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服务职能,就必须正确看待和逐步消除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家关于成果转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方针,以及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优化策略,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科技成果快速向生产力的转移,彰显高校服务社会效能。

参考文献:

[1]朱善璐.科技成果转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关键[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9):4-5.

[2]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23.

[3]顾抗.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274-275.

[4]王运锋,陈秋婉.基于扎根理论的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效能影响因素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98-102.

[5]刘帅,黄美化,薛凯喜,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86-88.

[6]胡水星,马志和,顾永跟.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9):35-39.

[7]孙雨捷.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138-139.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高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