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余:中国河口海岸学的创建者

2022-01-06 08:56高文静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河口机场学科

文/高文静

(作者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今年是国际著名河口海岸学家、中国河口海岸学科奠基人陈吉余院士诞辰100周年。10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纪念陈吉余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活动上,举行了陈吉余院士铜像揭幕仪式和“陈吉余基金”成立仪式,籍此传承陈吉余先生的科学精神,教育来者、激励后学勇攀河口海岸学科的发展高峰。陈吉余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河口海岸研究机构,建立了动力、沉积与地貌相结合的河口海岸学科体系,是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主要开拓者,填补了中国河口海岸学科的空白。

热爱史地,走上河口海岸研究之路

1921年,陈吉余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的一个书香家庭。他从小喜欢翻看祖父家中珍藏的《中国地图》,当时全国的2000多个县名,他都记得一清二楚。有一次,老师故意出难题考他:“中国的河绝大多数是从西向东流的,有没有从东向西流的河?”“有,大汶河就是!”祖国的山川河流、行政区划和城市街道,他已经了然于胸。

陈吉余于1947年从浙江大学史地专业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46年,参与钱塘江地质调查的陈吉余,撰写了第一篇关于河口海岸的论文《杭州湾地形述要》,这是他河口海岸研究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开始。1947年,通过继续深入考察,他完成了《杭州之地文》和《冰川置疑》等文章,从时空变化着手,运用动力学、沉积学等观点,提出杭州地区地貌是冲积形成的,而不是冰川造成的,对李四光关于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时期且杭州是典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后来,陈吉余还专门拜访李四光并与其进行讨论,李四光也认为陈吉余的观点有说服力。

创建我国的河口海岸学科体系

1952年,浙江大学地理系被调整至新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名地理工作者,上海江海交汇的区位特点也给他研究河口海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开始把目光转向长江口和长江三角洲。

1957年,华东师范大学决定成立河口研究室,由陈吉余牵头组建并任研究室主任,我国最早的河口海岸研究机构正式成立。1961年,陈吉余在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论部门地貌学的发展途径——以河口、海岸地貌为例》的报告,率先提出动力地貌的概念,而后他又注入沉积学的内容,80年代又扩展到河口化学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逐步创建起动力、沉积、地貌相结合的河口海岸学科体系,填补了中国河口海岸学科研究的空白。在河口海岸学发展的过程中,陈吉余大量吸收不同学科的人才,增加了泥沙运动、海洋遥感等近十个新的研究方向。在他的努力下,华东师大河口室不断发展壮大,河口海岸学理论也在不断丰富。

从理论走向河口海岸工程实践

1970年代末,陈吉余做了两件对中国地学界颇有影响力的大事:一是提出长江河口发育模式及自适应和人工控制理论,为长江口深水航道选槽和河口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再次上书国务院建议开展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并获得国务院批示。

1986年,陈吉余所主持的历时7年多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取得重要成果。这次调查全面查清了全国海岸带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查清了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为合理开发海岸带和海涂资源,保护海岸带环境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系统资料,为沿海地区的国土规划和海岸工程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次多学科、大系统的综合性调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重大创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上海市政府计划建设国际机场,陈吉余建议借鉴纽约肯尼迪机场等成功经验,把机场建到海堤之外。为了新机场的科学选址问题,陈吉余两次建言,他的建议最终得到了肯定和采纳。通过围海造地建设成的新机场,为国家节省了数亿元的资金。为防止鸟害侵扰机场安全,陈吉余还牵头组成多学科课题组,在机场附近地区进行了水文、气象、植被、鸟类活动等调查,确定将浦东机场以东约11公里处的九段沙辟为种青引鸟地区,开创了大型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例。

面对城市资源紧缺难题,陈吉余提出“干净水源何处寻,长江河口江中求”的观点,建议建设青草沙水库,使上海市民能喝上优质安全的饮用水。他还主持了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对河口生态环境影响等重大研究课题,使河口海岸研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陈吉余儿时的史地梦,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成真。他一生发表论著200余部,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他不仅开辟了许多交叉研究领域,还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为国家河口海岸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河口机场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展开大兴机场的双翅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最大机场”
留宿机场
“超学科”来啦
机场快线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