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
有些东西越高越好,比如工资、手机像素。但是有些东西则是万万不能高,比如—发际线!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道:“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可见,古人也曾颇受脱发困扰。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自嘲:“别人脱单,我脱发。”脱发、发际线后移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又一大“焦虑来源”。下面我们就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谈谈,该如何守住我们头发的“大前方”。
首先我们要知道到底什么叫脱发。头发自身的生长周期一般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生长期较长,一般为2~6年,退行期为2~3周,而休止期为2~3个月。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头上的发丝中有80%~90%处于生长期,剩下的属于退行期和休止期,每天脱落70~100根头发是正常现象,会有等量的头发再生长出来。而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脱落,如果一天掉头发超过100根,且这种状况已持续3个月以上。如果你明显看到自己的发际线在不断后移且前方没有长出新头发,或头顶露出肉眼可见的白色头皮,都属于病理学脱发。
中医认为,脱发是因为身体血热又遇风邪侵袭,或因饮食肥甘厚味、辛辣等,以致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生侵蚀发根,致毛发脱落;有的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思虑过度伤及肝肾,致精血亏虚,毛发失去濡养最终脱落。
中医认为脱发有以下三大病因。首先是“风邪”,百病生于风,头部永远是风邪攻击的主要目标。人体在两种情况下尤其怕风:出汗后和睡着后。此时全身毛孔敞开,当风吹过张开的毛孔时,皮肤遇冷收缩,瞬间减少毛囊部的血液供应,长此以往,头发极易脱落。
其次是“血虚”,毛囊的营养由血液带来,如果血液充盈,则头发后备充足,自然浓密;如果血液亏虚,头发失其所养,自然干枯甚至脱发。
最后是“血热”,指人体内一种热能过剩的状态。凡生物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头发亦如是。如果人长期处于血热状态,头发就会相当于一株长在火炉边的植物,除了逐渐枯萎、死亡外,不会有别的出路了。
很多人想生发、健发,却苦于没有方法。现在流行的植发手段固然立竿见影、行之有效,但播好种子后,我们更需要细心呵护,毛发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这里,我们推荐头皮穴位按摩法。中医学认为,头为脑之舍,是机体的“精明之府”,其经络与全身相通,有穴位主气血流注,刺激“三大生发穴”,做好“两大生发操”,增加头皮血液循环,让头发更坚固。
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心凹陷處,可以预防各种类型的脱发,并有提神醒脑的效果。按摩方法:两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并拢,垂直向下按压,若痛感较强,仅用一只手的中指指腹点按即可。
角孙穴。位于耳朵后面与耳尖齐平凹陷处,可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轻轻点压,两侧穴位要同时按压。
翳风穴。位于耳垂齐平的耳后凹陷处,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还可防治脑袋发沉、头痛、眩晕。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两侧同时轻轻点压,不要用力按压。
十指按摩。五指叉开成梳子样,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轻轻梳发,中指正对头发前部正中处,其余四指可自然放下,从头的前部往后梳,两手交替梳3分钟。每日按摩头部10~15分钟即可促进头皮血液疏通。
十指叩头。双手五指稍分开,两手分别放在头顶部,用手指腹部有弹性地轻轻叩击头皮。不拘穴位与位置,在有痛感的地方多敲几次。由前向后,重复叩击3~5分钟。
以上几种拯救发际线的中医小妙招,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