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风
——浅述紫砂作品“汉风壶”的创作及评析

2022-01-05 10:3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陶刻茶壶刻画

陈 鑫

有一些紫砂壶作品,其本身诞生的时代和其所表现的时代咫尺天涯,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在于,虽然作品所显露的气息带有不同时代的气质,但却始终隐含着一种传承的脉络,如同围绕着一根不断延长的柱子,仅仅是在不同的高度有所偏好,这种同一文化体系下的不同表征往往就被我们称之为“时代的特征”。从古到今,中国诞生了数之不尽的精美艺术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它们伴随着时代的兴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并且以一脉相承的形式,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养料,当代紫砂艺术就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衍生。

四川是中国汉代画像砖石艺术保存最多的地方之一,两汉时期特别流行在石壁上刻画大量的“悬璧”画像,由于是刻画在石头上的,所以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为我们后世研究汉代以及汉代之前的艺术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和图像资料。在众多的汉代石刻中,汉代马车无疑是非常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刻画,紫砂作品“汉风壶”就在壶壁上引入了这一元素,用陶刻的形式在小小的茶壶上,描绘了一幅汉代人们驾车出行的场面。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中,两汉时期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竟历史上的汉朝是一个超脱于周围时代,有着强盛的国力、昌盛的文化,让四方宾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时期,在千年之后,足以使无数人凭吊和遐想。在这一时期,汉朝人开创了多个方面的先河,显示出中华文明强势的文化特征,这些都是之后的漫长岁月中文化、艺术等领域创作的源泉。几乎公认的,在汉代形成了一种具有汉风汉韵的艺术特点,在众多的紫砂壶造型中,亦出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经典壶式,作品“汉风壶”在造型上非常的低调古朴,就如同汉代陶罐一样简洁的轮廓,各个部位结合紧凑,融成一体,并在壶钮的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以心形豆扣的形式竖立在壶盖顶端,其钮身的部位及镶接的痕迹刻意地保持一种不够细腻的状态,隐约呈现出一种粗犷的铸造感,而在茶壶的其他部分,对肌理的处理却显得一丝不苟,这样的形体设计为后续的陶刻主题呈现埋下了伏笔。

在壶面上,由于茶壶表面的线条和缓,陶刻塑造可以有一个便于发挥的舞台,整个画面用阳刻的形式,刻画了一辆极具特色的汉代马车,在马车旁还有一位紧随其后的骑士,汉代马以及汉代车乘的造型都由阳刻来进行描绘,这里充分借鉴了汉代石刻的线条表现方式,注重整体而轻细节,尽量从整个画面的角度来权衡表现的主次,双马双人、圆形的木质车轮,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而马匹与马匹之间亦通过鬃毛的轮廓、马匹的姿势来加以区分,并不会造成单调乏味的观感,相反正是由于在刻画中、在细微处保留了个性,图画的轮廓感就不会太过浓重,时代的气息就能弥散开来。

汉代石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描绘,更在于其历经千年的沧桑,在眼前这件作品“汉风壶”上,就用另一种形式模拟出那种历经久远时光的时代感,其画面主体是以阳刻来进行塑造的,唯独车乘的顶盖嵌入到了茶壶表面的肌理之内,这一稍稍越线的做法,一下子将整个创作主题拓展开来,突破了画面本身所能容纳多少内容的限制,由于画面边缘的刻画有意识地并不修平,所以会产生一种残缺感,而车乘顶盖明显突破了画面边缘的作品,让这种残缺感进一步地放大,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去联想画面之外是什么样子,整个汉代又是什么样子。

结语:简约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一直被崇尚,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追求美的最高境界,在传统中国画中,常常会有大面积的留白,这些空白的地方并非是没有内容可画,而是已经被人的意识填满。紫砂壶表面的可供陶刻刻画的面积有限,所以通常来说,陶刻只是紫砂壶的一种装饰补充,随刻如随笔,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而随着对陶刻创作的深入,更复杂的刻画技法诞生,陶刻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但随即便有人发现,紫砂陶刻所能表达的东西逐渐超出了茶壶所能承载的极限,茶壶上的陶刻又逐渐复归到一种追求简洁的方向上来,作品“汉风壶”以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刻画,导引出无穷的遐想,正是对陶刻理解后进行的自我阐发,在这件作品上,陶刻既不是主也不是次,而是和茶壶融为了一体。

猜你喜欢
陶刻茶壶刻画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