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钧瓷创作教学中的价值认知研究

2022-01-05 10:30宋小磊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钧窑钧瓷匠人

宋小磊

许昌市博物馆 河南许昌 461000

研究工匠精神在钧瓷造物创作中的价值认知的相关资料较少,字数不多,通过知网查询陶瓷相关的工匠精神为219篇,钧瓷相关的工匠精神文章仅有5篇,主要针对钧瓷相关领域的工匠精神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对工匠及工匠精神价值的研究于2000年前后初现端倪,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学术及理论深度不够,研究多止步于倡导性与记述式文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1]

一、工匠精神在钧窑瓷区的现状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钧瓷行业为了增加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使用一些工业机器人进行参与陶瓷的生产,匠人们只顾追逐巨大的经济利益,却忘记了陶瓷创作本身应该具有的匠心精神,形成了钧瓷产品“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状,钧瓷创作由于缺少工匠精神,作品的创新性较弱。针对钧窑瓷区的现状,修改培养目标和传承模式,以“技、艺、道”三个维度,提出工匠精神融入钧瓷非遗传承的技能教育中来。[2](P69-75)正视“西学东渐”,防止非遗项目过度“西化”,立足钧窑瓷区的区域优势,深挖钧瓷文化,因地制宜地依托钧窑文化,走出符合钧瓷本土发展特点的传承范式。

二、工匠精神在钧瓷创作教学中的三个维度逐层递进关系

钧瓷烧制技艺对工匠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围绕着“技”、“艺”、“道”三方面造物理念来展开。(如图1),由于钧窑产业的“工业化”进程与本土文化场域的“断裂”,力求让钧瓷匠人重塑工匠精神,工匠体系近些年逐步完善,形成了“大国工匠”、“中原大工匠”、“许昌大工匠”、“禹州大工匠”不同层次的工匠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寻求钧瓷产品的“维新”之道是钧瓷文化非遗传承与钧瓷产品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

图1 工匠精神三个维度分析图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通过“技”来提升陶瓷技艺的匠心与实践锤洗,让钧瓷匠人通过观摩博物馆古人陶瓷技艺学习,形成古人对现代工匠的言传身教;通过“艺”来提升匠人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以新时代的创新意识来提升工匠精神,同时以横向的跨界协同来拓展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3]通过“道”来树立正确的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陶瓷匠人的职业观念与职业道德,营建崇德的文化氛围,树立职业榜样。最后,提升工匠精神为“哲匠精神”。(如图2)。[4](P134-141)

图2 工匠精神中职业道德的内涵解析(段卫斌绘制)

三、工匠精神在钧瓷创作教学中的价值认知路径研究

(一)路径之“技”

1.以工作室制为载体,提升现代师徒制

国家对工匠人才有着诸多考核要求,其中最重要的社会贡献就是以收徒数量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做好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通过老师对技术手法的规范,形成适合本工作室的一套技术标准,从而培养一批创新性陶瓷工匠人才。

2.以实验室为“竞技场”,强化技法实践

陶瓷制作流程分为“七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的背后都有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古瓷片承载的关键数据和信息,来窥视古人在制瓷工艺上的技艺和手法,进而转化为自身的陶瓷造物的基本基因,反思自身在制瓷工艺上的不足与短板,通过反复的实验数据,类比分析在制作手法上、工具选择上、陶瓷原料上和对美学的认知上的异同点,找出古今制瓷的一些规律,进而强化技法实践,完成在“技”上的突破。[5](P97-103)

3.以产业服务为“磨刀石”,检验技艺

陶瓷产业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四大类,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人工制瓷工序被陶瓷机器人的产业化生产所替代,造成做出来的产品千人一面,产品内容和产品形式同质化严重。由于工业化产品的局限性,凸显出人工制器的优势,通过匠人对工匠精神的领悟,以陶瓷市场和产业为磨刀石,提升和检验自己的陶瓷技能。

(二)路径之“艺”

1.以本土文化熏染工匠精神

钧瓷始于唐,兴于宋,其陶瓷釉色和陶瓷造型深受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以简洁的线条和精炼的结构为主。宋代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发展的高峰,该时期陶瓷作品无论是从瓷器质感、釉色还是造型上,都呈现出符合宋朝自己年代审美的美学特征,这[6](P19-20)同宋人的审美风尚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钧瓷匠人结合宋代陶瓷代表性藏品,观察和感悟宋代陶瓷匠人在陶瓷上留下精湛的技艺,使之熏染宋人的工匠精神。

2.以创新意识提升工匠精神。

在工作中陶瓷匠人要勇于创新,以创新为导向,以技艺为生命,工匠精神始终是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近些年钧瓷瓷区匠人对品牌商标和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钧瓷相关发明授权数量迅增,鼓励年轻匠人走出去参加全国型的技能大赛和陶瓷作品展,拓宽年轻人的视野和阅历,逐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拓宽非遗匠人的传帮带,加快陶瓷作品在造型上和釉色上的更新换代的节奏,同时加大培育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

(三)路径之“道”

首先,陶瓷匠人需要重塑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精神,端正自己的职业观,在创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对技艺的精湛追求。其次,需要有关职能部门营造崇德尚艺的文化氛围,通过大力宣传非遗文化,逐步提升技能人才不断进行陶瓷创新和实验,积累对技艺中“道”的领悟。最后,通过树立职业榜样和人物模范,对从事陶瓷技艺匠人明确新的“灯塔”范式和学习方向,不断领取陶瓷创作中所具备的工匠精神,在不断接力中传承“中国风范”。

四、工匠精神在钧瓷创作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钧瓷传承通过血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逐步发展为开放的现代教育模式。许昌学院作为钧窑瓷区的唯一一所高校,是河南第一所设立陶瓷专业的高校,钧窑瓷区陶瓷教育依托于许昌学院进行工匠精神的创新教学与改革。这些年学院的发展对钧瓷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围绕工匠精神与设计教育的关系研究,根据设计的“精技”、“守艺”、“信道”的人才培养策略,以工匠精神在新形势下的现代性转换方式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猜你喜欢
钧窑钧瓷匠人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流动的壁画 匠人的传承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探
青年匠人
汽车匠人
“神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