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如何实现2亿多老年人的“老有颐养”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坚守温情底色,永葆“创”的劲头,尽心守护最美“夕阳红”,使我们的“国家宝藏”永不褪色。在探索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改革发展过程中,秉承公益属性,服务为上,真正实现了品质养老、智慧养老与高效养老,生动展现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经历和感悟,会给青年一代带来许多的人生感触和启示。但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社会和家庭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养老压力,老年人不再被视若珍宝,反而被当成负担和拖累。面对渐趋严峻的养老困境,以及“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残酷现实,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挺身而出,贡献了集“公益、温度、智慧和创新”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深圳方案”,让“国宝”生机焕发。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以下简称“养护院”),成立于2018年12月26日,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首家公办市属护理型养老院,由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和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养护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龙珠片区龙苑路(龙珠医院旁),占地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922平方米,规划建设养老床位800张。2019年3月26日养护院迎来第一批长者入住,18个月后就被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评为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深圳智慧”背后的逻辑何在?
“我们要确保公办养老机构公益性质不变、养老服务性质不变”,院方负责人这样说道。养护院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身的公益属性,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政府兜底养老保障职责,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定位,实施床位公开轮候标准化流程,规范了一套市政府公开轮候、家访评估、正式入院的严格流程,优先收住特困、优抚、低保、低收入、“失独”或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群体以及失能失智的户籍高龄人群。在满足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养护院将富余床位以全成本定价方式向社会老年人公平开放,坚守“公益”初心,维护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为顺应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升级趋势,养护院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新增认知障碍、中西医特色康复服务、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项目,配备了养护、康复护理、托管、膳食、娱乐、健身和无障碍交通接送等长者服务功能。在打造养老服务专业化标杆的同时,养护院不断探索更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将专业化服务能力辐射到周边社区。2020年10-12月,养护院承接南山区500名高龄老人能力评估及上门康复服务项目,为更多老年人颐养生活助力。
“养老护理讲究‘以人为本、全人关怀’,强调给老人个性化、人性化的支持”,这是养护院副院长王圆圆在“共享之家”工作多年的心得体会。持续且专业化的督导教育,给员工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温度的护理价值观。王圆圆把自己在共享之家学到的全人关怀理念带到了护理院,以“有无爱心”作为招聘员工的标准,并设计出一整套的护理员培训体系。护理员们会不断地进行考试,进而获得新的资质,这打破了护理工作机械且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与老人们关系最为亲近的社工,往往是老人们心理问题的唯一倾听者,与老人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们耐心倾听老人们心里的遗憾、念想甚至是爱情故事,尽己所能在老龄这个“陌生国度”里为老年人建造一个安放内心的家园。面对无可避免的离别,社工们通过“道谢、道歉、道爱、道别”的方式纾解沉痛情绪,在循环往复的“四道人生”中渐渐懂得自己理想的老年生活,更懂得如何让老人们也过上他们的理想生活。“全人关怀”让这个护理院里每个人的人生都变得丰厚起来了。
养老照护中,与身体护理同样关键的是心理照顾。工作人员认为,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延续生命,还希望能让老人在这里“生活”,要活得好,好好活,有体面和尊严地活。伴随老龄到来的不仅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的退化,还有记忆与智力的逐渐丧失。很少有人会对老年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因而当衰老袭来时,情绪也便容易失控。他们很容易开心,也经常觉得哀伤、寂寞和愤怒,会特别依赖某个人,需要慰藉、陪伴和关注。养护院培训专业社工为老人提供专业的个案服务、小组活动、心理慰藉、危机干预等服务,同时联合义工及公益机构,定期组织兴趣小组、康乐文化、传统节庆以及家庭活动等,保护老年人的自尊心,帮助其培养兴趣爱好、重建健康生活方式及增强自信心。当老年大学走进养护院,“文化养老”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并逐渐由“送文化”向“种文化”方向发展,老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养生班、声乐班开班,合唱团、太极队与交谊舞团的成立,充实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拓展了老年人的社交网络,帮助老人重建起心灵与精神寄托。老人们纷纷表示,老年大学既能让自己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又能使思想常新、与时俱进,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弥补了很多人生遗憾。
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渗透于各行各业的当下,养护院紧扣时代脉搏,携手腾讯大力引进互联网思维和人工智能成果,探索腾讯云、功能游戏、AI等数字化科技在养老护理和康复训练场景中的应用,借助科技力量定制智慧养老方案。首先,依托腾讯智慧安防技术设计了防摔胶跌倒智能监测系统和防走失定位系统,全天候全方位保障院内老人的安全;其次,与腾讯眼动游戏室等合作提供眼动康复训练游戏、帕金森评估辅助系统,帮助具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开展康复训练;再者,基于腾讯云架构起信息化平台,为老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及照护、运营等服务。老人、机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以及老人家属都有自己的端口,相关信息在四方主体间实时共享。例如,护理端能够最快速准确地记录老人的异常情况,通过将健康数据电子化后直观反映老人的身体变化,及时预警。护理院在应用科技实现智能养老的同时,还注入了许多温度,这个系统会提醒每个老人和护理员的生日,提供亲情陪伴个性体验。
养护院积极响应国家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号召,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医养结合的智慧化养老解决方案。首先,通过信息化平台提供衣食住行等服务,为住院长者打造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其次,养护院以健康信息为核心,通过智慧医疗整合院内外医疗资源,为院内老人提供测、防、医、护为一体的健康解决方案。不仅同步推进了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模式,与深圳大学总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了绿色就医通道和双向就诊服务,还有专业医护团队助力常见病诊疗和慢病管理服务,更与国内知名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合作,提供在线看诊、远程医嘱、疑难杂症会诊等服务,确保长者的大病小病都得到及时照护。居家养老服务辐射周边社区,护理员和护士、医师为社区老人提供到户的生活、心理、情感和医疗照护。
腾讯基金会通过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3000万元设立“创新基金”,以支持养护院综合改革创新。创新基因早已根植于养护院的护理管理与运营的方方面面。
当今时代,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愈发明显。养护院在开办之初就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它与深圳健康养老学院模仿“医学院+医院”的融合模式,构建“双元制”养老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大学学历教育学生入学即入行,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培养多层次实务型养老人才。
突破传统事业单位体制和公建民营模式的发展困境,养护院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法人治理”的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路径。作为新型事业单位,养护院按照“管、办、评”分离原则,组建理事会、运营管理团队和监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形成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升了运营管理的效能。通过社会化用人和企业化管理,推广自主公开招聘与购买服务相结合,设置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三无”事业单位(无行政级别、无人员编制、无按编安排的财政预算)实现了管理团队和护理队伍的双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