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与文化意蕴:浙东唐诗之路朝圣地天台清溪考略

2022-01-04 01:07卢建宇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台山清溪天台

卢建宇

(台州市人大常委会 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浙江 台州 318000)

浙东唐诗之路,始于钱塘江,经浙东运河进入鉴湖,沿曹娥江至剡溪,最终到达宗教名山——天台山。这是一条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丰厚,文人集中好游的一条古道。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朝圣地,天台山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生动的传奇。天台清溪也因此成为朝圣天台山的重要节点,闻名全国。

1 天台清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征

1.1 清溪的水系特征

据《嘉定赤城志》记载:“青溪在(天台)县西五里,源出天台山,南流至桐柏,又南流三里经三井,下流为瀑布,方南下大溪。按谢灵运《登临海峤》诗云,‘旦发青溪阴’,唐玄宗《送司马承祯》诗云,‘青溪祖逸人’,皆作青字,俗呼为清者误。”[1]陈耆卿介绍了清溪在天台的位置,界定了溪流起始,并着重交待了清溪初具名声是因为东晋谢灵运的诗,后因唐玄宗的诗歌而举世闻名。《天台山全志》则认为,“青溪”,“源出洞天山”。[2]此种说法显然有误。《徐霞客游记》记载:“国清之西其大者为瀑布水,水从龙王堂西流过桐柏为女梭溪,前经三潭坠为瀑布,则清溪之源也。又西为琼台双阙之水,其源当发于万年寺东南,东过罗汉岭下深坑汇为百丈崖之龙潭,绕琼台而出,会于青溪者也。”[3]徐霞客虽有多次考察天台山的经历,对清溪也作了实地考察,但毕竟时间短暂难窥全貌。而《天台山方外志》记载:“志要云,流出十五都小口与左溪秀溪及桃源之水,流入曹家岩南入大溪,其水澄清,故名。旧称青溪无谓。”[4]在《天台山方外志》里,对于“清溪”到底是“青”还是“清”一字,与《嘉定赤城志》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历代都有混用的现象出现(属古今字)。

最为详实准确的是清朝天台籍地理学家齐召南在《水道提纲》台州府灵江条目下的记载:“北源出天台县西南与东阳接界之大盆山,东北流,会南来小溪,寒、明及北来峇溪诸水,至平头潭,又东北至县西南之清溪街,有清溪。西北自关岭东南流,合南来之左溪,北来之秀溪、铜溪,百丈岙,瀑水岭二溪诸水来注之(左溪出鹧鸪山,秀溪出万年山,铜溪即桃溪,出桃源山,百丈岙水出琼台,瀑水岭溪出桐柏山)。又东有赭溪,自北山流经西郊,而南来会。过城南而东,有螺溪自北来注之。又南受二淡溪水,又南经临海县西北境百步岭之东麓,小石岭,八叠之西麓,左右受小水无数。又东南而仙居溪水自西来东,曰三江(天台大溪亦曰始丰溪,所合溪水稍大者:县西之清溪,县东之欢溪,即楢溪也)……又东南七十里,黄岩县城北之永宁江自西南来会,亦曰椒江。又东经章安镇金龟山南麓,又东至海门山前所东,对岸即海门卫城,灵江入于海。”[5]齐召南详细考察后介绍了灵江水系的状况以及清溪所处的位置,并指出清溪汇流为始丰溪至三江口,汇流为灵江,与黄岩永宁江汇流为椒江后入海。

1.2 水 路

1.2.1 清溪向西北

天台山的水系发达,形成网络,水上运输历史悠久。东晋谢灵运在《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何共和之》一诗中写道:“攒念攻别心,旦发青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6]由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从天台水路清溪埠头登岸可以向西北抵达剡溪,当时需要一天左右时间。胡正武先生在他的《台州恶溪与孟浩然来天台的路径新说》一文中,对于孟浩然赴台的路径进行详实的考析,认为“越州沿鉴湖、耶溪(若耶溪)、剡溪迤逦而上可以乘水路直达天台山下,今浙江省境内大水流之一的曹娥江上游新昌江、澄潭江等就发源于天台山主峰华顶山,以前可以乘小舟到达上游,现在由于生态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修建水库,新昌的沃洲湖等,已经不能通小舟了……谢灵运作山水诗风雅之事也都在剡中与天台这一段,正合乎孟浩然的游历趣味”。[7]由此,得出孟浩然正是从新昌由水路进入天台的结论。

这样,浙东唐诗之路从浙江钱塘江由水路向南,天台清溪埠头是重要的水陆交换点,无疑也是浙东唐诗之路进入天台山的主要通道。在这条通道上,唐宋时期大量的诗文大家留下精彩不朽的诗歌就是明证。

1.2.2 清溪向西

《东阳县志》这段记录表述了两层意思:一是东阳行盐都是台州天台清滛(溪)埠、仙居河头埠由水路运输;二是天台清溪埠到东阳水路虽有二百余里,但出行安全,食宿方便。仙居河头埠到东阳,虽然距离较近,但水运艰辛危险。所以,作者大为感叹,为什么不恢复从天台清溪到东阳的水路运输?由此,从天台到东阳,与天台到新昌一样,尽管没有直达的水路(其中还必须上岸陆路转运),但大部分路途可从清溪埠由水路到达。

明人金克厚,家住仙居,到天台游玩,无特殊情况应从西南而来。仙居与天台隔着大雷山,没有方便的道路,迄今尚未通公路。从金夜宿清溪看,较大可能是从永安溪经上三江口转入始丰溪的路线。他作有《游天台》一诗:“夜宿清溪览桐柏,又从桐柏上琼台。仙人跨鹤归何处,岩下碧桃花自开。”[9]由此,可知诗人从仙居到天台也必须经过清溪镇。

1.2.3 清溪向东

北宋《佛祖统纪》作者释志磐在《四祖天台智者法空宝觉灵慧大禅师》中记录,“天台濒海,民业渔捕,师以身劝人赎簄一所,为放生之池……师讲经竟,乘舟出海口,望芙蓉山,众峰峭耸,横石孤垂,师曰:‘昔梦游海上,正似于此。’”。[10]隋时智者大师确从天台顺流而下,沿着清溪、始丰溪、灵江、椒江一直到入海口,察看沿途水域的渔捕情况。

由东向清溪运输盐务的情况,可分为两个阶段。明万历前后,据(清)康熙《天台县志》记载:“台民食盐,资于海游等场,负贩之夫,到场卖盐,三人共一单,场官给之。无单者为私盐。本县管盐官于县东石佛庵、两头巷两处验单放卖。后负贩者俱革,令盐商于黄岩场、长林场买盐,至中津桥秤掣,转发本县盘验,发清溪镇住卖。共单七千张,内除二百张,奉文发运至新昌县住卖,该盐六万斤。本镇实单六千八百张,该盐二百四万斤。”[11]由于盐运数量巨大,因此,主要走的是水路。从明万历前后开始,天台包括台州的食盐产自宁海县海游(今三门县城)等盐场,到临海的中津桥秤掣,转运天台清溪镇住卖(中津秤掣是管理转运手续,从黄岩场、长林场运来的盐包船大,到中津过秤分装成便于运到天台的长船),运往新昌县的食盐也一并转运到天台清溪镇。对于明朝更早的盐场,这里没有具体说明。

临海新亭是唐时东南沿海著名的十大盐场之一,唐时台州的食盐取之于新亭附近的盐场。这在胡正武先生《顾况浙东行踪考略》中已得出明确结论。他在文中指出,《新唐书》记载:“乾元元年(758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食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吴越扬楚盐廪至数千,积盐二万余石。有涟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场,嘉兴、海陵、盐城、新亭、临平、兰亭、永嘉、太昌、侯官、富都十盐,岁得钱百余万缗,以当百余州之赋。”[7]胡先生还进一步考证了新亭所在位置,即在台州临海,“今其地尚在,名叫‘新亭头’村。在台州最大水流——灵江边上,符合以前食盐国家专营方便集散的要求”。[7]而据(民国)《嵊县志》记录:“宋元明初坐派钱清、曹娥、三江、石堰四场盐,又称昔以宁海县铁场巡司盐运至本县东北乡住卖,天台县清溪镇盐运至本县西地(疑为‘南’之讹)乡住卖。”[12]志称宋、元、明时,天台清溪镇盐运至嵊县南乡住卖,显然是可信的。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唐宋元明(明万历前)时期天台的食盐,由新亭经灵江-始丰溪运至天台清溪镇。明万历年前后,盐场由临海新亭移至海游等场后,天台的食盐则从海游等场运至天台清溪镇住卖。

1.2.4 清溪向南

由天台清溪向南的水路经临海到台州市区,再由永嘉郡(即今浙江温州),继而到达福建沿海一带。据《唐大和上东征传校注》记载,鉴真和尚第四次东渡时,先派僧人到福州购船,自己从宁波阿育王寺出发。“至台州宁海县白泉寺宿。明日斋后逾山,岭峻途远,日暮夜暗,涧水投膝,飞雪迷眼,诸人泣泪,同受寒苦。明日度岭入唐兴县(今天台县),日暮至国清寺。松篁蓊郁,奇树璀璨;宝塔玉殿,玲珑赫奕;庄严华饰,不可言尽。孙绰《天台山赋》不能尽其万一。大和上巡礼圣迹,出始丰县,入临海县。导于白峰,寻江遂至黄岩县,便取永嘉郡路,到禅林寺宿。”[13]据考,鉴真和尚从临海到黄岩禅林寺是分水路陆路两段,从临海以下到三江口登陆,从陆路到达禅林寺(若从台州到温州、福州走水路,则当走灵江出台州湾,沿海边航道南航),继而往福建方向进发。今天台国清寺,以及临海、台州市路桥区一带寺院,都留下了鉴真和尚住宿讲经的遗迹。

自隋唐以来,由于运输大宗物件如盐、粮等生活必需品,逐步形成了方便、快捷的水路运输。以清溪埠为重要节点,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络,成为各色人等出行、商贸的重要方式。《两浙轩续录》记录的《清溪篙师行》,便是最好的佐证。“一滩转一滩,面面山容洗。一山连一山,仍在滩声里。奔流疾如鸟,瞬息过百里。同舟三五辈,容膝差可擬。篙师相戒语,慎勿轻坐起。侧身倘失陷,冥黑不见底。直从悬崖下,惊魂犹未已。仰视飞巘间,行人细如蚁。怪石撑碧空,奔触险无比。嗟哉名利心,轻视父母体。忽闻水山发大声,逆流奔挽尤难行。篙师聚队累数十,沙头运力邪许争。一竿进一步,前行不相顾,一竿腕力微,更触阳侯怒。焉得神禹到此间,凿开险巘平如路。今年七月入天台,洪流作势滔天来,清溪之清不可辨,惟闻万马喧霆雷。吴门留滞三旬隔,惭愧青衫犹作客,且当散发下沧州,此行忽近鱼龙宅。石佛洋百步滩,恶溪大小皆巉岩。往往飞涛堆雪山,吁嗟乎!天台一水险如此。蜀中三峡更何似,篙师篙师莫向前。风波旦夕恐不测,不如归种乡田间。”[14]

这是一支从北向南行驶的船队,作者所乘船只并不大,容纳三五人已是十分勉强。船只先是顺流而下,水流落差很大,“奔流疾如鸟”,继而又逆流而行,尽管水路险象环生,仍然在清溪埠一带形成了篙师的职业。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天台清溪古埠的繁忙。到了现代,据1995年《天台县志》记载,始丰溪“每当丰水季节,城关以上溪流可通竹筏,城关以下可通3.5 t民船,旅客乘船顺流至临海,可朝发夕至”。[15]这还是在大量修筑水库,自然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情况下的通航情况。

1.3 陆 路

清溪是陆路交通的重要节点。清《天台山记》记载:“辛已中冬偕张子中发自章安陆路抵天台,宿下清溪。”文中宿处即今天台县下清溪村。[16]显然,清溪镇也是从东南方向章安到天台的陆路交通要道。另据明王士性《入天台山志》记载,曾从临海进入天台山,“住宿翠屏,而下数十里,至明、寒二岩。过清溪,入护国寺”。[17]这样,从南而来,也须经过清溪。《台郡文献补》记录,清初林文朗“自武林回,至清溪遇雨留宿,即事六首,录其五曰:十日归途被雨催,一肩行李到天台。山城万顷清溪绕,知是桃源流出来”。[18]明确记录从西北到天台,留宿清溪镇。可见,清溪镇也是必须经过的交通要道和住宿点。

由此,可以判断清溪也是陆路进入天台境内的交通要道。“浙东唐诗之路主要以水路为主,其次才是陆路。”[19]而天台清溪水陆交通带来的人流、物流的汇集,使得清溪埠迅速成为水陆运输交换中心。天台清溪在浙东唐诗之路的位置(见图1)。

图1 天台清溪位置图

2 清溪市镇的形成

据清康熙《天台县志》记载:“清溪镇,在县西三里,其地集商贾、通贸易,外境之人,皆辐辏于此。在桥的西者,谓上清溪,在桥的东者,谓下清溪。今上清溪居民为水所冲激,稍逊下之稠密矣。”[11]在清代,清溪镇又有“清溪堡”之称,“合上下清溪为一堡,又名雁溪,属永三坊”。[20]

2.1 集市的形成

集市的形成要远早于县志的记载。谢灵运在《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何共和之》的诗歌中,就有“攒念攻别心,旦发青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的诗句,意思是一大早就从天台清溪出发,到晚上投宿剡中,需一天的路程。显然诗人夜宿天台清溪,才有可能一大早就从清溪出发。而据1995年《天台县志》记载,梁时李巨仁在题为《登天台山篇》的诗文中,有“风急青溪晩,霞有赤城朝”的诗句,作者叙述自己到天台清溪时,风很大,天已向晩,第二天一早起来就看到赤城山早霞,这是著名的天台山景色“赤城棲霞”,而清溪埠则是最佳观景处之一。这里就更明确地推断出作者当晩是在清溪埠入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东晋开始,因为孙绰的《天台山赋》,天台山已经名声初显。天台清溪由于位于进入天台山的水陆要冲,已经有提供行人住宿的旅馆和饮食的饭店等简单的商业设施,依埠而建的草市开始出现。

美国学者马润朝在对宋代中国经济深入研究后,对于市镇得出如下结论:“当于陆上重要交通要点的‘店’逐渐繁荣期间,有一种同样性质叫作‘步’(有些学者称为埠)的处所,也在沿江河的渡口、码头及卸货点等地方繁荣起来,在此种地方经济有船只及船伕付雇。有一种特殊的顺应河流的商业集中点,称之为‘堰埭草市’者,意即‘堤防草市’者,已沿水路有水壩之处发展起来。”[21]

隋唐以降,由于历代帝王的大力推崇,仅唐高宗、武则天、玄宗年间就多次遣使天台投金龙玉壁、寻仙问道,天台山誉满天下。而以骆宾王、沈佺期、孟浩然、李白、刘长卿、顾况、许浑、贯休等为代表的文人墨客不远万里游访天台,大量以天台山为题材的诗文出现,标志着浙东唐诗之路已然形成。特别是到了盛唐,清溪更是闻名天下。唐玄宗送司马承祯诗云:“紫府求贤士,青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闻有幽棲者,居然厌俗塵。林泉先适性,芝桂欲调神。地道踰稽岭,天台接海濒。音微从此间,万古一芳春。”[1]清溪因唐玄宗对司马承祯的挽留不得而惜别的诗歌,让人们深感神秘和向往。随着天台山知名度的不断增强,以及人流和物流的增加,天台清溪的集市也不断发展繁荣起来。

2.2 市镇的发展

隋唐以前建立的镇,是军事性质的,有凭险设防的作用。宋代市镇大量增加,完全是由于商业发展的结果。而南宋迁都临安,更使台州受到临安强烈的辐射,天台清溪市镇的发展也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繁荣。在南宋嘉泰年间,从杨仙起撰写的《青溪桥记》中[10]我们可以隐约地复原清溪市镇的模样。在这篇文章中,关于清溪市镇,我们至少得到三方面的信息:第一,清溪由七处溪流汇集,一旦降雨,山洪暴发,难以过渡,“必三四日,伺水耗,然后敢济”。第二,清溪市镇“西适行都,东极四明,南至温台,往来憧憧,顾可阻于水耶?亟欲桥其上”。清溪市镇处于交通要道,商人集聚,一些商人、邮卒在溪水暴涨期间急于过渡,往往葬身鱼腹。因此,都希望在清溪建造大桥。第三,县令丁大荣负起建桥重责,多方筹资,带头捐俸,从壬戌年的春天到第二年的秋天,大桥建成之后,“隐而高者三丈,缦而长者四百尺,广则逾高者之半。雨焉如龙,霁焉如虹,车轮马足,步步云上”。大桥建设时间长,桥体宽阔,足可以容两列马车交换,桥梁高大壮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清溪桥被命名为“鹤仙桥”。以上从不同角度说明清溪市镇的繁荣。

到了明朝,“万历六年,邑令岳如厚重建石桥,环洞二十有八,名‘岳公桥’。碑存。四十三年,令胡来聘修”。[10]重建的清溪桥建筑精良,所费甚巨,还用石材建有“青溪砩”,[22]说明万历前后,清溪市镇的商业繁荣又一次达到一个高峰。明代时,天台县巡盐官“在于清溪镇”。[23]据康熙《天台县志》记载:“他郡富商踞清溪镇、平头潭、坦头诸处,坐地抬价,甚至新、嵊越卖,价值腾涌。”[11]这也反映了明清时期,贩卖私盐在清溪市镇相当盛行。明崇祯年间,所建石桥已大不如前,而到清朝顺治间,“里人设木桥以济涉”。[11]经过长时期的动荡不安,清溪市镇已经逐渐衰弱,只能是铺木板为桥。可以说,清溪桥的建设见证了清溪市镇的历史变迁。

从清康熙开始,清溪市镇逐渐恢复繁荣。邑人齐周华有写清溪市镇的诗曰:“清溪溪水沓然清,溪畔萧萧荻数茎。恰有孤雁云外叫,可堪骚客月中行。人烟间旁垂杨宿,渔火遥从隔岸明。更喜酒帘犹未卷,歌声缭绕杂砧声。”[24]诗歌写月夜行人,到了清溪市镇,看到对岸渔火通明,酒肆还有众多顾客,歌声缭绕之中还夹杂着砧板的忙碌声。数行诗句写尽清溪市镇的热闹夜市。光绪年间邑人袁鹏图有一联云:“时捲市声风更好,半留桥影月初斜。”[25]月亮初上,夜幕降临时,凉风夹杂着各种叫卖声、喧闹声,一如白昼。由于商贾云集,因此在咸丰三年(1853年),清溪市镇开始制作纸伞。[15]说明到了清代,清溪市镇仍然繁荣昌盛。

3 一条求仙修道之溪:清溪

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是道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显著特点。清溪,就是与道教的神仙崇拜紧密联系的求仙修道之溪。

3.1 影响深广的仙话传说

据刘宋刘义庆《幽明录》记录的《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和《搜神后记》所记载的《袁相根硕赤城遇仙》,就发生在天台山清溪上流的桃源。汉末剡民刘晨、阮肇在天台山迷路遇仙,结为夫妻,半载后因思念家人回乡,之后再也找不到桃源仙路。据《嘉定赤城志》记载:

“在县西北二十里,先是汉永平中有刘晨阮肇入山采药失道,见桃实食之,觉身轻行数里,至溪浒有二女方笄,笑迎以归,留半载谢去,至家子孙已七世矣。国朝(宋)景祐中,僧明照亦因采药见金桥跨水,有两女戏水上,恍然如故事焉。乃疏凿为亭,植桃纷拥。令郑至道为即景物之胜,随处命名。时人争为赋诗,今旧观湮没惟亭存。”[1]在清溪上流,早在汉末魏晋时期,就有“刘阮遇仙”的美丽传说。从此,清溪就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

类似的仙话传说在清溪还有很多。清溪上流有玉女溪,又名女梭溪。“在桐柏观前名女梭福地,发源自洞天山过女梭,泄为瀑布。”[4]相传在玉溪边,有人目睹王乔曾驾鹤升天,孙绰《天台山赋》中就有“王乔控鹤以冲天”的句子。据《嘉定赤城志》周王乔条目记载:“字子晋,周灵王太子,好吹箫作凤鸣。浮邱公接以上嵩高,三十余年后人求之不得,偶见亘良曰:‘告我家人,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至时,果见乔乘白鹤而去,后为右弼真人治桐柏山。详见乔祠。”[1]

3.2 道观林立

仙话传说使得清溪名声远播,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高道术士络绎不绝,寻幽访奇,人们在清溪这个离神仙最近的地方,炼制金丹,修炼道术,自然最容易获取不死之方,实现长生不死的神仙境界。“按《真诰》云:‘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廻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斗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亦曰桐柏,棲山。’……有金庭不死之乡,在桐柏之中,方圆可三十里,上常有黄云覆之。树则苏玡琳碧,泉则石髓金浆。”[26]

清溪流域在道教中有不死之福地、养真之灵境的美誉。“风水对于水的追求一直都是体系的核心,是风水文化的精髓。”[28]而道教文化中的风水对于水的形态、大小、流速自然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唐宋年间形成了以桐柏宫为中心,畔溪而居的许多著名的道观。

桐柏崇道观:“在县西二十五里,旧名桐柏。唐景云二年为司马承(仁庙御讳)建,回环有九峰(玉女、卧龙、紫霄、翠微、玉泉、莲华、华琳、香琳、玉霄)。自福圣观北盤折而上至洞门,长松夹道。孙绰赋所谓‘荫落落之长松’是也。吴赤乌二年,葛元即此炼丹,今有朝斗壇,洎承(仁庙御讳)建,堂有云五色,因禁封内四十里,毋得樵采。又传承(仁庙御讳)所居,黄云常覆其上,故有黄云堂、元晨壇、炼形堂、凤轸台,朝真龙章阁,又有众妙台(盖以篆隶八分三体,写道德经于巨幢置台上,故云),台下有礼泉,后皆芜废。大和成通中道士徐灵府、叶藏质新之。梁开平中改观为宫。有钱忠懿王所赐金银字经二百函及铜三清像。”[1]

福圣观:“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桐柏山西南瀑布岩下。吴赤乌二年为葛元建。旧名天台。西北枕翠屏上有三井,号三绝之一。”[1]

洞天宫:“在县西北三十里,玉霄峰上,唐咸通五年道士叶藏质创道斋,号石门山居。后陈寡言尝隐于此。”[4]

元明宫:“在县西北二十八里,按《唐徐灵府小录》:南桐柏山上一峰,可五里许。长庆之年灵府定室于此。”[4]

3.3 炼丹集中

许多人慕名而来,沿着清溪炼制金丹,修炼道术。福圣观边上有丹霞洞,洞有葛玄炼丹之所。边上还有柳泌住宅,中有药院丹炉。“宪宗十三年,(柳泌)自复州石门山诏征授台州刺史,不至郡,便止山,领务备药。”[1]炼制金丹是柳泌任台州刺史最主要的任务。因此一到台州,他并没有去郡府任职,而是一头扎入天台山,专事炼药。他把药院丹炉选择在清溪边上,是因为清溪在道士们看来是最容易出丹的地方,也是道士们炼丹的集中地。

晚唐的释贯休在《寄天台道友》一诗中写道:“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水声金磐乱,云片玉盤粗。仙有遗迹在,人还得意无。石碑文不直,壁画色多枯。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紫府程非远,青溪迳不迂。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29]释贯休在写到清溪时,自然而然把清溪与桐柏宫边上的仙庭、仙鹤、紫府等元素联系起来。诗中的“闲烧六一炉”,就专门提到炼制金丹是道士们重要的修炼内容。南宋陆游在《书怀绝句》中感叹,“不到天台三十年”,“仙翁欲觅渺无处,闻在青溪浴大丹”[30]。斗转星移,到明代王阳明在游天台山清溪后,也留下了“清溪曲曲转层林,始信桃源路未深。晚树烟霖山阁静,古松雷雨石坛阴。丹炉遗火飞残药,仙乐浮空寄绝音。莫道山人才一到,千年陈迹此重寻”的诗句。[31]沿着清溪,至今还留传着炼制金丹、得道成仙的许多故事。因此,我们有充足理由说,清溪流域是一处炼制金丹的主要区域。

4 从清溪到椒江,中国最大的放生池

4.1 陈时初建放生池

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曾经从天台出发,沿着溪江顺流而下,“方舟江上,讲《流水品》。又散粳粮,为财法二施。船出海口,望芙蓉山,耸峭丛起,若红莲之始开;横石孤垂,似萎花之将落。师云:昔梦游海畔,正似于此”。[10]在灌顶大师撰写的《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中这样记载:直到入海口,一路上,智者大师看到“黎民渔捕为业,为梁者断溪,为簄者藩海。秋水一涨,巨细填梁;昼夜二潮,嗷吸满簄。颅骨成岳,蝇蛆若雷。非但水陆可悲,亦痛舟人滥殒”。[10]智者大师对于渔捕杀戮太多,而且对人的生命已产生严重危害的现象,深为痛心。为制止这种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智者大师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遣门人慧拔,金陵表闻”,[10]陈宣帝专门下敕,“严禁采捕,永为放生之池”。[10]二是在应临海郡内史计诩讲《金光明经》时,“善诱殷勤,导达因果,合境渔人改恶从善,好生去恶”。[10]三是“自舍身衣,并诸劝助,赎簄一所,永为放生之池”[10],“湍潮绵亘三百余里,江溪簄梁合六十三所,同时永舍,俱成法池”。[10]

4.2 隋时重建放生池

陈王朝不久败亡,智者大师欲杖策荆湘,而梦止匡山(今庐山)。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智者大师再返天台(次年于新昌示灭)。溪江一带又恢复了原样,智者大师为此专门给临海镇将解拔国写信陈述其事,希望得到临海镇将的支持,继续严禁采捕。这应是发生在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智者大师从金陵返天台之后赴新昌之前。

为了达到禁捕渔的目的,智者大师在写信给临海镇将解拔国时,可以说是颇费一番思虑。他极其简要地叙述了从天台到入海口江溪渔捕情况,认为要改变现状,须效仿陈太建年间实行海禁。大师用很长的一段笔墨来赞颂隋文帝的德行和文治武功,以及晋王杨广的才能和政绩。最后点出自己正是晋王杨广的老师。作为化外之人,智者大师早已勘破红尘,隐入天台山的目的,也是为远避尘嚣,根本不需向人炫耀与帝王的关系来抬高自己。但为了达到实施放生的目的,智者大师不得不借助皇权,以拯救生灵。这样,既要把自己与晋王非同一般的关系清晰地表述给解拔国,以达到“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目的,同时又不会给人丝毫恫吓威逼的感觉,讲述得十分婉转低调。如果有人想要“毁所树之碑,复民沪业者”[10],大师表示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要赴京上书,予以制止。接着,智者大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劝导。他首先把朝廷下旨在江南收捕海族与溪江开禁区别开来,使重开海禁失去依据;再驳斥认为溪江开禁与否由县里裁定,与晋王无关的错误观点;接下来,智者大师又专门解释自己虽然远离晋王,但与晋王的关系并没有疏远,到天台就是要修葺旧寺,巡行江溪,为晋王修营福会,积累功德;在信的末尾,大师撇开一笔,写自己到天台已久,看到台州境内政迹卓著,最后希望临海镇将为百姓福祉考虑,善始善终。

智者大师以高超不凡的政治智慧、广博深厚的艺术修养,把劝说禁渔的书信写得情理并茂,环环入扣,最终达到了禁渔的目的。在隋朝柳顾言奉敕撰写的《天台国清寺智者禅师碑文》中记载:“西南有永丰江派,与淛源分岭,东会于海,潮波往还。数百里间,村人常以渔浦为业。陶渐回向。焚罛废梁,垦田种果,翻成富实。深信解者,多作沙门,慈化所覃,皆此连类。”[10]这篇碑文作于智者大师圆寂之后,这里把从清溪至椒江入海口的江溪禁渔,作为智者大师的一大德业加以叙述,显然建立从清溪到椒江这一中国最大的放生池,毫无疑问得到了隋文帝的认同支持。这样,陈太建时建立的放生池,在隋朝时得到了肯定和延续。

4.3 中国最大的放生池

颜真卿在《天台山国清寺智者大师传》中记录:“渔人相率修善,凡舍五十余所,绵亘五百余里。”[10]据《嘉定赤城志》记载:“(天台大溪)在县西南五十步,源出婺州东阳县以其受始丰、天台桐柏之水故名,顺流下凡一百一十里至州。”[1]而《水道提纲》记,“(灵江入海口)西北至府城一百二十六里”。[5]这样天台大溪到椒江入海口总长118 km,再加上清溪长度,也不超过150 km。因此无论是按照颜真卿所说的五百里,还是按照当时日本留学僧认为“彼土多用小尺,即八寸尺也。小尺五百里,即大尺四百里”[10]的计算结果,都已远远超出从天台清溪到椒江入海口的范围。五百里水域的放生池,毫无疑问是中国最大的放生池。

5 结 论

(1)天台山有着发达的水系网络,自古以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清溪又是进入天台的陆路交通要道,因此成为浙东唐诗之路朝圣天台的水陆交通的重要节点。

(2)唐宋时天台清溪就形成繁华的集市。同时,清溪流域是道教活动十分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佛教界最大的放生池,融合了水文化、商贸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3)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以水文化为纽带,融合佛道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天台山特色的山水文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猜你喜欢
天台山清溪天台
天台山晨读(组诗)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在天台(组诗)
天台山诗页(组诗)
《清溪雅集》
清溪河
天台植物
天台植物
天台
雨中寻访天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