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绘就黔江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郭兴春

2022-01-04 07:00刘早生
农家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黔江黔江区农产品

记者 刘早生 李 朋 特约通讯员 杨 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如何干?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准确把握当前“三农”工作重点任务,从如何守牢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补齐现代农业短板、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关键命题出发,谋篇布局,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我们将紧跟重庆市委、市政府步伐,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聚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行动,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用实干绘就黔江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日前,黔江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郭兴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黔江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2.34亿元,同比增长9.0%,比全市高0.7%,居渝东南第一、全市第九。今年以来,黔江区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给全市、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记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黔江区作为渝东南的农业重镇,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不仅是全市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稳定全区发展大局的战略需要,黔江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和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郭兴春:今年以来,黔江区统筹推进“米袋子”“肉盘子”“菜篮子”等生产发展,守牢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一是粮食生产稳中略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细化粮食生产任务清单,实行目标管理。全年全区粮食播面72.56万亩,同比增长0.37%,预计产量23.51万吨。二是生猪恢复发展势头强劲。新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六九公司50万头无抗生猪基地建设项目等生猪产业重点项目推进有力,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前三季度出栏生猪48.28万头、同比增长23.2%。前三季度肉牛出栏1.23万头、山羊出栏1.58万只、家禽出栏141.92万羽。三是蔬菜产业提质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加工型蔬菜、高山蔬菜,稳步推进桑枝菌(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产业,“菜篮子”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已播种蔬菜20.8万亩,产量17.6万吨,其中,种植羊肚菌面积达到5000亩、实现产量691.5吨,同比增长96.2%,位居全市第一。四是特色效益农业不断壮大。完成脆红李新植31902亩、改造6170亩,猕猴桃新植302亩、改造1490亩,全区优质水果基地面积达10.5万亩。完成新栽桑1万亩,全区桑园面积近10万亩。种植烤烟2.88万亩,预计收购烤烟6.8万担。

记者: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黔江是如何针对问题并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的?

郭兴春: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耕地零碎、坡陡、贫瘠及保水性能差等山地特征明显,农业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无形中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更好补齐这些短板,黔江区采取一系列措施,重点从乡村发展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黔江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区为重点,加快规划设计、预算评审、招标施工等前期工作,强化施工质量和进度管理,今年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12万亩,新完成大宗油料基地建设1万亩,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位,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保障基础。二是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鸡窝地”“巴掌田”成为黔江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大瓶颈。为此,黔江区积极探索渝东南丘陵地区宜机化改造的实施路径,强化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改造积极性,推进撂荒地、四荒地通过实施宜机化改造发展粮油生产,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4000亩,改变了过去土地高低不平、零碎分散、大小不一的格局,大幅改善了耕作条件。三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黔江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黔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的农田改造、猕猴桃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猕猴桃智慧农业标准示范园建设等项目有序实施,目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90%。四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黔江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2021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27家,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60家。有序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展650名经营主体带头人后续指导服务管理,完成2021年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申报、评审等工作。

记者:农业、工业、服务业是传统的三大产业,而农村自身的循环体系内也存在着这么一个“三大产业”——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新型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不仅事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会在更深层次上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乃至城乡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黔江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郭兴春:黔江区正在探索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新型服务业深度融合,纳入全产业链的“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流程,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链和效益链,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补益和全面开发而放大系统性效益能量,从而提高经营者的收入和效益。一是提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聚焦卷烟、畜禽产品、茧丝绸、中药材、特色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业 “五朵金花”,加大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和加工示范企业培育力度,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正阳工业园区获评市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培育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2家,1-8月农产品加工产值达50.48亿元,同比增长9.2%。二是聚力打造特色品牌。扎实推进品牌强农战略,新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个、绿色食品证书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5个,全区市级以上品牌农产品达到161个。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行动,电商交易额、农产品外销零售额增长超过15%。三是借势发展乡村旅游。践行“两山”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借助濯水古镇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一契机,加大精品线路包装和推介力度,上半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21亿元。

记者: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请介绍一下黔江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从哪些方面找准着力点的?

郭兴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黔江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强化举措,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了区级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117个区级部门组成30个帮扶集团对口帮扶30个乡镇(街道)。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214个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占比达97.7%)。继续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管理,所有驻乡驻村工作人员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同时组建黔江科技特派团,选派科技特派员77名,回引135名外出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能量。二是抓实重点帮扶。确定了“1+1+3,1+9+52”的乡村振兴重点对象,即:1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1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镇、3个区级重点帮扶镇,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社区、9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社区)、52个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社区)。高规格组建了太极镇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工作指挥部和10个工作组,编制了《太极镇乡村振兴规划》,印发了《太极乡市级镇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工作方案》,将74项工作任务、40个重点建设项目明确到单位、到行业、到年月、到人头,且已到位各类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了《2021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库》,已制定印发四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分配方案,资金共计50223.54万元,安排项目241个。四是深化对口协作。加强与中信集团、山东日照、市级帮扶集团的沟通衔接,召开了日照•黔江东西部协作第十次联席会议、高新区黔江区2021年第一次对口协同发展联席会议,举行了重庆高新区•黔江产业合作示范园揭牌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正全力打造对口协作发展典范。

记者:回顾“十三五”,黔江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展望 “十四五”,黔江将如何打造乡村振兴的重庆样板?

郭兴春:“十四五”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5年,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发展要求,黔江区将着力打造成为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武陵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坚持种养业与农产品加工业齐头并进。在种养业上,做强生猪、蚕桑、烤烟三大骨干产业。将烟叶生产规模恢复至4万亩、10万担;力争 “十四五”出栏生猪、肉牛100万头;实现年产优质蚕茧15万担以上。提升猕猴桃、脆红李、食用菌三大特色产业。重点改造现有猕猴桃果园,在中塘、黄溪、黎水等乡镇示范发展猕猴桃2万亩,带动全区种植猕猴桃累计面积达5万亩;加强现有7万亩脆红李管护,提高果品质量;建成食用菌产业基地1万亩。适度发展中药材、水产、茶叶等产业。到2025年,农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在农产品加工上,加快发展卷烟及配套、茧丝绸加工、中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这“五朵金花”,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

猜你喜欢
黔江黔江区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黔江工作站揭牌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黔江区科协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基于AHP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急储备库选址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