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条“龙”浑身插满点燃的香,由数十位舞龙手扛举,在震天响的锣鼓声中奋力舞动。“龙”盘旋腾飞,通身火光点点,暗夜中宛如一条游动的“火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陈德辉身怀舞龙的“十八般武艺”。
近日,在香港中环的历史建筑大馆,一场非遗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这便是香港传统民俗活动——大坑舞火龙。只见一条“龙”浑身插满点燃的香,由数十位舞龙手扛举,在震天响的锣鼓声中奋力舞动。“龙”盘旋腾飞,通身火光点点,暗夜中宛如一条游动的“火龙”。
大坑舞火龙总指挥陈德辉介绍,大坑舞火龙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最初是广东省汕头市谷饶镇大坑村村民为了驱除瘟疫而在中秋节期间举办的祈福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香港的节庆盛事。
大坑舞火龙
陈德辉是土生土长的大坑人。大坑早年是一个传统的客家村,现已成为香港湾仔的一个时尚社区。在这里,大家都叫他“辉哥”。
在辉哥的印象中,舞火龙是他儿时村中最热闹的大事,“村民都很踊跃,壮劳力负责舞龙,女人们忙着割草供师傅扎龙”。辉哥五六岁就举着村里派发的蜡烛,有模有样地跟在舞火龙的队伍后面“巡游”。
1961 年,15 岁的辉哥终于获准加入这项传统活动,第一次在一个大球场参与公众表演让他至今难忘。他回忆:“我们压轴出场,球场专门熄了灯光,场上只看到一条火龙在飞舞,非常壮观。”
从舞龙身开始,辉哥逐步学会舞龙的“十八般武艺”,成为队伍中的骨干。舞龙头是个累活。“龙头重达60 多斤,只可一人舞动。就算是强壮的男子,举起龙头都走不了多远,走10步就要换人。所以,我们有专门的‘龙头组’,30 多个队员轮流上。”辉哥说,因为舞龙需要不停接力替换,一次出场的舞龙队队员多达200 多人。
舞龙花样很多,有“双珠戏火龙”“火龙过桥”“庆团圆”等动作。最难的是“打龙饼”,就是将龙盘成一个圆圈。“龙身上都点着香,盘起来时挨得近,舞龙者不小心就会被香灰烫到。”辉哥说。
20 世纪70 年代初,20 多岁的辉哥被选中担任大坑舞火龙的总指挥。当总指挥不容易,不光要会表演,还要精通扎火龙这门传统技艺。
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桌上、地上到处堆放着一摞摞的珍珠草。辉哥介绍,这是特地从内地订购的珍珠草。珍珠草是扎龙必备的材料之一,此外还需要青竹、藤、麻绳等。火龙身上插的香一次需要2 万余支,以前尖头的一端需要手工削,现在直接从内地工厂订购加工好的,省时省力。
扎火龙的材料颇有讲究,比如龙须用的是老榕树的气根,龙珠则由沙田柚制成。“最好是广西柚,要选皮厚水分少的,适合插香。”辉哥说。
火龙全长70 多米、重200多斤。辉哥表示,扎一条火龙需要十七八个人,花两三周的时间。
最费时间的是扎龙头。“龙头最讲究的是神态。龙鼻要高,龙嘴要圆,龙角要往外打开才有气势。”辉哥说,“做龙头必须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待一切准备就绪,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晚上,辉哥便会用客家话主持活动。在为火龙点睛开光后,舞龙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连续三晚,每次历时约两个小时。
夜色中,队员们随着鼓点舞动,几个女孩手持莲花灯相伴而行。火龙欢腾起舞,火花四溅,围观市民不断欢呼喝彩。在辉哥眼里,这样的场景是祈福,是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礼敬。
从20 多岁担任舞火龙总指挥至今,辉哥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做传承人最难的是能坚持、肯付出。数十年来,辉哥把传承火龙文化当成自己的使命。如今,他每年要演讲十五六场,亲述大坑舞火龙的历史文化,还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火龙工作坊,示范扎火龙和舞火龙。“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去观塘的一所学校给上千个学生讲课。”辉哥笑道。学生们反应热烈,工作坊的活动名额常常供不应求。一些在工作坊体验完舞火龙的学生跑到大坑报名,请求参加“实战”。
朱小姐特别喜欢舞火龙活动,但按传统,女性不能参与,她就找到辉哥央求学打鼓,要当舞龙队的鼓手。之后,辉哥收下了这个女徒弟,现在她也成师父了。此外,舞火龙还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有外国人回国好几年了,还年年回港报名参加。
2011 年,大坑舞火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辉哥也因此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2019 年6 月,大坑舞火龙从全国数百个非遗提名项目中脱颖而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国家和特区政府都非常支持。今年6 月,香港大坑火龙文化馆正式建成开幕,这对于进一步推广扎火龙技艺和火龙文化很有意义。”辉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传统文化。我相信,大坑舞火龙不仅能薪火相传,还会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