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宁
(山东技师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技师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方面成果显著,同时对地方经济推动作用较大。作为技师学院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下功夫,还要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科研攻关创新创造科研成果,以更好地服务地方和社会。由此可知,技师学院教师科研水平如何至关重要,是保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亦关系到院校自身长途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大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个提法是第一次,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随着人才需求加大,职业教育前景良好,目前人才培养方向正在向着专业化、系统化方向转型,对教师科研水平影响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近年来职业教育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建设和设备设施完善仍需加大资金投入;技工院校规范化建设、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等。基于此背景提升技师学院教师科研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师学院不同于传统的高级技工学校,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延伸而来的,属于技工院校的最高层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师学院不仅要培养高技能人才,还承担着社会服务和培训工作,这就要求技师学院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还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技工院校教师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2018)。
技师学院科研相比普通学历教育科研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对技师学院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筹规划;二是技师学院科研机构体系不完善;三是技师学院科研队伍数量不足,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方面不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来源单一;五是教育科研缺乏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六是科研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力量分散。教育和人社系统之间、政府和社团之间、科研院所和学校之间的研究力量缺少协同作战。(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努力开创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2011)。
技师学院科研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含多项内容,其中学术道德是基本保障。学术道德可以充当科研的准则,全方位保障学术水平,现实表明,不具备学术道德,一切的研究成果都将是无效的,所学知识将不会有利于社会。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现实工作中,科学研究方法是获取成果和通向科学研究任务完成的桥梁,具有积极作用。正确的科研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研究课题,同时解决社会、企业需求,将科研成果合理转化。除此之外,在学术道德和正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成果推广的能力,并且注重实用技术研究,这两项技能将成为技师学院教师等级划分的显著标志。
现阶段技师学校教师仍存在科研意识模糊、科研经验相对缺乏等现象。当前大多数教师依然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在现实工作中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才是主要责任,只要把书教好、把学生管理好就行,至于科研不是重要环节,因此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分身乏术,导致科研精力不足,科研能力提升存在许多阻碍。
在现实工作中,强化技师学院教师的科研意识非常必要,增强教师科研实力,需要从转变教师科研态度和强化科研意识入手,端正科研态度,明确研究目标,弱化科研功利化动机,强调科研工作要脚踏实地,引导教师加强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引领作用的意识。学院层面要想方设法破除教师科研思想障碍,努力克服像经费、时间等方面的不足,帮助技师学院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道路。
由于受学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都没有科学研究的经历和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找准研究的问题,如何制定研究的方案和路线等等。受到能力的限制,教师很少接触或参与科学研究,成功申报科研项目的几率较低,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就难以得到提高,经验无从累积,久而久之对科研工作不愿、不敢尝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技师学院教师,不仅要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还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不断扩充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能力持续增长。这里指的基础知识不仅停留在专业理论知识层面,除此之外,还包括科研理论、技术等。结合现状来看,多数技师学院教师都可以满足传统理论教学的需求,在本专业领域功底十分深厚,但科研理论相对缺乏,科研方法相对守旧,有一定的缺陷,同时自身的知识面狭窄,这种能力上的缺失势必会影响科学研究效率和成果,降低科研能力。
现阶段的学术研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许多重大课题都是需要团队的,一些技术攻关也都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实践证明,单打独斗无法保障良好的科研成效。早在多年前,技师学院就逐渐重视开始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但成果并不显著,真正的科研团队尚未成形。现实中,造成科研氛围稀薄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科研经费没有到位,在工作中,没有形成比超我赶的环境,科研专项经费不足,导致科研的热情度不高。另一方面,缺少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措施,老师把时间都放在了教学任务上,对科研积极性不高。另外,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对教师科研方面的关注,没有通过专家指导等方式,帮助教师积累科研经验,教师自身深感科研攻关的困难,长此以往,很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工作。
现阶段,科研能力保障措施缺失严重。主要体现在:第一科研制度方面,申报流程并不规范,缺少条文清晰的规定,给科学研究增加了难度。第二,奖励保障不足。针对有突出科研能力的教师,没有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时间一长,教师的科研热情就会被熄灭,甚至老师会出现错误意识,觉得科研对自身帮助不大,还会消耗过多的精力,因此不愿意尝试,对科研存在抵触情绪。此外,学校相关配套机制还不健全,科研宣传机制比较单一,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时间和资金充当强有力的保障手段,这种情况下,使得学校科研工作常常流于形式,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无法提高。
教师科研培训是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学习,可以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认识到教师开展科研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对科研价值的认同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历实践、体验、感悟、再实践、再体验、再感悟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现实生活中,技师学院开展科研培训较少,科研培训力量不足也是导致科研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科研讲座设置较少,没有让老师在充足的时间沉下心学习,真正磨练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即使举办了讲座,内容的选择往往脱离实际,和教师的个人经验或欠缺点不符,形式偏于PPT展示、讲授这种常规科研讲座,不具有吸引力,往往保障不了效果。除此之外,科研培训手段同样严重不足,培训尚未形成体系,比较流于表面,并不能正确解决教师科研能力弱的问题。
当今社会,产学研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技工教育的大势所趋,是科学育人的重要捷径。教师只有走出校园,与企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交流,学习当前企业先进技术知识和科研经验,与企业技术人员相互合作共同攻关,将了解到的信息转化成科学研究的营养,才能有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培育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技师学院在社会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首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满足企业生产一线技能要求,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关键,同时决定着技师学院发展方向,教学要紧密依靠企业,必须强调和企业的合作,结合企业现实需求,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成为能工巧匠,为各行各业发展助力。想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科研是重要手段,在工作中以科研作为抓手,站在企业需求的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完成课程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课程开发,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评价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的。教师需要强化意识,将理论知识带到企业,提高服务企业能力,教师要主动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掌握最新行业动态,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行业发展难题,将自己的一部分精力从教学中分割出来,出色完成科研攻关任务。而现实生活中,教师很难脱离教学岗位走出校园,这既不利于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也不利于科研技术攻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技师学院教师科研问题显著,主要体现在科研意识匮乏、科研能力经验欠缺、科研氛围稀薄、科研机制保障缺失等几个层面,科研能力强化已经刻不容缓,现已成为阻碍技师学院教师发展的重要瓶颈。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学校专业建设,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现实工作中,想要实现科研能力提升,就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现阶段形成的问题,从源头进行规避,通过意识强化、机制保障、科研技术攻关等渠道,帮助教师转变科研观念,使教师科研实力得到全方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