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急语言服务和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徐州高校为例

2022-01-01 20:15江苏师范大学戴宇薇谢辰宇
区域治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徐州应急防控

江苏师范大学 戴宇薇,谢辰宇

一、引言

应急语言服务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近期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看出,语言服务工作不仅凸显了应急语言服务重要性,也暴露出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同时,各类高校在应急语言服务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精准把握高校培养应急语言人才的目标方向,建立完善的高校应急语言人才培养机制,做好语言人才储备工作是本次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应急语言服务和应急语言人才概念与特点

王立非将应急语言服务定义为“针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监测、快速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快速救援语言产品、语言技术或参与语言救援行动”。其中包括中外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残障人手语的急救翻译、救灾语言软件研发、灾情信息传播等。应急语言服务涵盖应急语言规划、应急语言标准、应急语言能力、应急语言人才和应急语言学科等诸多方面。[1]应急语言人才及其培养机制是语言服务产业链的关键组成部分。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是指能够运用相应知识、技能、经验从事应急语言服务的人。在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语言翻译服务中,人数规模相当的具备相关技能的语言翻译人才以线上协同多语翻译平台为依托,按照一定标准与程序人机多平台协同合作提供优质翻译服务。该过程涉及人才、基础设施、技术、管理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翻译服务都无法完成。可见,应急语言服务不仅是语言的服务,更应是一个涵盖应急语言基础设施与应急语言人才的完整体系,人才要素作为基础与终端的角色不容忽视。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并非短期任务,而是一项长期工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平时常态化的工作中,保证应急语言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待到紧急状况时,做到“召之即来,来即能用,用之有效”,为国家、社会、群众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保证人民和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语言服务发展现状

以高校体系为主的专家学者们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联合相关企业的100多位专业人员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结合医患沟通困难等问题,共同研发出《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等多形式的语言产品;天津外国语大学在任教师联合学生共同制作了抗击疫情多语种外宣视频,并组建了多支翻译服务队伍;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生高质量高效率地翻译一线病例和疫情资料,受到世卫组织的高度赞扬[2]。当前学术界对于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十分有限,国内少数学术期刊开设应急语言服务专题栏目,如《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语言战略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界举办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就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应急语言服务机制体制建设、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提高三个专题展开热议。[3]

四、建立应急语言人才培养机制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明确指出“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制定应对国际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关键语言政策,建设国家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促进制订外语语种学习和使用规划。推动社会建立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提供突发条件下的语言应急服务。”[4]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有关应急能力建设的八个重要项目,高度重视应急体系建设。

(二)国内优秀实践经验

“战疫语言服务团”开发出多个语言应急产品,其中包括《疫情防控外语通》,涵盖了41种语言,其形式丰富多样,借助微视频、多媒体卡片等媒介,为海内外人士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各大外语学校纷纷行动,积极投身于抗疫工作中。天津外国语大学师生在疫情防控战中贡献突出:高翻学院成立的线上笔译团在三个月内翻译了近200余篇疫情相关新闻报道和政策法规等;同时,该校师生共同录制了包括英语、日语、韩语、德语等28种语言版本的《入境人员健康提示》视频;“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前往机场、海关、边检等地为外籍人员提供语言服务,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为总结疫情期间应急语言服务的经验和问题,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办线上论坛,王铭玉、宁琦、王立非等国内著名学者就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发表演讲。

(三)徐州本地条件

1.徐州高校语言专业

根据徐州高校语言专业分布情况来看,涵盖汉语、英语、德语、手语等约9种语言教学,具有良好的语言服务条件。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德语专业;江苏师范大学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四个语种专业,并招收手语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开设英语、朝鲜语专业;徐州医科大学开设医学英语、学术英语等课程;此外,徐州特殊教育学校教授手语、盲文,定时举办手语讲堂等活动。

2.高校疫情防控专题网站

疫情期间,徐州市各大高校建立疫情防控专题网站。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专题网站涵盖各类防控一线要闻、防控医学知识等信息,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及时、良好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中国矿业大学开发疫情防控AI智能问答微信程序,利用技术与知识相结合,为师生答疑解惑。

3.高校志愿者

徐州高校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中。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志愿者为援鄂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辅导、心理安抚等“多对一”云服务[5];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联合其他高校志愿者开展英语线上夏令营活动,助力复工复学。

4.高校学术研究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开设2019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专栏;江苏师范大学承办2021年江苏省翻译协会年会暨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研究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会议中就翻译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战略研究展开讨论,探究高校语言服务能力、翻译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等课题,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研究拓展视野,提供建设思路。

5.广播电视传媒

徐州广电传媒集团发布《战“疫”紧急总动员系列评论》《空城十日后,唯有坚守,才见希望》等系列文章以及防疫微视频,其文字语言既充满人文关怀,又为群众抗疫树立信心,有力击退谣言。

五、徐州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思考与建议

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应急语言服务实例和经验,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服务需求

调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语言服务需求,可分为五种类型:应急语言翻译、应急信息宣传、技术辅助、心理安抚、法律咨询。应急语言翻译包括方言翻译、外语翻译、民族语言翻译、特殊语言翻译(手语、盲文)等,徐州高校开设多语种专业,覆盖部分应急语言翻译语种。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平台有责任和义务发布及时、准确的信息,击破谣言,缓解公众焦虑和恐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本次疫情中,徐州高校建立疫情防控专题网站,在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中发布抗疫相关信息,宣传防疫知识。当地可以借助高校平台,传播新闻资讯,携手抗击谣言。应急法律服务能够处理应急服务中出现的法律纠纷,规定语言工作者的义务,并保障其合法权益与安全工作。徐州高校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能够为语言服务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定期宣传法律知识,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服务,保障工作者的权益。

(二)组建高校应急语言服务志愿队

依托高校人才,针对应急语言服务需求遴选志愿者,经过培训和实践等方式,培育具备语言服务意识和强烈责任感、应急语言知识、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的高校志愿者团队。

对照应急语言服务需求,在徐州各大高校中选拔语言、技术、法律人才等,打造应急语言服务特色课程,完善志愿者应急服务知识储备。课程内容需紧密贴合应急语言服务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如应急语言翻译、应急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应急信息传播等。教师可选择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服务案例进行教学,例如:《疫情防控外语通》能够作为应急语言翻译教材进行分析;“战疫语言服务团”作为实践案例,研究其组成和运作方式,总结经验。建立应急语言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和定期模拟培养高校志愿队的实战能力。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教学,借助虚拟技术手段,创设综合性情景模拟,例如,模拟徐州观音机场国内外旅客出入境场景,提高学生参与感,帮助学生积极、沉稳应对突发事件。

(三)推进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和语料库建设

鼓励高校师生研究应急语言服务,为高校应急语言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完善应急语言服务机制,面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徐州方言”为主题检索学术期刊论文,共检索到61篇论文,根据相关性筛选出50余篇论文。由此可见,学者对于徐州方言的研究较为广泛,高校语言专家可以此为基础建立“徐州方言通”等语料库。

猜你喜欢
徐州应急防控
疫散待春回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