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医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22-01-01 01:46丁毅仁祝宇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政治

丁毅仁 祝宇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 200025)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医学生思政教育,对引导医学生实现“中国梦”,爱国主义教育,崇高的职业理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强医学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学生对网络一定的依赖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政教育时,就要改进的新方向,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将思政教育进行延伸,通过多种实践来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要求学校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做出转变。“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医学生更承担着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关乎医学发展的未来、人民健康的保障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在医学类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并且要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导航的优势,用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内容来对其进行教育,加强“互联网+思政教育”的作用,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1.1 有利于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建设党的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是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有利于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形成“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具有深刻的意义。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

1.2 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加强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为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还能树立崇高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使医学生在提升自身的学习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努力为未来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职业特征,这也是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原因,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进行专业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还应该对其进行医学人文的教育,在帮助其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崇高的职业理想。

1.3 有利于促进医学生的健康发展

医学类高校是培养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的摇篮,也是日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其教育的职能将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职业观,让医学生以充沛的精力、高昂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直面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这些是为保证医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及精神指引。将医学知识与职业道德培养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获得感,满足感,还有利于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职业道德.将医学史、爱国主义教育等融入其中,并结合在“医者仁心”教育的实践积累,不断增强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献身医学的坚定信念,以及“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

2 上海高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分层抽样的方式确定问卷,对于上海五所医学院类院校,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健康医学院的医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共计发放电子问卷1331份,回收有效问卷133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显示,不难发现目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较为单一

医学教育相较于其他专业,有学制长、学业任务重,临床实习时间长等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手段单一,多以线下的形势政策课,辅导员大班讲评等为主,课程内容陈旧,繁重的学业压力,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的学习兴致不高。长此以往,会这种教育模式反而会影响医学生的对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

2.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教育

根据调研,不难发现,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停留在以理论授课为主,以政治理论学习、爱国主义教育为辅的层面上,很少会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求相挂钩,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精神的培养相结合,缺乏创新性、实用性、针对性。新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适应当前的医学教育,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多以“大水漫灌”的形式,很少会有“精准滴灌”,目前,在教学中,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较少,思政教育难与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相结合,缺少“精准”的引导,从而导致思政教育缺乏针对性。

2.3 没有发挥“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根据调研所得,目前医学类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政教师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该局限于某个人,或者某类特点的人员,而是应该协同多部门,发挥“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政多为辅导员,对于思政教育存在局限性、片面性,不能及时跟上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的需求。缺乏多部门的协同,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3 强化和创新医学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3.1 以辅导员工作为切入点,转变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

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及渗透力。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改变传统模式,将思政教育由广度向纵深发展。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相关要求,明确指出,辅导员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方面,目前辅导员多利用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例如大班讲评、开班会等,基于“网络思政”的时代性,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等资源,整合日常工作,将服务管理与医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3.2 以医学生教育为中心,提升日常思政教育实效

思政教育重在实效,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逐步从“灌输”走向“互动”、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探索“育人为本,知行合一”的思政课程建设模式,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爱国等理论体系相结合,构建“多方位,立体式,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引导工作,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将医学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相互融通,将思政教育工作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并贯穿于全过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将网络课程,专题讲座相结合,改变传统模式上“读文件”的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内课外相互联系的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文化。

3.3 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拓宽思政教育阵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网络思政”的发展,着力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灵活性、开放性。充分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功能,协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搭建多元化信息平台,发挥其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微博”等融媒体平台,拓宽“网络思政”的教育空间,深化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医学生日常碎片化的学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在医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促进其实现“自我教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使其全面提升。

4 结语

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在网络思政工作开展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不仅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工作之一,还承载着引导“意识形态”的功能。新形势下,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由广度到深度推进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推动传统思政教育体系改革创新,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因时而进,不断创新教育的方法,从而使医学生增强其职业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担负起为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的时代重任。

猜你喜欢
医学生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