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江淮沟通段河渠工程(分水岭至瓦埠湖)施工导流方案研究

2022-01-01 23:49胡义文
治淮 2022年9期
关键词:明渠导流河道

周 琳 胡义文

一、工程概述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自巢湖西北部派河口起,沿派河经肥西县城关上派镇,在肥西县大柏店附近穿越江淮分水岭,沿天河、东淝河上游河道入瓦埠湖,由东淝河下游河道经东淝闸后入淮河,江淮沟通段河道输水流量:派河口295m3/s,蜀山泵站提水流量290m3/s,入瓦埠湖280m3/s。全线按照限制性Ⅱ级航道标准设计,底宽60m,最小弯曲半径取540m。其中,江淮分水岭至瓦埠湖段工程河道桩号为K48+000~K97+505,河道总长49.51km,该段输水线路利用现有天河、东淝河河道扩挖疏浚形成,工程沿线水系复杂,支流众多,部分河段开挖深度大,膨胀土处理及边坡防护措施复杂,施工导流方案的选定将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

二、导流标准和导流时段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工程等别为Ⅰ等,工程规模为大(1)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 级,次要建筑物为3 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规定,其导流建筑物级别为4 级,导流洪水标准为10~20年一遇。考虑到围堰失事后果较小,导流洪水标准取规范允许下限,即10年一遇。

天河、东淝河是区域内江淮分水岭以北的主要行洪河道,流域内地形多为丘陵,汛期行洪流量大,下游易受瓦埠湖水位顶托,形成高水位。为减少导流工程投资,确保河道行洪安全,本工程选择在非汛期施工。

天河、东淝河流域无实测流量资料,施工期设计流量均根据雨量资料进行计算。东淝河5年一遇非汛期流量总体较大,特别是南小河口(桩号66+500)下游,各导流时段流量均超过100m3/s,且导流时段越长,导流流量成比例增加,10月—次年5月的流量分别是11月—次年4月、12月—次年3月的1.35 倍和1.86 倍。选择的导流时段越长,越有利于缩短工程总体进度,确保施工连续性和施工质量;选择的导流时段越短,导流工程投资越少。本工程以土方工程和边坡防护为主,且线路较长,综合考虑总体施工进度、导流工程投资等因素,选用的导流时段为11月—次年4月。

三、导流方案

根据工程地质和设计资料,本工程河道桩号48+000~77+070 之间开挖范围内普遍分布第⑤层重粉质壤土,具有弱膨胀性,局部渠段边坡、渠底出露全~强、中等风化~新鲜粉、细砂岩,具有不同程度的遇水软化崩解和膨胀特性。针对膨胀土、崩解岩特性,为确保河渠边坡稳定,设计对膨胀土渠坡采取的措施包括换填1.0~1.5m 厚4%水泥改性土,埋设排水系统,浇筑混凝土护坡等;对崩解岩渠坡采取的措施包括喷细石混凝土,设锚杆、钢筋网片及格构梁等。考虑到主体工程防护措施复杂,为确保施工质量,该段河道需干地施工,存在施工导流问题。桩号77+070~97+505 段河道开挖范围内土层以一般粘性土和轻粉质壤土为主,设计采用水下铰链排对边坡进行防护,受瓦埠湖水位影响,河道内水深较大,河道疏浚主要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该段河道工程施工基本不存在导流问题。因此,本工程的导流问题主要集中在桩号48+000~77+070 段河渠工程。

(一)分期导流的可行性分析

本段输水渠道按照限制性Ⅱ级航道标准设计,底宽60m,底高程为13.40m,渠道两侧开挖边坡为1∶3。本工程以土方工程及渠道边坡衬砌工程为主,若具备预留土埂挡水,半幅导流半幅施工的条件,能减少大量导流工程量及临时占地,前期设计阶段,对该方案进行了全面分析。经综合分析,该方案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制约。

1.隔埂占压范围大,主体工程施工作业面不足

根据河渠地质参数分析,桩号48+000~75+000段的渠道开挖范围内均分布崩解岩和膨胀土,开挖遇水易崩解、膨胀,发生边坡失稳,因此,预留隔埂边坡破壁宜不陡于1∶3,隔埂顶高程受瓦埠湖正常蓄水位的控制,常年蓄水位18.50m,隔埂的顶高程为19.50m,隔埂顶宽6.0m,渠道底高程13.40m,隔埂断面底宽为42.60m,当第一个半幅挖至底部时,预留12m 宽的范围,旱地施工隔埂一侧的底部护底,隔埂的另一边导流,当施工另一侧护底时,基坑底部宽度只剩5.40m,不够护底10m 的范围。

2.下段导流流量大,预留过水断面不足

假定采用半幅施工半幅导流的方式,隔埂一侧的导流断面约为132m2,假设坡降为0.00015,糙率0.0225,不冲流速为0.90,过流流量约为120m3/s,桩号62+700 处10年一遇,11月—4月的导流流量为122m3/s,因此到62+700 处预留隔埂的导流断面不足。

3.预留隔埂拆除难度大

本工程沿线地面高程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桩号48+000 处地面高程约40.0m,开挖深度约27m,桩号77+070 处地面高程约22.5m,开挖深度约9m,拆除底部隔埂时自卸汽车上下基坑困难;且拆除时隔埂两侧均有水,挖掘机只能在隔埂顶部倒退作业,隔埂容易坍塌,因此,隔埂拆除施工难度大。

4.施工工序受限,施工总工期延长

采用预留隔埂导流的方式时,若采用从上游往下游施工或分段穿插施工,基坑挖至底部时,受到下游未挖河段的影响,上游洪水无法下泄,上游水位壅高,不能做到旱地施工。因此,整段河道必须由下游往上游依次施工,施工进度安排受到严重影响,施工总工期势必延长。

综上所述,采用本工程施工不具备预留土埂挡水,半幅导流,半幅施工的条件,需在新挖河渠开口线外开挖导流明渠导流。

(二)施工导流方案选定

江淮沟通段渠道工程(48+000~77+070)施工时,东淝河来水在渠道开挖范围外开挖明渠导流,局部裁弯取值段利用老河道导流,确保基坑干地,进行基坑开挖、灌注桩施工、渠道混凝土护坡和护底施工。经过计算后,本段导流明渠开挖长23.11km,利用老河道长3.10km,明渠开挖量303 万m3,明渠占地和明渠开挖土料暂存占地216 万m2。

江淮沟通段渠道工程(77+070~97+505)开挖主要为①层中、重粉质壤土()和②层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土质为非膨胀土。(1)此段不需护坡护底换填,可以采用铰链式混凝土预制块,采用驳船吊装;(2)渠道基坑开挖深度为4~9m,瓦埠湖常年蓄水位18.50m,渠底高程13.40m,开挖范围内有5.10m 在水下;(3)下游导流流量大,在77+070桩号处,11月—4月的流量258m3/s,需要开挖的导流明渠断面很大,明渠开挖量和占地都大。

综上,江淮沟通段渠道工程(77+070~97+505)施工时,考虑采用挖泥船水下施工,但同时考虑到下游段渠道堤防填筑量大,渠道开挖的①层中、重粉质壤土()可用于筑堤,所以19.0m 高程以上部分采用旱挖,用于堤防填筑,还有裁弯取直段两头预留隔埂采用水上开挖形式施工。

四、结语

目前,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48+000~97+505)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施工时采用明渠导流方案,施工期间未发生因施工导流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或导致工期延误,实践验证,本工程采用明渠导流方案是可行的。明渠导流方案虽然开挖工程量大,临时占地多,但施工干扰小,进度快,同时解决两岸水系来水直接进入明渠,确保河渠开挖质量,尤其是高边坡河道开挖后需要完成大量的边坡处理措施,导流明渠方案更能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长距离河道扩挖的导流方案应考虑主体工程设计方案、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分析计算后选定确实可行、利于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方案。本工程的顺利实施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导流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明渠导流河道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混相模型的明渠高含沙流动底部边界条件适用性比较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探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探究
河道里的垃圾
基于动态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明渠水华风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