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东 武 强 孟繁奇 方 舟 孔 冰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塘沽 300452)
优秀的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润滑剂,也是黏合剂[1]。国有企业职工需要公司辉煌发展前景的吸引,更需要优秀的文化理念的引导。大型国企中成百上千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聚集在一起,文化的润滑和黏合作用就愈显重要。
留住人才、增强队伍凝聚力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始终是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80、90后青年员工日渐成为中流砥柱的今天,冰冷的管理规定与填鸭式的说教,对于他们无法入脑入心,“老一套”管理模式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反叛、“求异”思维,加剧了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笔者所在的国有企业努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充分发挥软实力对科研生产的促进作用,在文化管理理念上,坚持内外双修、软硬结合,坚持以文导人、以文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文化载体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渤海油田科研一线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通过不断创新文化载体建设,努力将渤海油田特色科研文化传递、散播,并使之成为全体员工努力遵循、共同践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终究是“人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中“人”是最应该考虑的因素[2]。在渤海油田发展的新形势、新压力下,渤海油田科研一线努力营造浓浓的尊重人、培养人、成就人的文化氛围,让员工从企业发展看到希望、有所收获、满足需求,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笔者所在企业的员工晋升工作中,一直坚持机会平等、规则公正,采取实际工作业绩与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不论资排辈、不厚此薄彼,不搞“团团伙伙”,不搞“小圈子”,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对于公认业绩突出、技术过硬的员工给予破格晋升的机会。
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在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每年评选“十佳优秀员工”和“十佳青年科技先锋”。在评选过程中,创新将网上海选和公开答辩结合,保证了评选结果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评优激励平台的完善创新,让真正甘于奉献、尽职尽责的员工脱颖而出,让员工发展有了奋斗目标,也为全体员工树立了榜样。
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广泛开展院内成果交流和技能比武,探索形成了青年科技论坛、开思沙龙、渤勘论道、汇知学堂等特色交流平台,满足了员工成长的诉求,让优秀的员工从中获得了成功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发现了一批优秀人才。
在满足员工成长需求的导向下,通过各类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一批优秀的青年员工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各专业的研究骨干,部分优秀青年员工也被提拔为室主任等重要岗位。近年来,青年科技论坛的一等获奖者90%以上在年内或第二年获得了晋升。
为加快员工成长速度,让员工快速适应企业文化,融入团队,近些年一直实行“师带徒”培养模式。每年在新员工入职报到时,由各专业技术委员会讨论确定一批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秀员工担任新入职员工的师傅。在工作中,师傅与徒弟朝夕相处,是良师益友,更是并肩战斗的战友和伙伴。在关键时候,师傅带着徒弟上阵,共同应对急难险重的科研任务。在此过程中,徒弟不仅学到了技术,融入了团队,也学到师傅身上长期积淀的优秀品质、职业操守和文化素养。
“立功立项”活动是渤海油田科研一线长期坚持并做出成效的活动之一,也成为科研人员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企业认真总结并去除以往该项活动呈现出的弊端,如“以生产任务代替立功立项课题”“立项与不立项差别不大”“年初一张表、年末一份总结”等现象,创新活动组织形式,使之成为科研攻关重要平台、传承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重要载体。
创新是企业持续壮大的唯一出路。创新的氛围、严谨的作风一直是渤海油田科研一线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1)搭建科室内训平台,提升员工创新的主动性
在日常科研生产工作中,引导和鼓励普通员工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积极营造“不唯上、只唯实”的科研氛围,鼓励科室内训交流。在科室内训过程中,学术平等自由更是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员工在内部交流时,可以就自己近期工作的某项认识做论证,同时听取科室内其他员工的意见,也可以针对某项技术、某个方法提出改进或批评意见。科室内训不仅是创新文化的载体,也成为激发科研生产灵感和火花的重要平台。
(2)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创建宽松的学术氛围
每年定期举办“年底技术交流”和“青年科技论坛”等科技成果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形成。重要创新成果的贡献者在评优、岗位晋升中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有效激发了员工积极创新的热情。积极创新举措营造学术创新氛围,鼓励员工及时整理学术成果向知名期刊发表,或向高水平学术会议投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3)做实“三基”练兵活动,培育严谨的工作作风
抓“三基”是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也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坚强保障。为培养全员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完善“三基”工作内涵,创新组织形式,以赛夯基。针对地质研究专业人员,组织应知应会、岩心描述等“三基”比武;针对物探研究专业人员,举办构造图绘制和纠错、专业技能大赛;针对油藏研究人员,开展“我的油田你做主”“精细小层对比”等练兵活动;针对项目经理及以上级别人员,组织高层次的“三基”竞技交流,构建终身学习理念,等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科研人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很大提升,也有效提升了科研成果质量。
和谐团队文化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在日常科研工作中,“一体化”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习惯。同时,渤海油田科研一线人才培养坚持综合培养,每年都有部分优秀科技人才在不同专业间轮换,培养他们的一体化思维和全局观念。在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各部门坚持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各项科研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为拉近企业与员工及家属之间的关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渤海油田科研一线连续举办四届“员工·家属开放日”活动,员工、家属和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为了感谢老员工的付出、激励他们再创辉煌,举办“工龄满二十周年员工回顾”纪念活动。通过照片、视频、影像等资料回顾员工二十年工作经历,增强了老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许多老员工在活动现场泪流满面。这些活动都培育了浓浓的家文化和感恩文化,让团队氛围更加和谐、团结。
文化软实力建设行于中、发于外。渤海油田科研一线文化建设工作,为科研生产中心工作提供了积极保障,为研究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直接推动力。
营造和倡导公平公正、尊重人才的氛围和鼓励创新、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为科研人员职业发展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和公平的成长环境。这些都逐渐成为渤海油田科研一线员工的成长价值观,也让科研人员找到了成长的方向和人生的坐标,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感不断加强。
在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员工性格沉稳内敛,工作有激情,做事有耐心,输出的人才普遍受到各级单位欢迎,很快就能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近年来,在研究院奉献、创新、团结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引导下,渤海油田成为公司最重要的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先后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50余项。
近几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渤海油田科研一线员工每次都是载誉而归,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优秀青年科技才俊和省部级以上劳模或青年岗位能手。同时,和谐的团队文化也保障了员工安心于油田各项科研事业。近几年,由于渤海油田科研人员整体素质名声在外,国内外其他石油公司以高薪挖人的现象常有发生,但公司一直保持着较低的离职率。
文化是软实力,却是硬道理。近年来,渤海油田科研一线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了一支团结、有竞争力的基层科研团队,不仅有力保障了油田增储上产,同时也为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凝聚了团队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