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刘杰王电喜
设施农业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了农产品生产能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农艺融合推进设施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对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迫切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设施农业结构情况。多数棚室结构简陋,材料不标准,建造参数不规范,性能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安全生产风险较大。
(二)设施装备情况。设施装备水平较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尚低,环境调控能力较弱,人工管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三)栽培管理技术情况。管理技术较粗放,以经验和手工操作为主,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产量、效益差异大。
(四)设施农业经营情况。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缺失,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比较效益下降。以菏泽市为例,近20年来,菏泽市设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上涨4~5倍,设施建造成本增加2倍左右,保温材料成本增加50%以上,肥料和农药价格上涨1倍以上。
(一)机械化植保技术。通过推广应用精准、高效植保机具和设备,用更加科学、安全、环保、有效的物理植保方法,代替化学药物植保的方法,从而保证农作物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机械化管理技术。研究生产适用于设施农业日常管理的机械,解决目前人工管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机性强,不利于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难题。
(三)设施农业机械收获技术。由于设施农业生产空间小,亟需小型灵活地收获机械。
(四)机械移栽技术。需要性能好、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日光温室农作物移栽机。
(五)环境控制技术。目前的设施农业环境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在大环境下的小幅度调控,当大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与农业生产要求差距较大时,现有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如何提高环境控制能力,因地制宜推广植物补光技术、声频控制技术、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空间电场净化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是设施农业亟须解决的技术环节。
(一)日光温室秋冬茬大小行距栽培技术。品种选大果番茄“石盾197”,按以下4种方式栽培。
T1:小行距0.4m,大行距1.0m,株距0.4m,密度为每亩2400株;
T2:小行距0.4m,大行距1.2m,株距0.35m,密度为每亩2400株;
T3:小行距0.4m,大行距1.4m,株距0.31m,密度为每亩2400株;
T4:小行距0.4m,大行距1.6m,株距0.28m,密度为每亩2400株。
T1、T2、T3、T4四种栽培模式机械耕整地相同,土壤品质、施肥、灌溉条件相同,日光温室结构、保温措施等相同。
株行距配置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T1亩产量8780.2kg;T2亩产量9477.1kg,增产率7.94%;T3亩产量9788.4kg,增产率11.48 %;T4亩产量8952.0kg,增产率1.96%。
结论:日光温室秋冬茬大小行距栽培番茄,小行距0.4m,大行距1.4m,株距0.31m,密度为每亩2400株,产量最高。
(二)日光温室高垄单行种植番茄技术。高垄栽培:垄底宽60cm,高40cm,走道宽80cm,株距20cm,每亩栽2300株左右。常规栽培:垄高25cm,双行交错定植,大行距100cm,小行距40cm,株距40cm,每亩栽2300株左右。
2018年至2021年实验对比栽培测试结果:在机械耕整地相同,土壤品质、施肥、灌溉条件相同,日光温室结构、保温措施等相同的条件下,高垄栽培可提前7~10天上市,增产10%~20%。
(一)建立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在交通方便、设施农业规模大的村镇建立设施农业农机农艺融合科技示范园,农机、农艺技术专家在设施农业农机农艺融合科技示范园实验、指导,把经过实验、高产高效、成熟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带动。
(二)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设施农业机具科研开发的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机具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内容,组织协调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机具。同时,对生产急需、农民欢迎、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和成果,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设施农业的规模和效益。
(三)健全组织推广体系。设施农业涉及种植、园艺、植保、畜牧、林果、渔业、机械及科研生产诸多领域,为加强组织协调,应当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和完善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定期培训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推广服务能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由于设施农业与大宗农产品生产条件相比,对场地排灌系统和交通运输硬件配套要求较高,特别是有设施农业的地方,应完善和配套设施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多渠道进行扶持。一是积极争取各种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机具进入政府补贴目录,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二是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汇集社会资金,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三是把设施大棚建造、设施设备购置等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并提高补贴比例;四是农村土地流转,应优先照顾设施农业用地,并且要形成规模,集约经营,以推动设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