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植入式腹腔化疗港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2-01-01 23:09:00薛继莲闫晓燕蔺彦丽
护理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冲管卵巢癌输液

薛继莲,闫晓燕,李 霞,蔺彦丽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 030001

完全植入式腹腔化疗港(简称腹腔港)是一种可完全植入皮下,并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腹腔化疗装置,由导管和注射座两部分组成,导管尖端位于腹腔内,由1根输注导管和注射座连接构成,体表不暴露任何部件,可为晚期卵巢癌和复发卵巢癌长期腹腔化疗和腹腔注药病人提供安全、长期、可靠的腹腔化疗通路。腹腔港和输液港有相似之处,但腹腔港的港座是输液港的2 倍,导管管径是输液港的2.5~3.0 倍。1982 年Niederhuber 等[1]首次报道了输液港的应用,由于换药频率减少,护理操作更为简便,受到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欢迎。腹腔港较传统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植入腹腔进行腹腔注药和腹腔化疗更加方便,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植入,因其整个系统都植入皮下,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减少感染、腹腔化疗并发症[2-3],具有较好的接受度。现对腹腔港植入方法、应用范围、维护使用、并发症及护理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卵巢癌病人腹腔化疗的护理提供依据。

1 腹腔港植入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或者外科医生在手术室或手术过程中植入腹腔港,腹腔港包括港座、连接套环及化疗管。植入方法①:开腹植入,切开腹壁脂肪层(厚度1.0~1.5 cm),斜形钝性穿透腹壁,引出导管并连接港座,薇乔线缝合固定港座,间断缝合脂肪层,穿刺输液后,以肝素盐水封管。植入方法②:微创植入,腹壁局部切开,植入导管,建立皮下囊袋,连接导管与港座并固定,关闭切口;植入位置:双侧下位肋骨上方处或者髂嵴处;术后,使用无菌纱布和透明敷料覆盖伤口,避免出血和皮下血肿,进行腹部X 线检查,再次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导管方向:盆腹腔或肿瘤残留处,无论用何种方法,要求头端位于腹腔中[4]。

2 腹腔港应用范围

腹腔港适用于所有盆腔、腹腔肿瘤有腹腔转移或腹膜转移的病人,包括卵巢癌腹腔转移、胃癌腹腔转移,结直肠癌腹腔转移等。

3 腹腔港的维护及使用

3.1 维护 使用腹腔港化疗时,需要进行冲管、封管等操作,防止导管堵塞。冲管时需使用植入式给药装置——新型蝶翼针穿刺。有研究显示,采用改良Valsalva 动作干预(即深吸气→屏气5 s→蝶翼针穿刺→自然呼气)方法穿刺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5]。穿刺成功后,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注入导管,检测导管是否通畅,如果注入不畅,可能原因是穿刺针未进入港体或穿刺针斜面紧贴港体侧壁、导管堵塞等;生理盐水注入通畅,病人无疼痛感、周围皮肤无红肿、隆起现象,说明导管通畅,可以使用。

3.2 冲管时间与频率 腹腔港留置初期建议每周冲管1 次。有研究显示,术后1 周是腹腔粘连高发期,腹腔港植入后1 周冲管可以减少腹腔粘连。后期可以根据化疗周期每隔3 周或4 周冲管1 次,每次用生理盐水20~50 mL 脉冲式冲管、封管。抽取腹腔积液后、有腹腔积液感染、有血性腹腔积液的病人建议至少1 周冲管1 次,可以减少蛋白鞘的形成,防止发生堵管。用药完毕,以肝素盐水正压封管。研究发现,用生理盐水20 mL 脉冲冲管+100 U/mL 稀释肝素5 mL 正压封管效果最佳[6]。

3.3 蝶翼针更换频率与程序 化疗期间,7 d 更换1 次蝶翼针,更换蝶翼针时,先确定皮下港座位置。护士单人操作时,建议病人提前清洁置港周围皮肤,取平卧位,腹部外露,护士评估置港处皮肤情况,观察港体及管路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港体是否有外漏,是否翻转,然后用75%乙醇消毒港体周围皮肤,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保证消毒效果,待干后用碘伏消毒皮肤,消毒范围10 cm×12 cm,待干后一手采用传统的三指固定法固定港体,另一手持蝶翼针完成穿刺[7];对于港体埋置较深或活动幅度较大的病人,穿刺前采用双手食指、中指对港体进行4 指评估,确定港体位置后再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确定腹腔港通畅,穿刺针下面垫蝶形纱布,厚度视穿刺针外露长度而定,防止外露针头脱出,然后用透明敷料覆盖、固定。化疗药物使用期间可用黏胶绷带固定腹腔港的蝶翼针,防止化疗期间蝶翼针脱出,引起化疗药物外渗。

3.4 拔针 使用腹腔港化疗期间7 d 更换1 次蝶翼针和正压接头,1 个疗程化疗结束,冲管、封管后拔除蝶翼针,拔针前先用75%乙醇消毒蝶型针周围皮肤,再用碘伏消毒,然后拔除蝶翼针,拔针后按压至不出血为止,然后用纱布、敷贴覆盖。拔除蝶翼针后做好健康宣教,告知病人24 h 内不能洗澡,防止伤口沾水,预防感染。

3.5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腹腔港植入1 周内,避免伤口部位沾水,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换药。避免泡温泉、游泳等活动,洗澡时选择淋浴方式,指导病人洗澡前用保鲜膜包裹置港处,再用浴巾包裹后淋浴[8];腹腔港植入部位避免剧烈撞击、挤压等;禁穿带皮带的裤子,以免挤压港体,导致港体翻转。建议穿松紧裤,棉质内裤和内衣,避免剧烈活动等;发现伤口周围红、肿、热、痛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 并发症及维护

4.1 腹腔港置管相关并发症 主要有出血、感染、疼痛、肠穿孔、黏连性肠梗阻以及管道功能障碍(堵塞、渗漏、港体外露)等,不同置管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目前,常用的腹腔化疗装置有Tenchkof 导管、Groshong 导管、PortA-Cath 导管系统、内置式带导管泵(如Bard port 内置式带导管泵)。Tenchkof 导管是最早用于腹腔化疗的导管,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和肠穿孔(发生率为11.5%~50.0%)。Groshong 导管具有单向瓣,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并发症发生率最低(4.5%~12.0%)。目前,尚未检索到有研究对不同化疗导管装置进行比较[9-19]。Makhija 等在纪念SLoan Kettering 癌症中心选取301 例接受腹腔化疗的卵巢癌病人应用Bard port 内植入式导管泵,植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使用Bard port 内植入式导管泵、Deltec 导管,腹腔化疗可在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在术后完成,也可在腹腔镜或透视导向下进行[20]。此外,有报道认为长期置管会引发相关并发症。因此,腹腔化疗结束后应马上拔除腹腔港。

4.2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腹腔化疗终止的常见原因,包括血栓性导管堵塞和非血栓性导管堵塞[21],病人临床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推注不畅,堵塞原因包括组织直接堵塞、导管扭转、纤维鞘包裹等。血性腹腔积液病人可能出现血液凝固堵塞。有研究显示,非血栓性导管堵塞大多数由机械性因素引起,如导管或输液港装置物理变形或打折,以及药物沉积[22]。薛侃等[20]研究在胃癌病人应用腹腔港后导管堵塞均为纤维鞘整体包裹化疗管,导致化疗药物无法进入腹腔,腹腔港内无堵塞物。目前,腹腔化疗病人大部分使用腹腔港,管腔较大,侧孔较多,管腔不易发生堵塞。研究显示,晚期肿瘤、脂肪堆积、导管打折、拔针或封管手法造成血液反流、药物沉积等均为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23]。正确冲洗和封管可以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24],采用脉冲式冲管技术,可在管腔内形成湍流,可以防止纤维蛋白集聚或药物沉淀在管腔内;采用正压封管技术,可以防止血液回流入导管[25]。有研究认为,输液港治疗间歇期3~4 周冲管1 次,可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26]。

4.3 导管感染 包括注射座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病人消瘦、注射座埋置过浅、注射座部位皮肤长期摩擦变薄,容易出现皮肤破损,从而导致注射座局部感染。化疗病人免疫力低下,也是引起感染的原因之一。使用蝶翼针穿刺时,如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也会造成注射座局部感染,甚至全身感染。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以及切口愈合不良。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腹腔港港座周围皮肤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必要时拔管。在植入腹腔港手术、使用及维护、拔针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另外,还需对病人进行感染预防健康宣教,如腹腔港植入术后2 周内避免伤口污染、沾水,注意保护局部皮肤。拔针后24 h 避免沾水,防止感染等。

4.4 注射座翻转 原因:囊袋过大、注射座缝合固定不佳、腹部软组织疏松等。Etezadi 等分析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输液港产品的注射座翻转情况,发现矩形设计、底座较窄的注射座,发生翻转的概率最高[27]。在腹腔港植入前,应严格评估置港部位的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港座固定应与筋膜层缝合,避免腹部肌肉运动使港座移位或者翻转。通过总结临床经验,与厂家产品开发人员进行交流,对产品进行改进,以达到减少并发症、提升医疗质量的目的。

4.5 腹腔化疗疼痛 腹腔化疗过程中的疼痛多由腹腔化疗药物输注速度过快、出现张力性扩张、腹腔粘连及输入低温液体致腹腔后神经受到刺激等因素导致。预防及处理措施:控制输注药物速度,先慢后快,输注过程中30 min 巡视1 次,采用数字评定量表对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每次腹腔化疗前半小时预防性给予止痛药物,输注药物时给予适当加热(温度41~43 ℃),减少对腹腔的刺激,减轻病人疼痛感。

5 腹腔港的优势

腹腔化疗是治疗晚期、复发卵巢癌的主要方法,腹腔港是一种可长期留置在腹腔的化疗装置,具有固定牢靠、安全,一次穿刺长期留管,避免反复穿刺,降低感染,减轻病人痛苦等优点,同时有助于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腹腔化疗逐渐成为卵巢癌复发转移病人化疗的首要选择,腹腔港成为腹腔化疗通道的最新选择,相较于其他腹腔注药通路具有优势。腹腔港无外露导管,对睡眠的影响小,不影响病人游泳、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使病人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6 小结

腹腔港因植入难度低、并发症可控、病人舒适度高,为长期腹腔化疗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化疗通路选择。但植入前应充分评估病人治疗周期、病情、需求。

猜你喜欢
冲管卵巢癌输液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研究(2021年14期)2021-08-05 07:03:52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卵巢癌:被遗忘的女性“沉默杀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高龄及重症心肺疾病患者静脉输入高浓度液体时冲管方法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