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露,周杏
1.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肇庆市环科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城市化建设,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得我国城镇化建设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支持,但是与此同时,城市的承载力也在逐渐下降。进行城镇化建设虽然能够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使相关的产业发展获得了全新的生机,但是经济建设和制造业发展也带来了城市环境恶化、生态承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建设。对此,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采取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积极应对各类发展难题,在全新的形势下,环境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定位将逐渐明确化。
我国政府有关城市规划建设所提出的各项政策多达二百余种,规划体系十分庞大,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宽广。但是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规划内容各自为政的情况。比如,我国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体系都能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价值,但是在整体上却缺乏一定的衔接,导致工作出现重复或者是相矛盾的情况[1]。
多规合一是指在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规划管理,包括城乡一体化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林地资源保护规划、交通规划、资源规划以及文化旅游规划等一系列社会事业规划内容。通过采取多规合一的方式对城市建设的规模、边界、保护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起统一的控制体系,全面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通过采取多规合一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政府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实现良好的治理目标[2]。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环境保护的支持,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城市可持续发展缺乏环境保护的支持,必然会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根基的保护,而环境保护工作也需要城市发展建设给予强大的经济和人力支持,才能够提高环境保护的工作质量,所以二者之间是统一协调的。城市在进行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则会导致城市发展规划迷失方向,走进死胡同。而对于城市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也不能完全忽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导致城市倒退,无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市中一些环境问题也在日益凸显,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存在着强烈的矛盾,人居环境与环境保护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多规合一的管理建设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转变传统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环境规划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3]。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地位进行讨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经济总量的逐渐提高,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产要素支持,比如旅游经济所依托的当地环境资源,就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如果经济发展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就会带来严重的自然环境损坏,有时一些损坏往往是难以恢复的,比如一些地区曾过度开采煤炭资源,进而导致该地区地质环境受到损害,难以恢复。与此同时,人类经济发展进步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经济环境会对社会经济生产力造成影响。脱离环境,发展经济,将会陷于水中捞月的假象,所以即便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定位进行讨论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保护生态环境才是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4]。
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的工作根本出发点和重要目标是要维护某一空间区域内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功能。所以在进行环境规划时,环境功能的定位将是制定环境保护策略的重要前提以及基础。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所制定出的环境功能定位,需要立足于该城市的先天性自然环境优势,要超脱于传统城市规划理念,从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等更为宽广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不同的环境生态问题出发,可以积极效仿具有相似性的城市优秀做法,并制定出的适合本地区的环境规划方案。需要关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复杂形势,以更为综合的视角进行考量,全面体现出城市环境规划工作的综合性和统一性,坚持城市环境总体功能定位为前提,对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中长期目标指标体系建设。
充分反映出环境质量、污染控制质量、生态保护质量、环境调整资料、生态健康和环境安全质量等多个指标内容,指标内容则应该建设出可以监测、评估、综合考评的内容结构[5]。
对城市环境功能进行责任分区,需要坚持保障该城市自然生态安全和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与健康发展两个出发点进行开展,分别为维护自然生态安全和保障人居环境健康。要全面提高该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制定出多维度环境功能综合评价体系,积极运用主导因素法,对不同区域内的主导环境、功能类型进行鉴别,将整个空间内的结构进行统一规划,划分出自然生态保护区、自然生态功能调整区、食物安全保障区、人居环境宜居、维护区等,建立出主导区域,同时配合若干个环境功能区,对整个空间内的环境功能进行主题划分,具体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大气环境功能区、声环境功能区、土壤环境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功能区等。这些功能区涵盖着环境管理的不同要素和指标,功能区的划分会形成标准阈值,并以差异化的环境管理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为了提高管理控制的质量,需要建立起分类管理、分区指导的管理体系,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约束和引导,提高某一区域的质量,必将带动其他区域的质量升级,进而全面实现改善该区域城市发展建设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行为。
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红线重点内容是需要对城市内生态服务功能、环境保护质量、自然资源的消耗等方面进行严格的保护,制定出科学严谨的边界范围。要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明方向,避免过度开发和使用,通过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使整体规划格局不会受到破坏。具体工作内容要求必须对该区域内的空间资源进行详细的解析,既要维护城市发展质量,又要保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基础,划定出技术保障格局,全方位保障环境要素。利用分级管控的方式建立起严谨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明确城市发展的界限,并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由于生态环境系统有极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所以必须对这一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制定出绝对禁止的开发区分布,划定出生态保护和开发的红线,对重要的生态功能进行维护,建立起具有真正价值的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禁止开发区等。要确保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城市的整体生态功能不会受到负面影响,所制定的保护面积不会被侵占。
以大气环境系统为例,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要求区域大气环境系统必须维持良好的流畅性,能够实现空气的自然循环。按照大气的敏感性,对大气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识别大气中所存在的污染排放情况和污染物传输情况,对城市内人群聚集的重要区域进行大气环境红线体系建设。
总而言之,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多规合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但是多规合一的制定和运用仍然需要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压力,无法实现一蹴而就的目的。对于环境规划而言,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确其定位,另一方面,需要强化环境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运用,确定环境规划定位与目标,明确环境功能的责任分区,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这样才能够在不断实践和积累的过程中,促进环境规划工作向着科学严谨的方向发展进步。